【轉貼】網路互連費用喬不定 台灣固網:中華電信誠意不足 - 第6頁 - PCZONE 討論區

返回   PCZONE 討論區 > ▲ ADSL_CABLE_FTTH 寬 頻 上 網 討 論 > -- FTTB / FTTC / FTTH 光纖寬頻討論版


PCZONE 討論區



通知

-- FTTB / FTTC / FTTH 光纖寬頻討論版 FTTB / FTTC / FTTH 光纖寬頻網路應用討論

會員
回覆: 【轉貼】網路互連費用喬不定 台灣固網:中華電信誠意不足
引用:
作者: rogershu 觀看文章
你沒被剪,只是被拿上賭桌而已…………

不過好在不是「供桌」啦………XD




至少還有抵抗
你勒....直接躺平嗎

回覆
會員
回覆: 【轉貼】網路互連費用喬不定 台灣固網:中華電信誠意不足
請各位學長幫幫忙 理性討論,
要不然這篇又要跟之前某一篇一樣被鎖定無法討論了
拜託各位學長~
回覆
會員
回覆: 【轉貼】網路互連費用喬不定 台灣固網:中華電信誠意不足
引用:
作者: laputa38 觀看文章
重點在互連費比連國外的還貴,貴X倍
中華連TWIX過低,鴨霸的行為
台灣人民在電信上的花費真的是....小小一個台灣就貴成這樣
簡直是土匪....
政府真的是放任這些土匪繼續鴨霸下去
那台灣的網路可能要比其它國家落後更多年了.....
當初這個政府把電信局鋪好的市內電話線路賤賣給黑涅之後,就已經和土匪站在同一陣線上了,消費者又怎能希望政府去打擊土匪呢?
回覆
會員
回覆: 【轉貼】網路互連費用喬不定 台灣固網:中華電信誠意不足
引用:
作者: water0421 觀看文章
高招
種花的每一次出事....哪一次不是用這招
台灣人是「健忘」+「寬容力粉大」
台灣有哪家企業比他更囂張
看到這件事,會讓人想起某某人
回覆
會員
回覆: 【轉貼】網路互連費用喬不定 台灣固網:中華電信誠意不足
中華電信已經民營化了,我是建議政府不要以指揮國營企業的方式來介入,這樣子對買中華電信股票的人很不公平。
至於合理的互聯費用是多少?其實有人已經算出上限了,就是247元/Mbps以下;實際應該還要更低,因為該文是以最保守的方式計算。如果以下行頻寬計算的話,應該是在50元/Mbps以下。
HiNet在寬頻市場占有率已達82%,同時又負責執行政府網際服務網GSN,應已屬於公平交易委員會規範條文五所定義之獨占事業,所以這個上限是利用「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電信事業之規範說明」裡頭的資料算出來的,法律上應該是站得住腳。
至於臺灣固網的IP互聯政策是否也不合理?我只能說合不合理是另一回事,但是它在寬頻市場的占有率又不高,即使不跟它交換流量,影響也不大。
這就是中華電信跟臺灣固網的差異之處;中華電信屬於公平交易法所規範的獨占電信事業,而臺灣固網不是(因為它太小隻了)。有些事情就是別人(例如臺灣固網)可以做,但是獨占事業(例如中華電信)不能做的事,一旦獨占事業做了那些事情,就會損害市場的競爭機制。
中華電信對IP互聯收取高額的費用,就是要打擊其他ISP與它競爭的能力(不管其他ISP是要降價或是改善網路連線品質)。如果IP互聯費用真的降了,先不管臺灣固網要不要對使用者降價;市場上這麼多ISP,難道都沒有一個想要用降價來搶市場嗎?只要有人降價了,因此擴大用戶群,其他人就會跟進;即使臺灣固網也必須跟進。
所以IP互聯費用的問題,我覺得政府也不必強制要求HiNet一定要多少頻寬連到TWIX,只需要針對目前互聯費用定價與公平交易法相關規定抵觸之處進行處理,比方說由NCC引用前述公平交易委員會的規範,依法要求HiNet降低互聯費用(也就是至少要低於247元/Mbps)即可。
依照法律處理,排除市場競爭機制的阻礙,自然會逐步營造出對社會最有利的網路使用環境···

此篇文章於 2010-03-12 11:35 PM 被 pzcjinz 編輯。.
回覆
-停權中-
回覆: 【轉貼】網路互連費用喬不定 台灣固網:中華電信誠意不足
引用:
作者: pzcjinz 觀看文章
中華電信已經民營化了,我是建議政府不要以指揮國營企業的方式來介入,這樣子對買中華電信股票的人很不公平。
至於合理的互聯費用是多少?其實有人已經算出上限了,就是247元/Mbps以下;實際應該還要更低,因為該文是以最保守的方式計算。如果以下行頻寬計算的話,應該是在50元/Mbps以下。
HiNet在寬頻市場占有率已達82%,同時又負責執行政府網際服務網GSN,應已屬於公交會規範條文五所定義之獨占事業,所以這個上限是利用「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電信事業之規範說明」裡頭的資料算出來的,法律上應該是站得住腳。
至於臺灣固網的IP互聯政策是否也不合理?我只能說合不合理是另一回事,但是它在寬頻市場的占有率又不高,即使不跟它交換流量,影響也不大。
這就是中華電信跟臺灣固網的差異之處;中華電信屬於公平交易法所規範的獨占電信事業,而臺灣固網不是(因為它太小隻了)。有些事情就是別人(例如臺灣固網)可以做,但是獨占事業(例如中華電信)不能做的事,一旦獨占事業做了那些事情,就會損害市場的競爭機制。
中華電信對IP互聯收取高額的費用,就是要打擊其他ISP與它競爭的能力(不管其他ISP是要降價或是改善網路連線品質)。如果IP互聯費用真的降了,先不管臺灣固網要不要對使用者降價;市場上這麼多ISP,難道都沒有一個想要用降價來搶市場嗎?只要有人降價了,因此擴大用戶群,其他人就會跟進;即使臺灣固網也必須跟進。
所以IP互聯費用的問題,我覺得政府也不必強制要求HiNet一定要多少頻寬連到TWIX,只需要針對目前互聯費用定價與公平交易法相關規定抵觸之處進行處理,比方說由NCC引用前述公平交易委員會的規範,依法要求HiNet降低互聯費用(也就是至少要低於247元/Mbps)即可。
依照法律處理,排除市場競爭機制的阻礙,自然會逐步營造出對社會最有利的網路使用環境···
所以 目前價格 NT$2400 vs NT$247 這樣比較對嗎?
我沒看錯嗎???
回覆
會員
回覆: 【轉貼】網路互連費用喬不定 台灣固網:中華電信誠意不足
引用:
作者: chih_haohung 觀看文章
所以 目前價格 NT$2400 vs NT$247 這樣比較對嗎?
我沒看錯嗎???
如果新聞報導的資料沒錯的話,原本互聯頻寬在500Mbps以下的價格是1500元/Mbps,在500Mbps以上的價格則是2400-3000元/Mbps(這部分其實又涉及公平交易委員會規範中提及的“差別訂價”)。
247元/Mbps是依照該規範例三算出的互聯費用價格上限;如果超過,則屬於該規範提及的“垂直價格擠壓”問題。

此篇文章於 2010-03-12 11:34 PM 被 pzcjinz 編輯。.
回覆
會員
回覆: 【轉貼】網路互連費用喬不定 台灣固網:中華電信誠意不足
引用:
作者: pzcjinz 觀看文章
中華電信已經民營化了,我是建議政府不要以指揮國營企業的方式來介入,這樣子對買中華電信股票的人很不公平。
至於合理的互聯費用是多少?其實有人已經算出上限了,就是247元/Mbps以下;實際應該還要更低,因為該文是以最保守的方式計算。如果以下行頻寬計算的話,應該是在50元/Mbps以下。
ISP 互聯的價格拿消費級的產品來計算價格,應該拿企業型對稱式頻寬來計算才是吧。

如果拿消費型非對稱高集縮比的產品來計算價格,那麼 HiNet 要不要跟其他 ISP 互連也採取高集縮比跟非對稱頻。

企業型雙向 10M 優惠價是 35,000,所以是 3,500元/Mbps 以下。

我到認為像香港和日本一樣,健全的 IX 會比 ISP 互連更有利網路的發展。

此篇文章於 2009-04-22 10:08 PM 被 spooky_mulder 編輯。.
回覆
會員
回覆: 【轉貼】網路互連費用喬不定 台灣固網:中華電信誠意不足
引用:
作者: spooky_mulder 觀看文章
ISP 互聯的價格拿消費級的產品來計算價格,應該拿企業型對稱式頻寬來計算才是吧。

如果拿消費型非對稱高集縮比的產品來計算價格,那麼 HiNet 要不要跟其他 ISP 互連也採取高集縮比跟非對稱頻。

企業型雙向 10M 優惠價是 35,000,所以是 3,500元/Mbps 以下。

我到認為像香港和日本一樣,健全的 IX 會比 ISP 互連更有利網路的發展。
大大有關IX的想法,我也深有同感;我一直很希望臺灣能有像HKIX那樣的網路交換中心。那是相當有效率的交換方式。
有關集縮比的部分,我並不知道HiNet有在任何正式的文件或聲明中提及集縮比,所以恐怕必須等待HiNet承認後才適合列入考慮。而且集縮比通常也是針對對外線路的頻寬必須共用而發生的,但IP網路互聯(IP Peering,不是transit)的封包並不會離開HiNet的網路範圍,也就是不會使用HiNet的對外線路,理應不受集縮比的影響。
就網友使用HiNet測速網站的結果看來,即使是消費級網路服務,也並沒有長期、持續性、大規模受到集縮比影響的情況(否則HiNet應該被罵翻了吧);否則如果集縮比是1:30,那10M光世代測速的結果應該常常是300Kb/bps才對。
如果HiNet願意以非對稱方式提供IP互聯,說不定會大受歡迎的;它不是說其他ISP都是抓HiNet的內容多,提供HiNet內容的情況很少嗎?那非對稱方式其實更符合需求,只是高速線路上通常原本硬體規格就是對稱式的···

此篇文章於 2010-03-12 11:33 PM 被 pzcjinz 編輯。.
回覆
會員
回覆: 【轉貼】網路互連費用喬不定 台灣固網:中華電信誠意不足
引用:
作者: pzcjinz 觀看文章
大大有關IX的想法,我也深有同感;我一直很希望臺灣能有像HKIX那樣的網路交換中心。那是相當有效率的交換方式。
有關集縮比的部分,我並不知道HiNet有在任何正式的文件或聲明中提及集縮比,所以恐怕必須等待HiNet承認後才適合列入考慮。而且集縮比通常也是針對對外線路的頻寬必須共用而發生的,但IP網路互聯(IP Peering,不是transit)的封包並不會離開HiNet的網路範圍,也就是不會使用HiNet的對外線路,理應不受集縮比的影響。
就網友使用HiNet測速網站的結果看來,即使是消費級網路服務,也並沒有長期、持續性、大規模受到集縮比影響的情況(否則HiNet應該被罵翻了吧);否則如果集縮比是1:30,那10M光世代測速的結果應該常常是300K/bps才對。
不太可能 30 個用戶都在同一個時間點測速吧,而且測速的問題基本上可以透過 QoS 調整,就像有網友說過 ISP 會針對 Ping 的封包優化。

在現今的使用集縮比是感覺不太出來的,不只對外頻寬在往內也是會有集縮比的,沒有一家 ISP 會跟你承認集縮比是多少?

ISP 互連也就是企業互連,所以用企業對稱型產品比較是合理的。


此篇文章於 2009-04-22 10:42 PM 被 spooky_mulder 編輯。.
回覆







 XML   RSS 2.0   RSS 
本站使用 vBulletin 合法版權程式
站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本論壇所有文章僅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站之立場,討論區以「即時留言」方式運作,故無法完全監察所有即時留言,若您發現文章可能有異議,請 email :[email protected] 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