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天公視轉播了一場有關愛因斯坦的演講,其中闡釋了狹義相對論的內容,主講人講的滿好的,淺顯易懂,把時間膨脹、長度縮短的現象,以及其所代表的意義都清楚的傳達了。
演講內容全文:
http://www.pts.org.tw/php/html/speak...php?XSSENO=164
不過其中一切的立論基礎都來自光速是絕對最快的速度,沒有其它的速度可以超過它,而使得相對座標系中相對速度差別的觀察,反而把一直以為是絕對參數的時間,反而變為一項可變的,在不同座標系中有不同的數值。讓人類的時空觀由三維,進入3D+time的space-time,四維概念。
而其中最讓我好奇的是,當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的時候,之前已經有光速是最快的速度的實驗證明,在當時的科學技術下,到底是什麼樣的設計的實驗,可以得出這個結果呢?
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