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Server能裝Server嗎?





頁 : 1 2 3 [4] 5 6 7

mis339
2008-05-29, 10:35 AM
Davis說得很好,我也很讚同。

我對我的情續性失言道歉。

我上面也說了,我也讚同Server或PC不是用由軟體、硬體或價格來決定!

只是習慣性在選擇品牌Server時都會把一些規格和條件列為「標準配備」,所以面對X206這種「入門型」的就會產生「迷思」,它真的算Server嗎?




門神
2008-05-29, 10:57 AM
這是因為PC-->PC Server-->Mainframe
都分不清

有進步的空間 ^^

mis339
2008-05-29, 11:10 AM
Server重的是服務,以及如果願意花大錢的「效能」!
PC重的是C/P值。

這樣算是簡單的分類嗎?

linux_xp
2008-05-29, 02:53 PM
Davis 兄的說明確實有說服力,合邏輯。

討論區的良性討論,就該像這樣子,可惜沒有加分機制,不然一定加分。

依據 Davis 兄所言,Server 和 DeskTop 的差別,在於:
1.南北橋通道、匯流排速度
2.還有 BMC 硬體錯誤監控晶片。

這個可以接受,非常合理。由文中敘述來看,想必以前是接觸過大企業的,也買過和用過非平民級的 server 。

原來正牌的 server 監控軟體,是用在 BMC 晶片上的,恍然大悟。

--------------------------------------------------------

提軟體授權費,是看前面有網友,把 windows 講的好像不用錢似的,想灌幾台就灌幾台。實在是看不下去。

BSA 商業軟體反盜版聯盟,最近有一波檢舉活動,檢舉獎金最高一百萬,網路還有電視已經開始大量廣告,相信大家都有看過。

所以藉此機會,推廣一下自由、免費的 Linux。不要在當盜版軟體受害者了。

-------------------------------------------------------

印象中以前的機殼,都會特別為長型介面卡保留空間和固定夾
也有那種 PCI 64,兩條白色插槽,強調頻寬比較大的
看過那個介面,但從來沒摸過那個卡

此外 server 的記憶體的上限可以很大,插一整排
說明它的北橋晶片也是特殊的,專門設計給 server 用途
在記憶體通道的頻寬很大

不過 PC Desktop 取代 PC Server
其實也不是那麼糟糕啦

誠如所言 BMC 硬體監控晶片,可以立即判斷錯誤點
但是 BMC 如果要多花上萬,一般 PC 都可以買個兩台了

壞掉當機,立即硬碟拔出更換另一台
管它錯誤點在哪裡,完全沒有興趣知道,先換了、先上線再說
壞掉那一台,離線後再慢慢去檢查,看要花幾天檢查也沒關係
理論上這樣也是可以達到同樣效果....

且 BMC 是檢查錯誤,並不是自動修正錯誤
知道主機板壞了,知道 RAID 卡壞了,知道沒有用,修復才重要
修復要有備料,需打電話叫廠商快點送來
除非廠商就在隔壁,或同一棟大樓,再怎麼說,幾小時是跑不掉的

自存備料的情況,其實也是要拆機殼才能更換
怎麼說都不會比一台換一台來的快速

那麼用便宜的 PC,弄個備援機
壞掉立刻整台更換,花的時間頂多幾分鍾
關機 --> 硬碟抽出來 ---> 插上去 --> 開機
這樣應該不用 5分鍾吧

不~連 5分鍾,都嫌太久了,5秒鍾才是王道
新型的備援,都是在線備援,兩台以上同時運作
1台 Active 機,另外的 Back-up 機

當 Back-up 機偵測到 Active 已經運作不正常,離線了
就會把 Actvie 機 踢掉,Back-up 機 自己頂上去成為 Active

在線備援,需要兩台以上的機器
用 server 將會花費太高
因為 server 一台,等於可以買普通 pc 兩台


這種觀念,其實也用在 Mainframe 上面

由於大型主機像深藍那種 256顆 CPU 的太貴
於是有叢集系統,用多台電腦分散平行運算
來達到與大型電腦相近運算速度,成本節省 2/3 以上

國家高速電腦中心,就曾經用 200台 PC組成一叢集運算系統
打入全球 500大高速電腦排名

以前有單版電腦,整台電腦濃縮到一片,插在特殊主版上
一塊主版可以插 "好幾片電腦"
但因為採用的是不可熱插拔的介面,必須關機才能抽換

最近幾年的代表作是:刀鋒伺服器
一台電腦就是一片刀鋒,插在一個框架上面
看要幾台就插幾片,支援熱插拔
如果硬體損壞,直接抽出拔掉,插一片新的刀鋒電腦進去

在分秒必爭的十倍速時代,停機時間與金錢流失成正比
判斷硬體錯誤點,更換硬體零件的作法,已經落伍了
或者說只適合不要求高 HA 可用性,預算有限的
現在新型的主流,都是不囉唆,直接一台換一台
此外所謂的高速匯流排,也被更經濟的叢集運算所取代

在高科技、新型技術的輔助下
Desktop 與 Server 的區別界線
可說是愈來愈模糊,或者沒什麼差別了
君不見大型電腦,都沒什麼人要買了,也不在是神話了
連 PS3 組出來的叢集,都能幹掉大型電腦

當然前提是採用在線備援,還有分散式叢集運算來比較,這樣才能比較
單純 Desktop vs. Server 是沒有看頭的

Desktop 與 Server 的區分既是如此模糊

誠如樓主所言的,他的客戶中有位天兵MIS
他能分的清楚嗎?
不可能,我們這些專業的,都要在這討論的口沫橫飛了
如果他真是那麼天,要能分的清楚,這個或然率趨近於 0 啊

主觀意識來說,很多人就是看外觀的
比方說,機架 vs. 塔式
那只是外觀單元組成,和內容物沒有影響
不過光是那個外觀,就能唬到很多人

mis339
2008-05-29, 03:10 PM
慘了,這篇看來愈來愈接近「功夫之王」了!

puwen
2008-05-29, 03:50 PM
基本上 BMC 不只提供 Monitor (Voltage, FAN Speed, Temp etc..) & Log 的功能
還有一些 Power Control/Watchdog Timer 等等的功能, 可協助伺服器的故障排除
這幾年的 BMC 更是整合了 KVM over IP 的功能
運用的好的話
除了硬體上的錯誤
MIS 根本不用進到機房中
所以 BMC 並不是單單一個硬體監控晶片那麼簡單
以上

dou0228
2008-05-29, 03:59 PM
慘了,這篇看來愈來愈接近「功夫之王」了!

:cool: 良性的討論是很好, 不過只怕沒用過, 還在那邊大放厥詞
那就真的是搞笑了..:fd:

讓我不得不回想起 VLAN :heart:

linux_xp
2008-05-29, 04:09 PM
:cool: 良性的討論是很好, 不過只怕沒用過, 還在那邊大放厥詞
那就真的是搞笑了..:fd:

讓我不得不回想起 VLAN :heart:

其實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在科學上稱作:比較標準

良性討論,它的比較根據是來自何處?

有所謂的惡性討論嗎?
可否舉個例子,拿來比較比較?

各位觀眾,樓上網友用心良苦,在此為您呈現一篇活生生的例子 :heart:

Davis
2008-05-29, 05:15 PM
基本上 BMC 不只提供 Monitor (Voltage, FAN Speed, Temp etc..) & Log 的功能
還有一些 Power Control/Watchdog Timer 等等的功能, 可協助伺服器的故障排除
這幾年的 BMC 更是整合了 KVM over IP 的功能
運用的好的話
除了硬體上的錯誤
MIS 根本不用進到機房中
所以 BMC 並不是單單一個硬體監控晶片那麼簡單
以上

感謝你的補充, 請允許我加你好友

mis339
2008-05-29, 07:23 PM
基本上 BMC 不只提供 Monitor (Voltage, FAN Speed, Temp etc..) & Log 的功能
還有一些 Power Control/Watchdog Timer 等等的功能, 可協助伺服器的故障排除
這幾年的 BMC 更是整合了 KVM over IP 的功能
運用的好的話
除了硬體上的錯誤
MIS 根本不用進到機房中
所以 BMC 並不是單單一個硬體監控晶片那麼簡單
以上

嗯,Dell的2950就可以玩到這樣,但是……那個不是20000可以搞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