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中油、台塑藉著國際原油價格漲價趁機大撈油水 - 第2頁 - PCZONE 討論區

返回   PCZONE 討論區 > ▲ -- 網 路 生 活 分 享 區 > -- 閒 話 家 常 灌 水 版


PCZONE 討論區



通知

-- 閒 話 家 常 灌 水 版 上 面 那 些 硬 梆 梆 的 專 業 話 題 插 不 上 話 ?? 那 就 來 這 邊 就 你 周 遭 網 路 上 或 生 活 上 的 話 題 來 哈 拉 一 下

會員

引用:
作者: prozacist
不得不提醒一下所謂的資本主義是無關道德的,價格的制訂是以當時市場可以「成交」的狀況下出來的,如果你一塊錢的成本要賣一百塊,只要你賣的起,沒有人競爭,你就可以賣。
而我們認為不合理的地方,其實歸根究底是因為政府政策所造成的,因為汽油市場在台灣是屬於寡佔,除非消費者有實力可以發動抵制,否則政府也想賺這個錢來彌補國庫的空虛,我們哪有辦法抵擋呢?只好當作繳稅吧∼
市場機制要能運作的起來,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開放石油市場(但是能有這樣財力、技術的,恐怕要是外國公司比較有辦法),然後他們強調進的油是高品質的,用品質的訴求來爭取分到更大的市場大餅,這樣有競爭才會有降價空間,否則台灣人你就認命吧∼
第一段認同,第二段提出個人的意見,
之前(兩三年前)國外油公司也有切入台灣市場,
但無法跟中油台塑競爭,還有賺的也有限,
就收攤不做了!

回覆
會員

http://udn.com/NEWS/LIFE/LIF1/2826962.shtml
國內油價低,油公司吹牛?

【記者許昌平報導】

汽柴油日前每公升大漲1.5元,民眾抱怨不少,但台塑石化及中油先前卻一再自誇國內油價低於國際水準,
漲價有理,中油甚至在媒體大作廣告,宣揚國內油價的低廉,不過,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資料,
國內油價其實並不便宜,目前稅前油價比美國、加拿大、比利時、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家都貴;
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陳榮隆表示,如有廣告不實可罰2500萬元。

去年中油全年累積稅前盈餘高達248.8億元,創5年新高,且法定盈餘達成率超過200%
今年上半年稅前盈餘152.92億元,較預算盈餘目標增加74.42億元,台塑石化去年稅前盈餘416億元,
今年盈收仍較去年同期成長,兩家公司仍在日前大漲油價,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立委賴士葆表示,
中油內部有人向他反映,認為這次漲得太多了。

到底國內油價是否一定非漲不可?根據經濟部能源局所提供的資料,中油調價之後,
98無鉛汽油每公升稅前價為18.93元,加計貨物稅等稅金後,一般加油站零售價是26.9元。

如果同以稅前價格來比較,台灣的98無鉛汽油要比美國、加拿大、南韓、菲律賓、比利時、
德國、希臘、愛爾蘭、盧森堡、荷蘭、西班牙、英國、法國的高級汽油要貴

如果降低標準,以漲價前的95無鉛汽油來看,台灣95無鉛汽油的稅前價格也要高於美國、
加拿大、比利時、德國、比利時、德國、愛爾蘭、盧森堡、荷蘭、英、法等國。

因為各國稅負不同,有的國家特別是歐洲希望加重稅負來減低能源消費,有的國家像美國稅率就很低。
台灣的稅率並不高,但是台灣燃料稅及牌照稅是隨車徵收,如果再把兩者加計在內,
以1600cc的小客車計算,每公升約要多出12元,稅率就會增加不少。

台塑董事長王永慶過去一再強調,希望台塑石化的油價是全世界除了共產及產油國家最低的,
甚至要比美國還要低;如以同樣標準來看,台灣的油價並不特別便宜,以台塑石化此次率先調價來看,
台塑石化顯然離王董的期許還有一段距離。

另外,賴士葆也抨擊中油的經營積效,賴士葆說,中油去年的營收是台塑石化的兩倍,
但是獲利只有台塑石化的一半,顯示經營仍有待改善,如果只是因為不賺錢就漲油價,
等於是變相要老百姓買單。

陳榮隆指出,此次台塑、中油調漲油價,已經有人檢舉兩家公司有聯合壟斷行為,
公平會正在合併過去的案子進行調查,不久就會有結果;
另外,如果油公司有廣告不實,最高可以罰2500萬元。





中油、台塑一再強調說國內油價比起世界各國還算蠻低的,但是若把國民所得一起比較下去呢?!

瑞士- 國民所得年收入 38350 美元
日本- 國民所得年收入 37000 美元(2004年)
挪威- 國民所得年收入 32880 美元
比利時-國民所得年收入 32100 美元(2003年)
丹麥- 國民所得年收入 32030 美元
美國- 國民所得年收入 30600 美元
新加坡-國民所得年收入 29610 美元
澳洲- 國民所得年收入 25970 美元
德國- 國民所得年收入 25350 美元
瑞典- 國民所得年收入 25040 美元
香港- 國民所得年收入 23030 美元(2003年)
南韓- 國民所得年收入 13806 美元(2004年)
台灣- 國民所得年收入 13529 美元(2004年)
回覆
會員

http://udn.com/NEWS/LIFE/LIF1/2826977.shtml
中油漲價 並不理直氣壯

【記者許昌平特稿】

台塑石化及中油過去一再宣傳國內油價十分便宜,此次油價調漲十分合理,
但是從實際的數據來看,這個說法不攻自破,政府高層也不該認為此次漲價是那麼的理直氣壯,
而該捫心自問是否建立起公平競爭的環境,讓油公司的經營更有效率。

國際能源上漲,國內油品價格的確也該反映,但是大家該反省,
目前國內油品市場真的是個自由競爭的市場嗎?
如果不是,政府就該適度干預,在國內經濟不佳,經濟成長率保四仍有困難,
油公司仍有大筆盈餘之際,中油今年上半年就達到法定盈餘,
只是因為油公司一下子沒有賺那麼多錢,是否就該讓油價一次調漲那麼多,讓老百姓的生活更難過呢?

如果漲油價是為了增加能源效率,節約能源,可以採取其他的作法,若現在不適合開徵油稅、碳稅,
可以適度限制車輛的使用,例如鼓勵多人共乘一部車上下班,都有助於減少石油的消耗。

除了賺錢外,國營事業還有平穩物價的政策使命,如今油價一次大漲,
連帶可能引發其他費率的上漲,中油一再宣傳國內油價很便宜,
讓政府認為油價漲得理直氣壯,其實行政院應該拿數據比較看看,
就會知道此次油價調整是否有瑕疵。
回覆
進階會員

很氣但也只能無奈...
回覆
會員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today-fo4.htm
埃索退出後 兩家寡佔吃定消費者


〔記者陳中興╱台北報導〕
台灣埃索環球石油公司撤出台灣市場兩年來,全國民眾飽受油品市場寡佔、油價連番漲之苦,
這次台塑石化漲價但中油沒有立即跟進,全國民眾都在看,究竟中油能不能堅守原價。

台灣埃索存在時間很短,從二○○二年四月開始供油,到二○○三年十二月中旬退出市場,
前後僅一年餘,但這段時間卻堪稱台灣油品市場競爭的黃金時代。

在當時包括中油、台塑、埃索等三家供油商,希望透過取得價格主導權,
吸引加油站加盟信心,於是掀起數波撼動輿論的價格戰。

二○○二年九月,埃索下令中部十三座加盟站汽油大降每公升三元,消息傳出,
當天就使降價戰火由中部延燒到全國,只見對手加盟站忙著應戰,
並透過加油站公會組織「勸阻」降價行為,
直到一週後,埃索下令中部加油站縮小油價降幅,這波油價大戰才告休止。

再看二○○三年四月份,台塑調降汽、柴油每公升各一元、零點五元,
中油立即跟進;但埃索隔天決定加碼調降到二元、二點五元,中油、台塑被迫奉陪。

埃索存在期間,油價戰幾乎每個月上演,價格之「亂」令人眼花撩亂,
但這種市場的「亂」,正代表競爭事實。

在九十二年埃索公司退出市場之後,國內油品進入中油與台塑聯合壟斷的寡佔時代,
兩家公司一公一民,成本結構不同,台塑高層甚至聲稱,
民營的效率,中油沒得比,但對價格則同步調漲,兩家都獲巨額利益。

公平會調查即指出,台塑及中油兩家公司先後有二十次的一致性行為,
都是「同時」、「同幅」調整(調升或調降)油價。

昨夜,台塑率先調高油價一成以上,中油如能堅守原則不跟進,
則不但發揮穩定物價之功,兩家公司也才是開啟真正的競爭時代。
回覆
  

你不說我還不知道原來賣油那麼賺..真是!#$%
回覆
Poison Deliver

這樣大家還要每個國營公司都民營化嗎?沒了國會的監督的話,實在很難想像以後的油價會如何決定,像現在中華電信已經不受立法院約束了,等著看錢永遠賺不夠的商人會使出什麼招數吧∼

回覆







 XML   RSS 2.0   RSS 
本站使用 vBulletin 合法版權程式
站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本論壇所有文章僅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站之立場,討論區以「即時留言」方式運作,故無法完全監察所有即時留言,若您發現文章可能有異議,請 email :[email protected] 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