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張卡借用了什麼SCSI的理念?最初由 akiza 發表
~~~恕刪~~~
我不是在討論SCSI和ATA的共通性或互換性...我只是很單純的討論一片ATA控製晶片,借用了些SCSI的理念而已...這沒什麼錯的吧?
請不要一直把我的原始文章誤解成 我認為ACE-6280是一片SCSI晶片作成的卡..好嗎? 這樣很類耶....^^
如果是在多工性方面,ATA界面是注定贏不了SCSI的!
多工性在於I/O的交錯Overlapping
當ATA下達一個指令時,下一個指令就必須等到第一個指令執行完畢後
才能傳送出去,尤其是在執行seek這種指令!情況更特別嚴重
所以SCSI-HD和IDE-HD的Seek time會有如此大的差距!
(當然硬體上的設計也有差別)
故ATA在執行指令時,只能按照你傳送給裝置的順序進行
過去單工的DOS下並不會有這種問題
但在現在多工的OS下,這種問題就變得很重要了!
至於Ivan Lin兄所說
應該是指在硬體上的改進
像是我曾聽過Seagate的工程師說過
實驗室中其實已經有萬轉的ATA-HD了!
但是在價格因素下,沒有面市的必要(因為成本會跟SCSI-HD差不多)
軟體上的改進則是像ATA33-->ATA66-->ATA100
醬子來改進ATA裝置的效能
不過任何一種界面都有同樣的宿命
就是必需向下相容
也造成了ATA-HD的多工性及相容性等各方面始終不及SCSI完備
小弟並不是在此吹捧SCSI強ATA爛
而是等純評論兩種架構的相異性
當然!一般使用者是不需要使用到SCSI界面的
不過當你在run一個像PCZONE的server時
SCSI和ATA之間的差別感覺就會很大了!
至於那張ACARD的ATA卡
小弟並沒有使用過也不清楚這張卡使用了那些SCSI的理念
不過這張卡如果真有修改了晶片上的架構
那相容性可就堪慮了!(這就是小弟所要講的啦!)
至少依我所看過的例子來說
以ACARD這家公司生產IDE-SCSI的東西相容性就並不是很好
不過能有創新就值得鼓勵
但是小弟並不想去當白老鼠就是啦(又扯遠了)
ps:文章也許會因為文字上的關係不能很清楚的表示自己的本意,不過相信我只是誠心想來共同討論這一張卡的!請大家見諒![]()
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