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界真相【轉貼】





頁 : 1 [2]

REI
2002-12-04, 01:09 AM
最初由 TIM 發表
最可憐的是亞耳丁森林(因該也是翻譯問題..就是那個阿登)..盟軍在此遭受重大打擊..我印象最深的是義大利登陸..史達林格勒..等等大型戰役..同時也是盟軍打勝的關鍵..老實說我覺得德國最不明智的就是去打俄國與珍珠港.....
珍珠港式日本打滴...
德國會輸的主要原因.
應該是以石油不足和諾曼地登陸.
當時德國的虎門坦克橫行歐洲大陸.
以閃電般的攻勢席捲歐洲各國.
(僅英國的島國和一些中立國倖免於難.)
德軍稱霸一段時間後.
缺乏補給物資的弱點被盟軍看出.
(想想歐洲有多大吧.這也是德國攻俄的原因.)
盟軍於盡全力轟炸德國油庫.
因此...德軍不得不降...
至於諾曼地...
我想看過雷恩大兵的人的知道劇情.
不過當時德國之到盟軍即將孤注一擲.
而防守各海岸以防搶攤.
但在歐洲海岸線實在太長.
以及德軍猜錯搶灘位置.
使的納粹帝國邁入地獄...




Schnaufer
2002-12-04, 05:19 AM
最初由 REI 發表
......
至於諾曼地...
我想看過雷恩大兵的人的知道劇情.
不過當時德國之到盟軍即將孤注一擲.
而防守各海岸以防搶攤.
但在歐洲海岸線實在太長.
以及德軍猜錯搶灘位置.
使的納粹帝國邁入地獄...

  登陸位置的錯估其實與諜報戰有關,不過德國在諾曼地地區也不是完全沒有準備。

  最大的關鍵其實在於裝甲預備隊的配置。主要分成兩大意見,隆美爾建議把奘甲預備隊放在距離海岸線較近的地方,這樣可以馬上對於登陸的部隊施以痛擊,但這麼做裝甲預備隊的實力就會分散﹔而倫德斯特則主張把裝甲預備隊的主力集中,放在離各登陸地點等距的地方,等到登陸地點確定,再全力反撲。

  不過事實證明後者的策略是失敗的,因為盟軍的空優,導致各裝甲師的前進相當困難,也許部隊可以到達海岸線附近,但裝甲車輛卻損失慘重。至於隆美爾策略是否正確,歷史也無法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