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表示Intel也不得不承認時脈跟效能沒有絕對的關係
本著作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2.0 台灣(中華民國)授權條款 授權
您可以任意複製、散佈、修改本著作,但須標示姓名並使用相同授權條款
詳見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0/tw/
本著作引用之任何形式著作,其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C) 2005 Samael Wang, Some Right Reserved.
更大的可能是新一波的行銷手法要出現了
改變吧!丟棄吧!尋找吧!
感覺intel好像要走回頭路了
以前的286,386,486 SX-DX-DX2-DX4...
然後應該是586的CPU,卻突然變成Pentium
如果下一代的CPU改走回頭路,理論上就是886
中文諧音"掰掰囉"![]()
虧你還想的到…最初由 linux_xp 發表
感覺intel好像要走回頭路了
以前的286,386,486 SX-DX-DX2-DX4...
然後應該是586的CPU,卻突然變成Pentium
如果下一代的CPU改走回頭路,理論上就是886
中文諧音"掰掰囉"![]()
![]()
這應該是學習 BMW 轎車的命名方式吧. :jocky:最初由 exnt 發表
今天看報紙
英特爾打算學習超微用型號的方式命名
如三、五、七系列
以後電腦機殼的貼紙可以貼 "BMW inside"
今天看報也這麼說最初由 ellery 發表
這應該是學習 BMW 轎車的命名方式吧. :jocky:
以後電腦機殼的貼紙可以貼 "BMW inside"
說學BMW的命名![]()
看來最先佔到便宜的AMD
原本AMD就是在用PR值
3000+、3200+……
也許是intel被跟煩了
乾脆自己改名
以後AMD是要隨著改命名成
550+、540+、530+……
還是要走出自己的路?!
呼呼!
最後的結論是
大家在選購CPU時
要比較之間效能會越來越困難!
必需要先上網做清楚功課
而不能光靠PR值或硬體時脈值來決定?!
既然對手學BMW...搞不好會仿Benz命名最初由 lenbo 發表
以後AMD是要隨著改命名成
550+、540+、530+……
還是要走出自己的路?!
Opteron跟Athlon64 FX變成S-Class
然後Athlon64叫E-Class
AthlonXP跟Duron就放在C-Class...
本著作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2.0 台灣(中華民國)授權條款 授權
您可以任意複製、散佈、修改本著作,但須標示姓名並使用相同授權條款
詳見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0/tw/
本著作引用之任何形式著作,其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C) 2005 Samael Wang, Some Right Reserved.
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