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她為什麼不笑了( 壓 力 與 你)



贊助商連結


頁 : 1 2 3 [4] 5 6

3q3q
2005-05-21, 03:41 PM
余天恐慌症急救 倪夏風波耗心力 頭昏、四肢嘴角發麻
洪秀瑛台北報導


為了倪夏風波勞心勞力1個多月,余天因此得了恐慌症,今天凌晨2點多,在參加節目錄影時,突然感到身體不適,頭昏、四肢及嘴角發麻,工作人員趕在第一時間將他送往榮民總醫院救治,經醫師診斷後,余天的病情已無大礙,早上已返家休養。

這陣子一直忙於倪敏然及夏禕事件的余天,身心俱疲,每天幾乎只睡3個小時,1個月下來竟患了所謂的「恐慌症」。今天凌晨2點多,余天在錄影期間突然感到身體不舒服,工作人員趕緊將他送往醫院,隨後李亞萍及兒女也趕到醫院關切。

余天一到醫院的急診室後、虛弱的躺在病床上,李亞萍非常心疼,紅著眼眶,不說半句話、還邊緊握著余天的手。看著妻子為他著急傷心,余天也不斷安慰李亞萍,要她不需太擔心。

在進行完檢查和稍做休息後,凌晨4點半左右,穿著襯衫長褲的余天,在李亞萍與兒女的攙扶下,緩緩的步出急診室,神情看起來仍十分虛弱。倪夏事件終於落幕,1個月來的風風雨雨,余天不想再多做任何表示,只想先好好休息,更希望一切都能趕快回歸平靜。

專業醫師指出,「恐慌症」發作是沒有任何警告或明顯的理由的,那讓人沒法克服的瀕死恐懼,遠遠比一般人的緊張要來得強烈許多。發作的症狀包括:心跳加速、呼吸困難,感覺似乎吸不到氣、頭痛,頭暈或反胃、顫抖、冒冷汗、感覺喉嚨有塊物阻塞、胸痛、身體或臉有灼熱感、手指或腳指麻、害怕自己即將發瘋或死亡等。

醫師表示,恐慌發作通常是毫無原由的,甚至可能在睡覺時發生。發作的原因,有生理與心理因素,生理上可能跟家族性的遺傳有關;心理上,生活在壓力下,較易引發恐慌發作,另1個例子,則是在最近失去或跟最親近的人分離,也較容易引發。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Moment/newfocus-index/0,3687,940521003+0+0+131452,00.html#CTIFocusMore

贊助商連結


3q3q
2005-06-23, 11:46 PM
http://www.pczone.com.tw/upload/002/stop.gif


對憂鬱的人有幫助的話

  當你發現有人憂鬱,以下這些話是最能夠打動他,並且試著立即地解決問題。除非憂鬱的人同意你以一個朋友或專業者的角色擔任他們的治療者,以下的做法會更有幫助。



以下兩類事情可以讓我不再感到那麼糟糕>

1. 承認我罹患憂鬱症的事實(而不是:還只是一個時段而已)
2. 允許我能夠感覺憂鬱(而不是:你為何要悲傷?)

1. 我愛你
2. 我很在意
3. 你並不會孤單面對
4. 我不會離開你
5. 你需要一個擁抱嗎?
6. 事情會過去的,我們可以一起度過
7. 當事情結束的時候,我仍然會在這裡,假使你是真心的,你也是
8. 不要說任何話,當我哭的時候,握住我的手,傾聽
9. 我只知道需要給你一個擁抱與哭泣時可以依靠的肩膀
10. 你並沒有瘋了
11. 希望過去的力量可以映照你的未來
12. 上帝並不是對世界玩著骰子遊戲
13. 自助就是奇蹟
14. 我們本來在世界上就無法看穿每一件事,但是可以看到每一件事情的經過
15. 如果人的大腦可以簡單到可以被理解,人就會太簡單以至於無法了解
16. 你有許多額外的天賦,你怎麼可以期待過一個正常的生活?
17. 我了解你的痛苦,也能同樣感受得到
18. 我很抱歉你是這麼痛苦,我將不會離開你,我也會照顧我自己,所以你不需要擔心你的痛苦會傷害我
19. 我聽到你說的這些,我無法想像對你來說這些痛苦像什麼,我也無法想像痛苦會有多嚴重
20. 我沒辦法完全了解你的感受,但是我會同情你
21. 你對我來說很重要
22. 如果你需要一個朋友的話,我在這裡(我是真心的)
財團法人 董氏基金會:http://www.jtf.org.tw/

3q3q
2005-07-13, 07:18 AM
情感性精神疾病
長庚醫院精神科黃燦瑜醫師


所謂情感性疾患,就是指一種持續的情緒狀態,而非只是暫時性的情緒狀態而已,它可以持續數天至數週,甚至更長的時間,且會出現許多的症狀及臨床表徵,對於個人不論是工作,學業,家庭或是社交功能則會產生損害。情緒可以是低落的,高昂的或是正常的。早在荷馬史詩就有記載到憂鬱症候群,而醫學之父希波格拉底也在西元前400年就提及「躁」及「鬱」的名詞了。在現代精神醫學方面,則根據其臨床表現而將情感性疾患分成(一)雙極性情感疾患,也就是所謂的「躁鬱症」,(二)重度憂鬱症,(三)低落性情感疾患,(四)循環性情感疾患等,以下我們就常見的躁鬱症及重度憂鬱症來加以討論。

躁鬱症的臨床診斷上,並不一定要有憂鬱發作,但是至少要有躁症或是輕躁症發作,什麼叫做躁症發作呢?在臨床上我們可以看到包括下列症狀,它會持續超過一週以上或是嚴重到需要住院的程度

1.異常而持續地具有高昂的,開闊的,或易怒的心情
2.膨脹的自尊心或自大狂
3.睡眠需求減少
4.比平時多話或不能克制地說個不停
5.意念飛躍或是主觀經驗到思緒在奔馳
6.注意力分散(亦即注意力太容易被不重要或無關的外界刺激所吸引)
7.增加目的取向的活動(有關社交,工作或學業或性生活)或精神運動激動
8.過分參與極可能會帶來痛苦後果的娛人活動(如此人從事無節制的大採購,輕率的性活動或愚昧的商業投資)

而輕躁症通常症狀較輕,持續的時間也較短,而較難被察覺。當然躁鬱症除了輕躁症及躁症之外,也可能有憂鬱發作或是混合發作等情形,臨床上也是千變萬化,若有懷疑時還是應該交給專業人員進一步評估。。

而所謂重度憂鬱症在精神狀態可能的表現有下列情況,且整個持續的時間超過兩週以上,整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會出現。


1.憂鬱心情,幾乎整天都有,幾乎每日都有
2.在所有或幾乎所有的活動,興趣及喜樂都顯著減少,幾乎整天都會,幾乎每日都有
3.非處於節食而明顯體重下降,或體重增加,或幾乎每天食慾都減少或增加
4.幾乎每日失眠或嗜睡
5.幾乎每日精神運動激動或遲緩
6.幾乎整日疲累或失去活力
7.幾乎每日有無價值感或過份而或不合宜的罪惡感
8幾乎每日思考活動或專注能力減退,或無決斷力
9.反覆想到死亡,重複出現無特別計畫的自殺意念,有過自殺嘗試,或已有實行自殺的特別計畫

在治療方面,可以分成非藥物治療及藥物治療兩方面。

(一)非藥物治療
可以尋求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或是諮商輔導人員,根據個人的需求來提供包括認知行為治療,動力分析式心理治療,人際關係治療,團體治療,婚姻治療,家族治療等心理治療。在重度憂鬱症方面,認知行為治療被認為跟藥物治療有同樣的效果,另外也有研究顯示合併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二)藥物治療
在躁鬱症方面,傳統的藥物是使用情緒穩定劑,如鋰鹽(Lithium),它對於典型躁症或是輕躁症效果不錯,除了治療外它還可以預防再發,但是對於混合型或是快速循環型的躁鬱症效果就不是那麼好,此時可以考慮使用其他抗癲癇藥物,如帝拔癲(Valporate acid)及癲通(Carbamazapine)等藥物來治療與預防,此外還有好幾種新型抗癲癇藥物及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物(如金菩薩Olanzapine)也正在研究其當作情緒穩定劑的治療及預防的效果。

在憂鬱症方面,從傳統三環抗鬱劑,單胺氧化脢抑制劑,一直到新一代的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如百憂解Fluoxetine,克憂果Paroxetine等),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如速悅Venlafaxine),以及其他藥物(如樂活憂Mirtazapine,威博雋Bupropion)等都具有相當好的療效,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藥物並不像一般降血壓或是降血糖藥物馬上服用就可以見效,而是需要足夠的劑量及足夠的時間(約三到四周)才會發揮效果,因此需要耐心服用,更重要的是它們並不會像刻板印象中精神科藥物會造成上癮的現象。

當然在藥物尚未發揮其作用之前,可能需要其他輔助藥物,如抗焦慮劑來減輕焦慮症狀,安眠藥幫助失眠患者或是抗精神病藥物來幫忙那些出現幻覺及妄想的嚴重個案。

(三)其他
如果症狀較為嚴重,出現強烈自傷,傷人意念或是企圖或是無法自我照顧時則要考慮住院治療,必要時可以考慮進行電痙攣治療。

什麼可能是情感性疾患發生的徵兆呢?包括上述的憂鬱症及躁症的症狀出現時就可能是要發作的前兆,有些人可能會先出現食慾或是睡眠問題,或是增加許多身體抱怨,但是內外科醫師卻又找不到確切的身體疾病,或者是出現跟過去截然不同的表現,原本溫和變得易怒,容易與人發生爭執,內向的人忽然開始與大家甚至陌生人都變的很熟悉而熱情,或是亂花錢,盲目投資,從事危險的性行為等。這些都可能是生病的前兆,此時不妨求助精神科專業人員,進一步加以評估是否是憂鬱症或是躁症的可能性。

當我們所愛的人生病了,除了趕快到醫院接受評估與治療外,家人或是朋友的支持與接納也是相當重要,研究顯示家庭及社會支持系統對於疾病的預後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主動聆聽,同理個案的感受,以接納而不批評的態度與個案共同來面對疾病是很重要的事。

情感性疾患是可以治療的疾病,當我們對於疾病認識更清楚,且配合醫師與個案及家人所擬定的治療計畫,將會使受情感性疾病所苦的人更早一步踏出來,迎向健康而美好的明天。

3q3q
2005-07-27, 11:10 AM
http://myhome.apbb.com.tw/ovsc21/Jokedoctor.JPG

3q3q
2005-09-06, 07:58 PM
自殺者 憂鬱沒人知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國內一項研究發現,自殺者在生前多會對外求援,五成三自殺身亡者在生前一個月中曾到院就診,13%生前一個月有過住院記錄,只可惜能夠被確診為憂鬱症的比率相當低,僅約6%左右。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喜博樂推動小組今天舉行「2005喜樂月─用喜樂臉譜關懷世界的憂鬱」記者會,正式敲響台灣首屆喜樂月的序幕,希望民眾能夠更加瞭解憂鬱症、對抗憂鬱症。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在記者會中公布了台灣地區「自殺個案生前求醫行為與憂鬱症相關性」研究,證實自殺與精神疾病有極高的關連性。

日前中研院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八成七自殺者有憂鬱傾向,然而今天所公布的調查卻發現,自殺身亡者在生前被確診為憂鬱症的比率卻相當低,僅有個位數百分點。

研究人員分析民國 90年 2781 名自殺死亡者生前就醫紀錄,五成三自殺者生前一個月曾去門診就醫,大約一成三有住院紀錄,但在這最後一次就醫行為中,仍以非精神科為主,顯示被診斷出精神疾病的比率仍然偏低。
另外,自殺死亡者男性是女性的兩倍多,但是女性就醫比率卻比男性高出許多;65歲以上老年人就醫行為較多,但有關精神疾病就醫記錄卻相當少,顯示老年人精神問題容易被忽略。

張家銘表示,如果能及早診斷治療,或許可以降低自殺率,當家人朋友出現心情低落、提不起勁、睡眠減少等症狀,就應考慮是否為憂鬱症,協助病患就醫。

【2005/09/06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3q3q
2005-09-07, 07:20 AM
去年國內6萬人尋死

【甯瑋瑜、沈能元╱台北報導】

國內去年約有六萬六千人企圖自殺,三千四百多人因而死亡;自殺率飆升,去年死亡人數是十年前的二點四倍。但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國內自殺死亡者中,逾七成在內科、家庭醫學科、甚至婦產科就診,卻未被診出憂鬱症等精神問題,顯示醫、病都對憂鬱症認知不足。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昨在「二○○五喜樂月」活動中,公布自殺分析,五成三死者在生前一個月曾就醫,但僅不到一成找精神科醫師。而根據死亡者最後一次住院紀錄分析,只有百分之六點八被診出有精神疾病。

如傳染病會擴散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李明濱說,除基層醫師提高警覺,更要透過志工持續追蹤,因為「三分之一曾自殺者會在一年內再度自殺,百分之二會在一年內自殺成功。」
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鄭泰安說,自殺死亡人數遠超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且如同傳染病會擴散,政府應加強本土自殺追蹤與研究,改善媒體不當報導,並訓練志工,才能降低自殺率。

http://www.appledaily.com.tw/News/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loc=TP&sec_id=5&NewsType=twapple&showdate=20050907&ShowCat=&Header=&art_id=2033014



防自殺衛生署吹牛
預算11億砍成1.8億


【甯瑋瑜、沈能元╱台北報導】


自殺連續八年列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去年每天約有十人自殺身亡;衛生署長侯勝茂今年二月上任後,信誓旦旦要將自殺「踢出十大死因」,但衛署將於下月揭牌的「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計畫」,卻出現預算大縮水、捨委託專家規畫改成招標、排除國家衛生研究院參與招標,以及為特定人士護航得標四大漏洞,讓衛署原稱要在三年內降低兩成自殺死亡率的說法蒙上陰影。





飽受批評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計畫」經費最初是五年十一億元,先被行政院砍為五億多元,侯勝茂上任後,又以公務預算不足,再降為一億八千五百萬元,只及原來的一成七。對此,北投國軍醫院成人精神科主任李光輝痛批,自殺防治需派人協助、家訪,經費一減,人力勢必不足,要達成自殺防治目標是「不可能的任務」。


衛署被批侵犯著作權
該計畫進行過程更是爭議不斷。前署長陳建仁兩年前委請國際知名自殺防治學者、中研院研究員鄭泰安規畫。但侯勝茂接任署長後,四月委託案突然變成招標案,侯勝茂並在一場和醫界的非正式協調中,屬意由國家衛生研究院投標。

鄭泰安不滿地說,侯勝茂未向他徵詢,也未告知不再委託中研院,公告招標時,還以他耗費兩年完成的計畫為招標說明,侵犯其著作權;上周五他已發函要求撤下他的計畫內容。他說:「自殺防治乃專業領域,並非公共工程,卻改採荒謬的招標,且政策不延續、經費一再削減,在在凸顯政府不尊重專業。」


僅署長好友領隊投標
而國衛院得知衛署意向後,相關研究人員很努力地完成計畫,但到了八月,傳出遭高層告知不要參與投標,截至八月三十日截止投標日,竟只有台大精神科教授李明濱帶領的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單獨投標;一名不願具名的法界人士質疑,若阻擋國衛院投標,恐有違《政府採購法》公平原則,李明濱並與侯勝茂私交甚篤,侯有護航之嫌。國衛院精神醫學與藥物濫用研究組主任林克明昨表示,當初確實有意參與,也已完成計畫,「最後基於種種考量作罷」,但他拒絕透露考量內容。

衛署醫事處處長薛瑞元解釋,立法院審查衛署總預算時曾決議,要求所有補捐助計畫應符合《政府採購法》,「如此鉅額計畫要公開招標,不可能由某個人單獨做。」薛瑞元也表示,行政院研考會今年中建議衛署自殺防治中心應委外,可不透過招標採委外議價;而該計畫案現為資格標,即使只有一個單位投標,只要評分達標準,即可得標。

對於相關指控,侯勝茂強調,不會因為和誰有私交,就委託誰,全國優秀的人都可投標,國衛院當然也可以。對於鄭泰安的指責,他說:「前任署長當時怎麼做我不懂。但我很感謝鄭(泰安)教授擔任智囊、為國獻策,但心胸應寬大,因為衛生署要依法做事。」


立委痛斥不尊重專業
而被指傳出署長心有所屬一說,李明濱昨晚表示:「我從沒聽說,且這是公開招標,人人都可提。更何況要經專家審核,我們提也不一定會上啊!」陳建仁表示,鄭泰安提出的自殺防治概念十分可行,政策無法延續,確實會大打折扣。但他也說,行政部門為配合立法院,確有不得不然的行政困難。

立委田秋堇則批評:「若無法讓最優秀的專家一同競標,等於是『反淘汰』。驟然停止委託規畫兩年的計畫,也未主動溝通,也凸顯出行政單位不尊重專業。」國民黨籍立委丁守中說:「若國衛院符合資格,衛生署卻以長官權威叫人不參與的傳言屬實,立法院一定會調查是否圖利特定人。」


「自殺防治中心計畫」引發爭議


預算縮水
原規劃5年11億元,先遭行政院砍為5年5億元,但衛生署今年及明年度僅各編4千多萬及7千多萬元。


委託改招標
原委託中研院研究員鄭泰安規劃,突然更改為招標。


獨家投標
該案為資格標,符合投標資格且評分達標準即可得標;而8月30日招標截止,僅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李明濱帶領的憂鬱症防治協會單獨競標。


說明書侵權
招標計畫說明書大幅引用鄭泰安原規畫,鄭認為衛生署侵犯其著作權。


影響投標
傳衛生署不讓同樣符合資格的國衛院競標,恐違反《政府採購法》。
資料來源:衛生署、鄭泰安、《蘋果》資料室

侯勝茂小檔案
◎年齡:55歲
◎現職:衛生署長
◎學歷:台大醫學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曾任台大骨科醫師、骨科部主任、省立台北醫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去年11月借調至衛署擔任副署長,今年2月升任署長
◎家庭狀況:已婚,妻劉秀雯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院長、中興醫院院長
資料來源:衛生署、《蘋果》資料室


自殺防治中心招標事件簿


2003年
衛生署前署長陳建仁委託中研院研究員鄭泰安規劃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2005/2月
侯勝茂接任署長。


2005/4/27
衛生署傾向將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招標,侯勝茂邀醫界專家非正式協調,會中傾向由國衛院投標。


2005/5月
衛署決定招標。


2005/8月
國衛院有意投標,完成計畫後,傳遭衛署高層示意不要參與投標。


2005/8/30
招標截止,僅李明濱帶領的憂鬱症防治協會投標。


2005/9月
衛署將邀集專家進行審查。


2005/10月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預定揭牌。



資料來源:衛生署、中研院研究員鄭泰安、《蘋果》資料室


自殺防治中心計畫


目標
●2008年底將自殺死亡率由2003年的每10萬人14.16人,減少2成降至11.3人以下
●試辦實驗縣市,把自殺率降至每10萬人口10人以下


工作
●建立全國自殺通報系統
●建立自殺防治網站
●進行國內外自殺防治資料分析
●選2到3縣市或地區試辦先導計畫
●研發自殺高危險群篩檢方法
●對企圖自殺者進行個案管理
資料來源:衛生署

http://www.appledaily.com.tw/News/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loc=TP&sec_id=5&NewsType=twapple&showdate=20050907&ShowCat=&Header=&art_id=2032980

3q3q
2005-09-12, 02:51 AM
東森新聞面對觀眾自殺新聞易模仿 媒體報導宜謹慎

【森新聞報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憂鬱症並不等於自殺 ,但新聞媒體在報導自殺或憂鬱症新聞時,該如何拿捏與處理?台大新研所教授張錦華建議,由於自殺新聞容易被模仿,媒體在報導時最好要謹慎, 東森新聞總編輯陳國君表示,東森新聞已經不太報導自殺新聞,如果一定要報導時,也會注意,不應該有過於誇張、渲染的情況出現。

張錦華指出,因憂鬱症造成的自殺事件,如果被大幅報導,很容易會產生其他民眾模仿的情形發生,回歸到新聞的本質,媒體當然應該報導事實,但媒體又與公共利益有關,因此,應該從自殺事件,探討事件背後的原因,甚至應該長期關心,朝公共利益方面走,多著墨在公共面向,而不是單純只是炒做自殺案件。

陳國君則強調,其實東森新已經不太報導自殺新聞,但即使新聞不報導自殺新聞,難道就表示最近社會沒有自殺事件嗎,而如果一定要報導自殺新聞,東森新聞也會完整處理,同時記取倪敏然(新聞、網站、商品)自殺事件所引發的後續效應。

陳國君強調,憂鬱症並不等於自殺,對於憂鬱症相關新聞的處理,應該從正面予以探討,不應誇張渲染,東森新聞便是朝正面方向予以報導,也希望能不斷提升報導品質,增進公眾利益。

面對觀眾節目主持人劉寶傑也指出,最近有一份調查顯示,金門人最快樂,而社會也有一種刻板印象,好像有錢等於幸福,沒錢就等於不幸福,只要生活在豪門,就代表一定幸福?如果沒錢就一定不幸福?張錦華認為,主要是生活在都會區的人,都生活在警覺意識較高的生活型態中,都會區也比較常出現豪門相關訊息,而鄉村則本來就顯得貧富差距較小;當然,社會是多元化的,沒有什麼不能報導的問題,主要是報導比例問題,現在媒體都喜歡報導名模、報導豪門,於是顯得比例過當,例如報導一些父慈子孝,或是肢體殘障的朋友,靠自己奮鬥出美好的人生就很不錯。

陳國君也強調,有錢與幸福一定成正比?這種刻板印象其實已經有慢慢在改善,對於生活在都會中的人為什麼不快樂,主要是都會區的訊息來源多,在各種報導爆炸的情況下,會使得生活在都會區的人認為不幸福的比例高,較不滿足,而福利好、失業率又低的金門人自然就活得比較快樂。
http://tw.news.yahoo.com/050909/195/2a57n.html

3q3q
2005-09-14, 03:15 AM
情緒管理

永和耕莘醫院張傑文主任

想要管理情緒,首先就要對情緒有清楚和正確的認識。情緒是感覺、特定的想法、生理狀態、心理狀態、和相關的行為傾向。也就是說,情緒所涵蓋的範圍包含了個人的感受、想法、以及行為等三部份,也唯有這三部分都處於平衡狀態才能稱得上是身心健康。而且情緒是自然的,所謂的管理並不是要去除或是壓制情緒,而是要在覺察情緒後,能夠調整情緒的表達方式。

在了解情緒是什麼以及其特性之後,就要學習觀察和瞭解自己的情緒狀態,才能夠真正進入情緒管理的階段。

首先要試著找出個人情緒的脈絡,先對自己的情緒狀況作記錄。記錄一天可分為兩次,早上起床後先記錄一醒來的情緒狀態,嘗試用量化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的情緒是屬於低落還是高昂,而其程度為何,並記下氣候以及星期幾(女性要標註是否處於生理期)。睡覺前再記錄一次,並寫下當天發生較為明顯影響情緒的事件。記錄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看出自己情緒的週期和變化的原因。在低潮期可想辦法做一些愉快的事,減少造成激烈情緒反應的機會。而常會引發情緒的因素,就要想法子避開或是調整。

另一種瞭解情緒的方法,是練習覺察自己情緒所造成的生理變化。生理的反應是相當快速而明顯的,若是能夠及早的察覺到,就比較能防範於未然。比如說和別人討論事情,當出現觀念不同或是爭執時,就可能發現自己的心臟噗通噗通地跳個不停、而胃部開始有緊縮的感覺,或是開始冒汗、全身肌肉緊繃,就代表你可能已經快要被對方激怒,如果你不願有強烈的情緒表現,在尚未爆發前可以先試著用深呼吸來調節、或者是藉機離開一下、或是約個其他時間再談,才不至於讓場面一發不可收拾。

增加對別人情緒的覺察也很重要,才不因為掃到颱風尾而讓自己不好受,或者是發生衝突而引起自己強烈的情緒。如果對方已緊握拳頭、或是表情僵硬,就應該要有所警覺,嘗試先安撫對方的情緒之後再想更好的處理之道,或者是適時先離開。所以,平時可以訓練自己多觀察他人非語言的行為,包括面部表情;眼神;身體姿勢動作;副語言即音量、音調、重音、停頓等聲音特性。

情緒是需要覺察和調節,而不是壓抑、否定或任意的放縱,因為任何的情緒都是需要適當的表達以及管理,才能夠達到宣洩的效果而能避免負面的作用。

長期的情緒適應不良,或是個人的情緒沒有抒發的管道,對個人的工作或者是學業都會有不良的影響。例如造成注意力不能集中,易忘東忘西,缺乏耐心,脾氣暴躁不安,既會影響和別人的互動,也會限制自己能力的發揮。如果在工作、學業、或生活適應上遭受挫折而未能加以覺察和管理其負面情緒,反而用壓抑、否認、轉移、或是扭曲等方式,久而久之不但容易爆發出來,形成更大的衝突事件,也會使人畏縮退卻、喪失信心,甚至懷疑自我價值,陷入情緒的惡性循環之中。

情緒固然有正面有負面,但其真正的關鍵並不在於情緒本身,而是情緒的表達方式。用適當的方式在適當的情境表達適當的情緒,就是健康的情緒管理之道。常見的情緒管理方法如下:

(一)給予自己表達的空間:
說出來是最好的紓解方法,如果有人能夠傾聽則效果更佳。所以好好經營自己的親密關係以建立足夠的傾訴對象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懂得尋求社會資源,尋找適當的專業人員有時也是必要的。如果環境許可,獨自大聲罵一罵、找個枕頭打一打出氣也可以。

(二)學習生理的調適:

包括練習深呼吸、肌肉放鬆、冥想、靜坐、以及適當的運動等。這些方法是要長期的練習以及實行,才能有效的降低情緒的張力以及緊張的程度。

(三)培養多樣化的興趣:

從事自己有興趣的活動,不但具有高度紓解情緒的效果,更能怡情養性使自己經常處在比較平和的狀態,以減少被一些內在及外在的刺激引發情緒不安的機會。

(四)認知的分析與調整:

其原則是瞭解自己有哪些內在的語言會影響情緒的狀態,在情緒發生時記錄下內在的想法,並歸納出一些主要內容,比如:完蛋了、我沒救了、或我就是這麼笨等等。在心情平穩時挑戰這些想法,練習用正向、對自己有利的語言來替代,慢慢的可能可以改變這些負向的認知。

以上這些方法,都不是馬上見效,而是需要長期的實踐,才能真正成為有用的方法。而有些時候,情緒的困擾實在太大,無法調適時,就應該要尋求專業人員〈包括精神科醫師〉的協助。
http://www.cthyh.org.tw/ph-group/magzine.htm#mag5th

3q3q
2005-10-04, 07:38 PM
http://myhome.apbb.com.tw/ovsc21/MD_12_1.jpg
http://myhome.apbb.com.tw/ovsc21/MD_12_2.jpg
http://myhome.apbb.com.tw/ovsc21/MD_12_3.jpg
http://myhome.apbb.com.tw/ovsc21/MD_12_4.jpg
http://myhome.apbb.com.tw/ovsc21/MD_12_5.jpg
http://myhome.apbb.com.tw/ovsc21/MD_12_6.jpg
http://myhome.apbb.com.tw/ovsc21/MD_12_7.jpg
http://myhome.apbb.com.tw/ovsc21/MD_12_8.jpg
http://myhome.apbb.com.tw/ovsc21/MD_12_9.jpg
http://myhome.apbb.com.tw/ovsc21/MD_12_10.jpg
http://myhome.apbb.com.tw/ovsc21/MD_12_11.jpg
http://myhome.apbb.com.tw/ovsc21/MD_12_12.jpg

3q3q
2005-11-09, 10:13 AM
不景氣學著適應


身心科主任 張典齊

  幾個月前,蘭心(化名)看上了一個房子,算算自己的存款,如果再把手上的股票賣掉,付頭期款及裝潢費應綽綽有餘,便高興的訂了下來。沒想到交屋的日子到了,才幾個月,手上股票的價值早已掉了一半,別說裝潢,連頭期款都繳不起,急得蘭心連續失眠、煩惱不已。
  看著景氣越來越差、社會越來越亂,再看看懷裡可愛的小孫女,徐老太太(化名)不禁嘆了一口氣,「這樣下去,會不會有一天,我親愛的小孫女長大後必須出國去當台傭?」想著,一向健康的胃突然痛了起來。
  國人出現身心症狀的患者已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據估計,至少百分之廿的人有身心或心理症狀。
  引起身心症狀的原因包括先天體質問題,成長過程及教育、環境因素的影響等;其中,環境因素的影響,佔了很重要的地位。  當外在環境因素造成的壓力一直存在,且到了個人能忍受程度的極限時,就會產生一些生理、心理的效應,例如焦慮、血壓上升、心跳加快、睡不好、肌肉張力增加、腸胃功能失常等。
  環境帶給人的壓力很大時,有些是可以自己放掉的。例如工作壓力大,可以設法減少一些工作、不把自己逼得太緊張,減少壓力的存在;但景氣、政治等環境因素,卻不是自己可以去除、控制的,在壓力無法去除的情況下,身心症狀便越來越嚴重了。
  近來國內景氣不好,政治、社會、股市一片混亂局面,讓身心科門診的患者更是多了起來,且其中有不少患者,都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受到環境影響造成的不適。
  年紀較大者,有著深深的不安全感、怕動亂(一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一走進診間,就訴說著目前的政治太亂了,令人害怕當年的動亂重演),於是夜晚失眠等症狀不斷;年輕的,則擔心自己的未來,以及經濟的不景氣,於是焦慮、失眠、不安也一直出現。
  不過在經濟不景氣及社會不安定的情況下,仍有人可以適應的很好,面對各種亂象仍吃飽睡好;因為環境因素所引起的壓力,通常不是短期內可以消除的,學會如何適應,便是身為現代人都應該要具備的。
  除了在上位著要努力思考這些「害人」的問題、尋求改善之外,面對時局的紛擾,個人不妨採取下列的方式來因應。
  第一,媒體上的報導如果令人感受到壓力而不適,那麼不妨少看或選擇性的觀看,只要適度的了解即可,以免反而不安、情緒不穩、吃不下飯等;尤其是call in的節目,會激發情緒的反應(這也正是節目收視的來源),如果已有情緒上的困擾,就不要看(看了也無法改變局勢)。
  第二,必須有現實感。景氣不是每天憂鬱就可以變好的,政治也不是每天焦慮就可以改善的,選舉時好好掌握自己的一票,每天對自己說「煩惱無法改變大局」,接受現有的局勢。
  第二,不要讓景氣不好、局勢不安等念頭佔據自己整天的思想,與親友在一起時,也不要老是討論這種話題,以免讓自己整天的情緒都陷在其中。
  第四,如果覺得已經造成一些不適的症狀,例如胃口受到影響、失眠、身體不適、脾氣變壞等時,不妨先考慮情緒是否已經受到社會環境過大的影響,在醫師或專業人士的協助下,去面對、適應它。  周圍總有些不論如何都適應得很好的人(但不是逃避現實者),不妨學習他們如何好好適應的方法。
http://www.pczone.com.tw/upload/attention110.gif

http://www.tahsda.org.tw/article/news.php?title1=&id=5&name=psychia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