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美工軟體用的顯示卡 - 第2頁 - PCZONE 討論區

返回   PCZONE 討論區 > ▲ -- 電 腦 硬 體 及 光 碟 燒 錄 討 論 區 > -- 電 腦 硬 體 討 論 版


PCZONE 討論區



通知

-- 電 腦 硬 體 討 論 版 CPU、RAM、HD、CD-ROM、DVD、主機板等問題都可以在這裡討論

會員

引用:
最初由 Ben 發表
首先謝謝各位的回應,我先前所說的視訊是指剪接的部分,想再請教各位如果是雙cpu的架構下,是否可比單cpu的處理效能優呢?謝謝了^^
可能要先去了解一下, 你所用的 視訊剪接 軟體有沒有支援雙 CPU ,
否則效能也不會太顯著.

Apple 出了一款 Dual 1GHz Power Mac ,
顯示卡居然只搭配 NVIDIA GeForce4 MX 64MB DDR, 真不知道 Apple 在想什麼 ?

回覆
會員

引用:
最初由 s900221 發表
嗯...所以我一直都有ㄍ想法
如果Mac的電腦跟Matrox的顯示卡搭配的話...
想想Mac主要的市場,這對它而言是很棒ㄉ搭配
為什麼Mac不這麼做ㄋ...
mac不得以這樣作...向下沉淪......
畢竟mac在國外...是和pc一樣.......多功能電腦.....
大家可能不知道.....mac 也是可以玩很多pc有的遊戲......
在台灣mac 是印刷事業專用機....... ..很難買到其他軟體..
.......
回覆
風来坊

引用:
最初由 joe.oo 發表


可能要先去了解一下, 你所用的 視訊剪接 軟體有沒有支援雙 CPU ,
否則效能也不會太顯著.

Apple 出了一款 Dual 1GHz Power Mac ,
顯示卡居然只搭配 NVIDIA GeForce4 MX 64MB DDR, 真不知道 Apple 在想什麼 ?
或許Apple認為用GF4MX就夠了吧!?

請問一下做視訊剪輯和mpeg壓縮
顯示卡有很重要嗎?
謝謝嘍
回覆
會員

引用:
最初由 joe.oo 發表


可能要先去了解一下, 你所用的 視訊剪接 軟體有沒有支援雙 CPU ,
否則效能也不會太顯著.

Apple 出了一款 Dual 1GHz Power Mac ,
顯示卡居然只搭配 NVIDIA GeForce4 MX 64MB DDR, 真不知道 Apple 在想什麼 ?

Dual CPU Power Mac.......只是因為PC的時脈大戰以經巴的MAC有點掛不住面子.....

IBM 還是MOTOROLA 做 Power G4 CPU 的時脈拉不上去以經不是新聞...
只好用Dual CPU Power Mac來應應急.....雖說RISC 和X86架構不能相比.....
但是我真的懷疑 p4 2.2g 和 1GHz Power Mac 尬PHOTO SHOP....
MAC 會比較快嗎......
回覆
會員

引用:
最初由 阿耀兄 發表



Dual CPU Power Mac.......只是因為PC的時脈大戰以經巴的MAC有點掛不住面子.....

IBM 還是MOTOROLA 做 Power G4 CPU 的時脈拉不上去以經不是新聞...
只好用Dual CPU Power Mac來應應急.....雖說RISC 和X86架構不能相比.....
但是我真的懷疑 p4 2.2g 和 1GHz Power Mac 尬PHOTO SHOP....
MAC 會比較快嗎......
非以..非以RISC並非靠時脈為號招,而是以精簡架構為主,
因為cisc的指令集非常多長度又不一定,所以程式要是沒對CPU作最佳化,
嘿嘿嘿,效能就會直直落下,risc就不同了,RISC的指令集採精簡架構,
指令集較為精簡,長短又都一定,所以CUP不必耗費時間去排序指令集,
只要專心執行指令就可以了,又RISC一個指令有好幾個動作,
CISC則是一個指令一個動作,試想同樣的週期RISC執行一個指令完成好幾件工作,
CISC則一個指令都沒完成孰優。

所以CISC只好一直拉高時脈,來與RISC抗衡,而RISC因架構的關西較不容易拉高時脈。

933 P-III的尬輸450的G3
回覆
風来坊

引用:
最初由 MaxCTX 發表


非以..非以RISC並非靠時脈為號招,而是以精簡架構為主,
因為cisc的指令集非常多長度又不一定,所以程式要是沒對CPU作最佳化,
嘿嘿嘿,效能就會直直落下,risc就不同了,RISC的指令集採精簡架構,
指令集較為精簡,長短又都一定,所以CUP不必耗費時間去排序指令集,
只要專心執行指令就可以了,又RISC一個指令有好幾個動作,
CISC則是一個指令一個動作,試想同樣的週期RISC執行一個指令完成好幾件工作,
CISC則一個指令都沒完成孰優。

所以CISC只好一直拉高時脈,來與RISC抗衡,而RISC因架構的關西較不容易拉高時脈。

933 P-III的尬輸450的G3
其實現在並沒有純CISC或純RISC了
大略的說現在的X86系統跟Apple的MAC
幾乎都是CISC和RISC的綜合體
目前看起來是X86逐漸佔上風
而MAC還是靠老顧客在撐
未來MAC大概市場會縮小到只剩少數美工人員會在用吧!?
回覆
會員
那為什好東西貴又不流行
慢的東西卻一直發展
???
回覆
風来坊
Re: 那為什好東西貴又不流行
引用:
最初由 show 發表
慢的東西卻一直發展
???
因為End-User無法一下子接受太強太貴的東西
當初intel推廣的Rambus是一種能完全解決記憶體頻寬不足的有效方法
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貴了
自然推不起來~~~~~~~~~~~~~~
而老當益壯的PC133 SDRAM由於價格低廉
到現在還是蠻多人在買的!
所以End-User的電腦改革並不能一蹴可幾
而是要慢慢的一點一點改進,使用者才能接受!
回覆
會員

引用:
最初由 lenbo 發表


其實現在並沒有純CISC或純RISC了
大略的說現在的X86系統跟Apple的MAC
幾乎都是CISC和RISC的綜合體
目前看起來是X86逐漸佔上風
而MAC還是靠老顧客在撐
未來MAC大概市場會縮小到只剩少數美工人員會在用吧!?
強哥說的是

目前可以說是"後-RISC"時期,
因為絕大數的CPU都擁有這兩種特質,
一方面CISC以RISC當做最後執行的核心(像K6,P6,K7)
另一方面RISC又引進很多很強大很複雜(但是執行起來很快!!)的指令,如SIMD指令集(PowerPC,ALPHA都有份啦!)

像Apple的G3、G4指令數竟然比PII還要來的多!
你說G3、G4是CISC嗎?小心被打死,因為他們可是RISC陣營中一大支柱!

或是說市面上很多RISC的伺服器用CPU,電晶體數目早就遠遠超過最強的x86CPU
你當然也不能因此就說它們是CISC

所以,現在根本沒有真正的RISC、CISC現在每一顆CPU都是Post-RISC。


可是說mac在敗退,這點我可不同意,mac在美國可相當的風行,只是我們台灣不流行而已。
回覆
風来坊

引用:
最初由 MaxCTX 發表


可是說mac在敗退,這點我可不同意,mac在美國可相當的風行,只是我們台灣不流行而已。
Maybe
看"電子情書"就知道美國人比較愛用mac了



回覆







 XML   RSS 2.0   RSS 
本站使用 vBulletin 合法版權程式
站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本論壇所有文章僅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站之立場,討論區以「即時留言」方式運作,故無法完全監察所有即時留言,若您發現文章可能有異議,請 email :[email protected] 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