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她為什麼不笑了( 壓 力 與 你) - 第 3 頁

第 3 頁,共 6 頁 首頁首頁 1 2 3 4 5 ... 末頁末頁
顯示結果從第 21 筆 到 30 筆,共計 57 筆
  1. #21
    會員 3q3q 的大頭照
    註冊日期
    2003-06-26
    所在地區
    C
    討論區文章
    271
    最 新 短 片(由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提供)真好看的喔,


    任何困難都有辦法解決(真人版):mms://wm.jtf.org.tw/media/CF/solve.wmv

    麥人杰最新動畫「任何困難都有辦法解決」:mms://wm.jtf.org.tw/media/psyche/DS4b-ok_08.wmv

    十七歲的冬天.2(真人版):mms://wm.jtf.org.tw/media/CF/NextSmile.asf

    十七歲的冬天.3(真人版):mms://wm.jtf.org.tw/media/CF/17sWinter3.wmv

    愛情只是生命的一小部分∼多個朋友聊聊,也不錯呀!(動畫版):http://mx.jtf.org.tw/flash/DS4a-All_16.swf

    告別憂鬱,快樂向前走(動畫版):http://mx.jtf.org.tw/flash/DS0_1005.swf



  2. #22
    會員 3q3q 的大頭照
    註冊日期
    2003-06-26
    所在地區
    C
    討論區文章
    271
    自殺者 7成是憂鬱症患 【記者薛桂文報導】

    台灣平均每天有8個人自殺,其中5、6人是憂鬱症患者;但研究發現,這些人雖出現失眠、頭痛等憂鬱症常見的生理症狀,但多半是在內科、外科就醫,很少找精神科醫師,往往錯失了及早治療、阻止悲劇發生的機會。

    玉里榮民醫院精神部主任林知遠調查發現, 憂鬱症患者近七成在早期會出現生理不適,而他們最常抱怨的症狀,依序是:失眠(約三成)、全身疲勞(28%),以及頭痛、疼痛等不舒服(約21%),但多數人都未意識到這是憂鬱徵兆,及早就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家銘蒐集了90年兩千多名自殺死亡者的資料,與健保資料進行比對,結果發現,這些人在自殺前1年裡,曾就診精神科的比率只有24%,而最後一次就醫更僅6.5%的人是找精神科醫師,被診斷有精神問題的約一成。

    進一步分析自殺死亡者的最後就醫場所,51%在區域、地區醫院,20%在診所,而他們多半是求助內科(包括心臟、胸腔、腸胃)、外科、家醫等科;這些科的醫師往往只針對症狀治療,開給助眠劑、放鬆劑、止痛藥,而未深入探究病因。

    中山附醫精神科主任賴德仁表示,為此,國內精神醫學界正推動一項訓練計畫,在台北、台南、高雄、台中、南投、花蓮,向基層及其他科別醫療人員介紹憂鬱症的診斷治療,並已開發出有效的篩檢問卷,希望避免錯失發現憂鬱患者的機會。

    林知遠說,由於基層、其他科的醫師,未必能花長時間聽病人慢慢談,所以這套問卷包括一份6個問題的簡式量表,可讓患者在候診時先填妥,超過一定分數者,再進行18題的台灣人憂鬱症評量,若情況嚴重者也可轉介精神科醫師。

    賴德仁強調,國內約10%的人一生中可能至少發生一次憂鬱症,但就醫、確診的比率卻偏低,不僅有人因而自殺,更多人因此失去工作能力、產生偏差行為、甚至發生家庭暴力;除了醫師診斷的能力須加強外,民眾也應提高警覺,別忌諱求助精神科,及早治療就有希望回復正常生活。 【2005/03/30 民生報】 @ http://udn.com

  3. #23
    會員 3q3q 的大頭照
    註冊日期
    2003-06-26
    所在地區
    C
    討論區文章
    271
    濫服安眠藥 空姐見鬼
    醫師:視覺幻影 瘦女性好發


    【吳佩芬╱台北報導】一名二十多歲的空姐經常因時差有睡眠障礙,在外地服用安眠藥後,半夢半醒間常見窗戶旁有著白衣、飄來飄去的無頭鬼影,原以為國外飯店「不乾淨」,沒想到回國後依然「被鬼糾纏」,嚇得趕緊求助精神科醫師。醫師指出,近年接到不少服安眠藥後產生如見鬼等幻影的個案,病人換藥或停藥才改善情況。


    所見鬼影都很恐怖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楊聰財昨指出,近兩年來,已接獲二十六名吃安眠藥後出現視覺幻影的個案,以空姐、工廠作業員等經常出國或輪班制工作者最多,病人不是以為見鬼、就是以為自己精神分裂。以上述那名空姐為例,開始是出國住宿時看到窗外有鬼影,以為是飯店鬧鬼,返國後在家睡覺也發生相同的情況,才來就醫。
    他指出,另一名三十歲女作業員也是常輪班導致失眠,自行到藥房買安眠藥服用,一次吞了三顆,沒多久卻看到牆壁扭曲、天搖地晃,以為地震來了,穿著內衣就往屋外跑。
    楊聰財說,這類患者都是身材消瘦、食欲不好的二十歲到三十歲女性,所看到的鬼影各不相同,但影像都十分恐佈。
    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葉啟斌表示,引發視幻覺的病患,多是服用短效型的安眠藥居多,往往是一下子藥量突增、超過原來劑量兩倍以上,但通常幻覺很快就消失。


    停換藥後即可改善
    安眠藥導致幻覺的原因,醫界仍無定論。楊聰財說,推斷應是藥物進人體後,須與體內蛋白質結合,但消瘦的女性體內蛋白質少,游離到血液中的藥物濃度較高,導致中樞神經對外界判斷的傳導系統失衡;也可能是藥物影響到頭部枕葉的視覺中心,但這些幻覺是短暫性,停藥或換藥後即可改善。
    目前國外對服用安眠藥後所產生的幻覺,僅零星案例,曾有報告指出發生率為千分之六。但楊聰財指出,實際發生率可能更高,民眾切勿自行服安眠藥,以免衍生意外。


    服安眠藥注意事項
    ◎輪班工作或暫時性壓力引起的失眠,應服◎短效性安眠藥
    ◎每次服用不要超過3顆
    ◎服用後30分鐘內應就寢
    ◎不要在服藥後進行開車等須專注精神的活動
    ◎若失眠超過兩周,應到精神科門診就醫
    資料來源: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楊聰財、三總精神科主治醫師葉啟斌

  4. #24
    會員 3q3q 的大頭照
    註冊日期
    2003-06-26
    所在地區
    C
    討論區文章
    271
    服藥成癮 心跳血壓不穩

    【吳佩芬╱台北報導】根據衛生署藥政處統計,台灣失眠人口有二百多萬人,每年安眠藥使用量超過六千萬顆,卻只有一成求助醫師。醫師表示,服安眠藥成癮會有不少後遺症,建議民眾如失眠超過二星期,應向精神科求診。


    失眠逾兩周應求醫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楊聰財去年底接獲一名三十七歲男性,把安眠藥當成糖果吃的個案,這名病人原與家人一起開餐館,因意見不合,目前失業在家,沒事就睡覺。一整天下來,無法成眠就三顆、六顆地服用安眠藥,結果一天內共服了六十顆,最後住院半個月,才把亂吃安眠藥的習性改過來。

    楊聰財昨說,即使沒有因服過量安眠藥危及生命,但服安眠藥成癮後,戒斷後也會因自律神經不穩定而出現心跳、血壓不穩定等後遺症。

    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葉啟斌指出,對輪班工作及暫時性壓力引起的失眠,只要服短效性的安眠藥即可,但若失眠超過二星期,就不要再加重安眠藥的劑量,應向精神科門診求診,醫師會視情況,加上抗憂鬱或抗焦慮藥物使用,因失眠超過二星期,通常會合併一些精神上的疾病。

  5. #25
    會員 3q3q 的大頭照
    註冊日期
    2003-06-26
    所在地區
    C
    討論區文章
    271
    上班族病假排名 憂鬱症高居第二

    【聯合新聞網 記者 王慰祖】


    你是否曾留意辦公室同事最近行為異常,例如情緒低落、凡事懶洋洋提不起勁,或是注意力不集中、表情呆滯等,有可能是正受到憂鬱症(新聞、網站)所苦。如果身旁同仁出現憂鬱症狀,應鼓勵他們儘快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多數憂鬱症是可以治癒的。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院長兼松德院區院長李明濱表示憂鬱症並不會因為患者的社經地位高或是富有,就不找上你,有些重度憂鬱患者在發病時,甚至是連房門都不想出、飯也吃不下,所有負面情緒湧上來,徹底癱瘓一個社會菁英。他指出,憂鬱症指的是因為憂鬱情緒引起生理症狀,憂鬱症的核心症狀包括情緒低落、缺乏生趣、認知障礙、無助無望、注意力不集中、拿不定主意、負面思想、缺乏動力等,生理症狀則包括性功能降低、胃口變差、體重增加減少、全身疲勞、酸痛等。

    李明濱強調,只要憂鬱症的九大症狀出現五項,就算是憂鬱症,加上憂鬱症狀持續兩週以上,有些重鬱症患者,甚至有自殺的念頭。根據經驗顯示,重鬱症患者若終其一生未接受治療,最後走上自殺的比率高達85%。

    李明濱表示,辦公室同事出現憂鬱症狀,不管是主管或同事,應該培養敏感度,更要多體恤他們 因為一旦發病,患者面臨的身心煎熬,非一般人能體會。他指出,除了感冒,上班族因病請假排名第二的就是憂鬱症,只是礙於憂鬱症被污名化,患者很少會承認自己請病假是因為憂鬱症。

    憂鬱症無法靠抽血檢查出來,只能由精神科醫師依照病史加以判斷,李明濱建議一旦發現自己出現憂鬱症狀,應儘快接受治療,掌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原則,多數輕鬱症約1~2個月可治癒。

    李明濱指出,藥物仍是治療憂鬱症的最佳方法,目前抗憂鬱劑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耐心用藥病情可獲得控制。他表示,目前最新的藥物SNRI,就是結合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以及選擇性正腎上腺素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兩種作用機轉的藥物,例如Efexor就是屬於這種藥物。

    他表示,正因為這類藥物具有兩種功用,可以同時治療憂鬱症和焦慮症,對於不少憂鬱症合併焦慮症的患者來說,一顆藥就可以同時搞定。通常用藥一週左右,焦慮症狀可以緩解,憂鬱症則約2週~一個月可看出效果。

    李明濱強調對抗憂鬱症,藥物治療一定要徹底,建議患者循正規的治療方式,也就是持續用藥3~4個月,病情好轉後,再用藥半年,只要不再發病,在醫師建議下,就可以考慮停藥。



  6. #26
    會員 3q3q 的大頭照
    註冊日期
    2003-06-26
    所在地區
    C
    討論區文章
    271
    商場聚光燈憂鬱症席捲科技新貴 報導/劉居全 攝影/焦正德


    因工作壓力大,洪漢青曾一度受憂鬱症困擾。


    「我曾經想從高雄柴山跳進西子灣,還好有太太的陪伴、達賴喇嘛的經書及法鼓山聖嚴法師的說道,伴隨我走過那段低潮……。」這是明基電通電腦產品策略事業部總經理洪漢青,回首自己當年在IBM服務時,走過憂鬱症的告白。儘管他曾經兩度拿下IBM大中華區總經理獎 在職場上呼風喚雨、無往不利,卻曾一度被隱形的敵人「憂鬱症」徹底擊垮。 走過憂鬱之谷,現在的洪漢青常常將他的經驗分享他人,希望身處高壓力的高科技產業的同事,不要被這個看不見的敵人給擊垮。許多高科技產業,比如IBM、友達光電、台積電等,也會藉由委外單位或內部設置的相關部門,來防堵這個二十一世紀的人生隱形殺手。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憂鬱症、癌症及愛滋病,被並列為二十一世紀的三大黑死病。WHO估計,全球憂鬱症人數有日漸增加的趨勢,預估到二○二○年時,憂鬱症將僅次於心臟血管疾病,成為全球疾病負擔(burden of disease)的第二位。不僅如此,國際勞工組織(ILO)也將憂鬱症列為二十一世紀員工失能的重要疾病之一。

    根據《美國醫學會期刊》估計,美國每年因憂鬱症所損失的金額,高達四十三兆美元,其中,在職場上因憂鬱症而失去勞動力的損失,為二十三兆美元;數字之龐大,令人不得不重視。隨著來勢洶洶的憂鬱症浪潮,如何幫助員工調適壓力及輔導員工避開這場藍色憂鬱風暴,且不影響公司的競爭力,已成為各企業必修的一堂課。

    「憂鬱症有輕、重等不同程度,據估計,每一百人中,可能約有近兩成的人,或多或少有輕重不同等級的憂鬱症。」憂鬱症防治協會祕書長及台北市立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湯華盛,說出憂鬱症的普及程度。「憂鬱症好發的年齡,約在二十七至三十三歲左右,女性較男性容易罹患。」

    台灣向日葵全人關懷協會理事長周勵志說:「自我要求高的完美主義者、工作壓力大及較容易鑽牛角尖的人,是罹患憂鬱症的高危險群。」以職場行業別來看,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認為,從事創意型態的工作者,較容易罹患憂鬱症,比如高科技從業人員、記者及廣告人等。其中,常需要在無塵室工作超過十個鐘頭以上的高科技從業人員,因為休閒活動相對較少,更是憂鬱症的高風險族群。

    「我覺得,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夠用,資訊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不僅老闆交代的一堆事情做不完;下班後,還要陪客戶吃飯應酬,加上信用卡債高築,我曾經起床後,腦筋一片空白,完全沒有動力去上班。甚至想過,做人為什麼要這麼累?不如死了算了!還好,最後鼓起勇氣去找精神科醫生,才知道已經罹患了憂鬱症;在按時服藥後,症狀已減輕。」任職科技通訊廠商的李先生,點出身處高科技產業,資訊更新的快速,讓自己無法好好停下腳步休息,在工作壓力及精疲力竭下,憂鬱症悄然上身而不自覺。
    像李先生這樣的案例,在高科技產業有增無減。為防範員工受憂鬱症所擾,進而影響工作績效,高科技公司從過去僅重視員工身體健康的健診,轉而同時兼顧員工心理健康的諮詢或輔導工作。

    「高科技是個速度很快的產業,相對地,也帶來壓力。」IBM人力資源專員黃碧月,談到IBM推出心理諮商方案的動機︰「健康的工作環境有助於企業生產力的提高。IBM的員工每兩年有一次健康檢查,四十五歲以上者,每年都有健診的服務。過去我們比較重視身體的健康檢查,從二○○三年起,也開始重視mental health(心理健康)的問題。因為工作壓力大,可能會影響工作情緒,導致不願來上班等情形產生,加上台灣人對心理問題的就醫率低,許多人可能患了憂鬱症而不自覺。為了讓員工無論是心理、家庭、法律上,任何方面皆能獲得協助,我們推出了心理諮商協助方案,委由專業顧問公司為員工提供相關的服務。」此外,IBM的心理諮詢,不僅是員工,連員工家屬都可透過電話、網路或面對面等方式使用這項服務。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042210,00.html

  7. #27
    會員 3q3q 的大頭照
    註冊日期
    2003-06-26
    所在地區
    C
    討論區文章
    271
    張菲痛哭:憂鬱症要他命


    【娛樂中心╱台北報導】倪敏然的演藝圈好友們,如張菲、檢場、高凌風、楊光友、馮翊綱、宋少卿、朱延平、楊順清、賴聲川等,都無法相信倪敏然自殺,其中多人認為,憂鬱症復發及與妻子李麗華、緋聞女友夏禕等情關難過,是倪執意離開人間的主因。

    「他無法放下欲望」

    張菲二十六歲認識倪敏然,相交三十年,他昨在錄新專輯時得知消息當場痛哭,哽咽地說:「我無法接受。」他透露,十幾天前,倪敏然打電話給他,感到倪情緒低落,他知道倪財務有問題,沒等倪開口,就匯五十萬元給倪,他認為,倪會走上絕路,夏禕是一個關鍵,但主因還是他憂鬱症復發,對人生徹底失望,連命都不要。
    高凌風沮喪地說:「他少做一件事,就是身、心、靈的脫離,無法放下手邊所有欲望,所以才患憂鬱症。」倪三月三十日出車禍前幾天,曾打給高凌風,當時倪說他都沒有節目可上,他的人生會一切歸零,回到原點,沒想到一語成讖。
    檢場認為倪不管什麼事都衝第一,這麼一個天塌下來都不怕的人,竟然走了,他震驚不已,八個月前兩人巧遇,倪大聊工作前景,說得口沫橫飛,沒想到他會離開人世,主因應是與夏禕相關。


    英才驟逝好友惋惜

    導演朱延平透露倪有一個遺願,就是希望能拍一部比《臥虎藏龍》還轟動的武俠片,「他永遠有講不完的點子,對演藝事業一直很有野心。」導演楊順清與倪合作電影《扣扳機》與《大宅,門都沒有》,一個月前,倪突然打電話向他道謝,當時他覺得不尋常,「他太天真,在感情、事業上的自我管理太差,加上他長期吃安眠藥,為自殺留下伏筆。」
    倪曾毛遂自薦與相聲瓦舍的馮翊綱、宋少卿合作相聲劇《大寡婦豆棚》,馮翊綱痛心的說:「倪哥身為一個有大才華的喜劇演員,此舉太不幽默了。」宋少卿則大哭一場,無法相信他會尋短。


    憂鬱症讓他們走上絕路


    連翠萍 2005/04/01
    導演吳念真胞妹,長期患憂鬱症,後因被人詐騙近五萬元,一時想不開在自家中燒炭自殺,得年48歲。


    黃心儀 2004/10/21
    立委藍美津之女,疑因憂鬱症病發,留遺書「活得不快樂」 ,在住處上吊自殺,得年29歲。


    徐子婷 2004/08/14
    藝人徐明和應采靈之女,以廣告嶄露頭角,但患有憂鬱症,加上感情挫折跳樓自殺,得年23歲。


    張國榮 2003/04/01
    2002.11曾自殺獲救,後雖持續看醫生,最後仍在香港文華酒店24樓跳樓自殺,得年47歲。


    陳寶蓮 2002/07/31
    藝生涯後期曾大鬧五星級飯店、在中正機場失態、夜店水杯砸人等,也多次吞安眠藥、割腕自殺,最後在上海跳樓身亡,得年29歲。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台北市立療養院(心情專線):(02)2346-6662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8. #28
    會員 3q3q 的大頭照
    註冊日期
    2003-06-26
    所在地區
    C
    討論區文章
    271
    媒體促成自殺的蔓延

    從五月二日迄今,全國各大媒體爭相以大篇幅報導藝人倪敏然的自殺案件,其報導內容與方式令心理衛生界十分擔憂。自殺常有新聞性,所以很可能被報導。但是近年來科學證據顯示自殺有傳染性,而某些不當的媒體報導可能會促成自殺的蔓延,特別是涉及知名人士的自殺報導。因此政府機關與新聞媒體應該謹慎考量,關於自殺該說什麼、該報導什麼。

    殺率因名人攀高
    這裡有兩個亞洲地區媒體報導自殺不當的案例,其一為日本歌手岡田有希子。她是80年代日本當紅的青少年偶像歌手,在1986年4月8日跳樓自殺身亡,年僅20歲。事發之後無論報章或電視的日本傳媒,皆大篇幅廣泛報導這宗新聞,而且不乏煽情的相片和仔細詳述自殺過程的文字。結果日本自殺研究學者 Yoshitomo Takahashi調查發現,日本在1986年的自殺人數突然大幅增加,比前後兩年均增加了40%,而且增加的多屬於20歲以下的青少年,他們主要採用同一方法──跳樓。
    第二案例是著名港星張國榮,他於2003年4月1日墜樓自殺身亡, 傳媒因此廣泛報導。該年4月份上半個月的自殺案數顯著增加,並以男性25至39歲者居多。增加的自殺個案主要是與張國榮採用同一方法──跳樓。香港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調查發現,張國榮的輕生可能影響了特定的性別和年齡群模仿採用同樣方法自殺。


    不可簡化自殺動機
    媒體不當報導自殺的問題近年來引起歐美先進國家的關切,重視自殺防治的英、美、澳、加諸國紛紛出版應當如何正確報導自殺的指導手冊,而世界衛生組織也在西元2000年由專家委員會提出七點建議。以下就筆者調查5月2日至5日十三種市面常見的報紙對於倪敏然案件的報導為例,逐一予以說明:
    1.不可做聳動而巨細靡遺的報導:自殺報導(尤其涉及知名人士)不可煽情,用字不可誇大,不宜詳細報導個人資料,以防模仿者(copycat)出現。譬如任何涉及死者本身、所採用的自殺方法、以及自殺現場的照片應當避免刊出;頭版、大字標題絕對不宜刊登自殺事件;應當避免將「自殺方法」或「單一自殺原因」放在標題上,例如「跳樓亡」、「燒炭死」、「為情自殺」等等,對於自殺事件本身的報導越簡短越好。自殺的知名人士若有確實證據罹患精神障礙,應當加以報導。雖然所有十三種報紙都報導當事人正罹患憂鬱症,但是卻都大量做了應當避免的報導,例如「上吊身亡」即廣泛出現在頭版標題。
    2.不可對自殺提出簡化、單一的解釋:自殺往往是因為許多因素(譬如精神疾病、身體疾病、酗酒與藥物濫用、家庭問題、人際衝突與生活壓力等等)之間複雜的交互影響所導致。媒體若能報導自殺是多重原因造成的,在教育民眾方面非常重要。最後促成自殺的事件並不是該自殺的唯一原因,大多數自殺的人老早已有問題,可是這些問題在自殺事件的報導中往往不受注意。強調這些問題的存在以及可能的及早處置才能預防當事人走上自殺之路。所有報紙雖然都報導當事人罹患憂鬱症,可惜的是82%的報紙只提出簡化、單一的解釋,甚至充斥迷信與八卦,例如 : 「難解的不歸路」、「犯忌桃花」、「過不了情關而走上絕路」、「倪被下蠱」等等。


    別說「對他是解脫」
    3.不可詳細描述自殺的過程和方法:報導不可詳述自殺方法、過程、地點、使用工具、服用藥物或數量等,以及如何取得自殺方法。研究發現媒體報導自殺影響最大的是採用的自殺方法。一些特定的自殺地點(譬如橋樑、懸崖、高樓、鐵軌等等)若是屢次公開報導,會造成更多人模仿採用的風險。採用相片、美工或設計圖片詳細描述自殺的方法和地點更加不可。有82%的報紙違反了此一建議,例子包括:「他連死的地點都很美(引李麗華言)」、「自縊頭城?倪敏然李麗華相戀處」(日昨蘇俊誠一案又重複類似的報導)等。
    4.不可以把自殺描寫成是解決個人問題 (如破產、考試失敗、家暴、感情困擾等)的辦法。有91%的報紙違反了此一建議,例子包括:「對他若是解脫也好」(引方芳言)、「死路一條 」等。
    5.報導應考慮會不會對家人和倖存者造成傷害:報導時應當考慮該自殺事件對家人和其他倖存的相關人士的衝擊,特別是他們內心的痛苦與「標籤作用」。若刊登自殺者或其親友的照片時,應考慮可能對當事人構成的傷害。過度而不當的報導(尤其是指責),可能導致他(她)們憂鬱沮喪,甚而輕生。有91%的報紙違反了此一建議,例子包括:「夏禕崩潰:是我害了他」、「夏禕曾罵倪:你去死」、「挽我走紅毯,爸爸你食言(引女兒言)」、「夏禕有輕生念頭」等。請記得:這些倖存者是自殺的高危險群。
    6.不可對該自殺行為與自殺者予以同情、肯定與頌揚:不可以把自殺者描寫成「殉道者」、「悲劇英雄」或眾人崇拜的偶像,以免對於易受感染的人形成「社會肯定自殺行為」的暗示;社會對其死亡表示的哀悼不可過多(例如公開的頌辭、 降半旗致哀、豎立永久的紀念碑等等)。不可以批評自殺者,也不可予以同情。有82%的報紙違反了此一建議,例子包括:「悲劇英雄」、「痛失英雄」、「多情的結果最後傷人,連自己的命也賠上」等。


    媒體應負社會責任
    7.應提供心理衛生教育與專業服務的資訊:包括心理衛生服務、精神醫療機構的資料(電話與地址)、指出自殺行為的先兆 (非迷信)和警告現象、傳遞「憂鬱症常與自殺有關,而且是可以醫治的」之類的訊息、以及對憂傷的倖存者(家人、親友)表示關心與同情,提供他們可以尋求幫助的地方,以度過危機。有55%的報紙做到以上任何一項,可是報導的篇幅普遍偏低,只有一報5月4日以整頁報導。
    新聞自由當然應當受到充分尊重與維護,但是媒體有其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也須維護公眾利益。自殺防治人人有責,當媒體從業人員了解到報導自殺應當遵守的準則之後,政府、民眾與學界將注視他們是否能夠改正過去不當的自殺報導方式,盼望他們切勿成為自殺的幫兇。



    鄭泰安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國際精神流行病學會會長


    http://www.appledaily.com.tw/News/in...loc=TP&Header=

  9. #29
    會員 3q3q 的大頭照
    註冊日期
    2003-06-26
    所在地區
    C
    討論區文章
    271
    2005.05.11  中國時報
    自殺高危險群 輕忽不得
    黃文杰/桃園報導


    自殺潮是否達高峰?桃園生命線表示,暫時無法判斷,不過提醒有自殺傾向或自殺未遂,3個月內再犯機率很高,預防自殺應告知「高危險群是誰」,透過各種關懷支援系統,聯手搶救生命。

    生命線處理個案,仍以求助,對人生有困惑猶豫,很多未達到自殺邊緣,桃縣衛生局處理醫療院所自殺通報,到了「搶救生命」危險時刻,鬼門關前走一回。

    4月份通報量達73人,30天計算,平均每天2點7人,5月份才10天就有37人,算下來平均每天3點7人,數字確實激增不少。

    桃園生命線主任張翠華表示,每年求助電話約7千至8千通,4月至5月算不算自殺高峰?還要分析,不過求助電話集中在午夜到凌晨3時,夜深人靜,最有可能跳不出自我編織的困惑迷「網」,輕言走上自殺之路。

    她以年初順利搶救商人自殺個案為例,當事人經商失敗,想汽車燒炭結束生命,已經開著車四處尋覓地點,臨時想「交代遺言」,撥了電話給生命線。

    接聽電話的社工人員,從談話中研判對方自殺機率高,不過對方電話是手機,無法掌握行蹤,只有不斷安撫及誘導,勉強取得商人妻子的電話,透過119轉報及警方協助,及時在郊外攔阻悲劇發生。

    倪敏然自殺媒體大幅報導,從阿扁總統到縣長朱立倫都去追悼,會誤導外界「這麼死也很光榮」。張翠華提醒,防杜自殺潮,外界應該把焦點擺在「高危險群是誰」,當倪敏然想不開撞車發生,可能再做傻事,就要提醒週遭好友多關懷。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100103,00.html

  10. #30
    會員 3q3q 的大頭照
    註冊日期
    2003-06-26
    所在地區
    C
    討論區文章
    271


    憂鬱的人聽到 ( 最糟 )的話

      有些人不小心對憂鬱症患者說出一些陳腔濫調的話,而輕視了憂鬱症對人的影響,但有些人的話卻可以帶來一些幫助,以下這些話對他們沒有好處,也沒有辦法治療憂鬱症。



    1. 你到底有什麼問題啊?
    2. 你可以停止不斷的抱怨跟牢騷嗎?你怎麼認為有誰會在乎?
    3. 整天都在說我怎樣..我怎樣的,累不累阿?
    4. 你需要踢自己一腳
    5. 所有的東西都在你的心裡
    6. 我以為你會比較堅強
    7. 沒有人認為生命是公平的
    8. 如果你可以更堅強,你就不會太沉溺在憂傷
    9. 你要自己拉自己一把
    10. 你現在感覺好些了吧?(在問完〝你怎麼了?〞、〝你想談一下嘛?〞,過不到五分鐘就問他是不是覺得好多了?雖然有很好的意圖,但是完全認為憂鬱症只不過是沒有理由的悲傷)
    11. 你為什麼不長大一點
    12. 不要再對自己感到抱歉了!
    13. 有許多人都比你更慘
    14. 你已經擁有很多很棒的東西了,為什麼你還是不快樂?
    15. 日子很美麗啊!
    16. 你有很多值得感謝的東西 你為什麼會憂鬱!
    17. 你有什麼憂鬱的事情啊?
    18. 幸福是可以選擇的!
    19. 你認為你有問題!
    20. 至少情況沒有那麼糟
    21. 也許你該吃點維他命幫助你減少壓力
    22. 總是會有人比你更糟的
    23. 照亮自己的生命吧
    24. 你應該遠離那些藥品
    25. 你的想法會決定你的生活
    26. 振作點
    27. 你總是對自己感到抱歉
    28. 你為什麼不能正常一點?
    29. 事情不會那麼糟糕的,不是嗎?
    30. 你有沒有試著禱告或閱讀聖經?
    31. 你需要多出去走走
    32. 我們應該找個時間聚聚(是的,好啊!)
    33. 加把勁吧!
    34. 大多數人下定決心以後就會快樂
    35. 洗個熱水澡吧!當我沮喪的時候 通常會這樣做
    36. 人總是會有些憂鬱的時候
    37. 找個工作吧
    38. 當你微笑,全世界的人都會對你微笑;但是當你哭泣,你只能自己哭泣
    39. 你看起來並不憂鬱啊
    40. 你好自私
    41. 你從來沒有只考慮自己 不會想到別人
    42. 你只是要引起人家的注意
    43. 你是不是有經前症候群?
    44. 你將會因為這件事情而成為更好的人
    45. 每個人都會有低潮的日子
    46. 你應該買些更好的衣服
    47. 你應該對症下藥
    48. 你為什麼不多帶著微笑
    49. 像你這樣年紀的人應該好好過日子
    50. 你只是在傷害自己
    51. 你會心想事成的
    52. 當你跟老闆提到你的憂鬱症狀後,他說:這裡是公司,不是醫院
    53. 憂鬱症是你違背上帝的罪証
    54. 你的煩惱是自己帶來的
    55. 你可以選擇憂鬱跟他所帶來的後果,你也可以對抗他,全都操之在你手中
    56. 離開吧,做些事情!或是儘管去做!
    57. 我為什麼應該關心?
    58. 關上它吧!行嗎?
    59. 是你自找的
    60. 你沒有理由像這個樣子
    61. 這都是你的錯
    62. 如果我們不被打倒,就會更堅強
    63. 你總是在煩惱你自己的問題
    64. 你的問題沒那麼大啊
    65. 你在擔心什麼?你應該沒問題的
    66. 不要再想了
    67. 走開
    68. 你沒有能力做這件事情
    69. 再等幾個禮拜,痛苦就會結束了
    70. 出去找些愉快的事情吧
    71. 你這個樣子也讓我憂鬱了
    72. 我只是想要幫助你
    73. 外面的世界並沒有那麼糟糕
    74. 再努力試試看吧
    75. 相信我,我知道你的感受,我也曾經憂鬱過好幾天
    76. 你需要交個男/女朋友
    77. 你需要一些嗜好
    78. 振作起來吧!
    79. 如果你去上教堂的話 你會感覺好一點
    80. 我覺得你的憂鬱是對我們的懲罰
    81. 別佔著茅坑不拉屎
    82. 所以你正在憂鬱 你常常都這樣嘛?
    83. 你需要的是在生命中有一些真正的悲劇發生,好讓你能夠有一些遠景
    84. 你不是一個作家嘛,當你復原的時候,你就有很多好的材料可以創作
    85. 我們的禱告與思想會與你同在
    86. 你有沒有試試看喝些甘菊茶
    87. 所以,你很憂鬱,那你經常都是這樣嗎?
    88. 你會沒事的,堅持下去,事情會過去,這件事情也應該會渡過
    89. 振作點
    90. 試著不要那麼憂鬱
    91. 停止抱怨,出去尋求幫助,你就不會有時間去想那麼多了
    92. 出去呼吸一些新鮮空氣,通常我都會好一些
    93. 你需要臥床休養才好
    94. 你為什麼不放棄去找醫師,把你的藥都丟掉,你會好過些
    95. 我們都有自己必須背負的十字架
    96. 你應該加入樂團或合唱團之類的,如此一來,你就不會有太多思考自己的時間
    97. 你改變你的想法
    98. 你真沒用
    99. 沒有人應該對你的憂鬱負責
    100. 你也不希望這樣吧!改變一下吧!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 http://www.jtf.org.tw/



第 3 頁,共 6 頁 首頁首頁 1 2 3 4 5 ... 末頁末頁

類似的主題

  1. 為什麼不能裝FTTH????
    作者:ryukench 所在討論版:-- FTTB / FTTC / FTTH 光纖寬頻討論版
    回覆: 2
    最後發表: 2008-01-21, 06:00 PM
  2. 為什麼不能跨槍?
    作者:cit0316 所在討論版:---- 大 頭 兵 酸 甜 苦 辣 討 論 版
    回覆: 10
    最後發表: 2006-09-17, 10:53 AM
  3. 為什麼不能收信
    作者:smart324 所在討論版:-- HELP ME 電 腦 軟 硬 體 急 救 版
    回覆: 4
    最後發表: 2002-09-28, 10:18 AM
  4. 為什麼不能燒了??
    作者:sunnyet 所在討論版:-- 光 碟 燒 錄 討 論 版
    回覆: 2
    最後發表: 2002-04-16, 03:49 PM

 

恐慌症 懼曠 影片 作業

發表文章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回覆文章
  •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