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安海(劍度董事長)
羽量級越界挑戰重量級

撰文-熊毅晰 攝影-邱如仁

 

當背景雄厚的各大集團紛紛搶進TFT-LCD市場,單打獨鬥的凌安海,要如何帶領劍度
「以小博大」?
他又如何看待自己的「TFT-LCD夢」?



 台灣每一家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廠,背後都有強大的企業集團支持,
只有他沒有。
台灣沒有人說要到大陸蓋TFT-LCD廠,他已經準備要蓋了。


他,就是劍度公司董事長凌安海。


51歲的凌安海,小平頭的髮際已經斑白,圓睜的大眼在國字臉上顯得威嚴幹練。30
年前,他從師大物理系畢業後,在國中教了2年書。接著,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拿到
材料科學博士學位後,陸續在美國超微(AMD)、國喬石化、激態科技等公司任職。


賣過半導體設備、ABS油的凌安海,後來和張錫強(現為和鑫光電董事長)一起在
劍度開拓真空鍍膜技術的事業。


從ITO導電玻璃開始做起,後來為了要做TFT-LCD的關鍵零組件彩色濾光片,他甚至
併購了日本的彩色濾光片廠STI,創下國內平面顯示器產業跨海收購的首例。


兩年前,台灣TFT-LCD開始熱門之後,各大企業集團紛紛進行卡位。而凌安海,也
想加入這個行列。


於是,2001年,作風海派、人脈遍佈台、日、韓、大陸的他,賣掉STI,集資拿到
了韓國TFT-LCD廠Hydis的經營權。去年底,接著,他還準備在今年春天,到大陸蓋一座
第四代規格的TFT-LCD廠,劍度並與中華映管策略聯盟。


究竟,東太平洋沿岸國家幾乎「走透透」的凌安海,是如何看待自己的「TFT-LCD
夢」?他將如何「以小博大」?以下是他的現身說法。


進入彩色濾光片這一行,首先面臨的,就是找技術移轉公司的問題,因為我們公司
很小,和日本公司談,很難門當戶對,它們在這行都滿大的。


不過,那時候運氣還不錯,就跟日本一家公司叫做STI談了技轉合約。當時,很多
人看我們,都說我們跟日本的一家爛公司合作,是二流的技轉公司,對我們來講,我們
常常自己問自己:「我們為什麼要技轉?」


其實,技轉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學習曲線縮短,靠技轉來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因為你做任何事,都不一定那麼有自信,而且這自信心是給自己,而且也是要給別人
的,讓人家曉得你這家公司的技術是從日本來的,是間接在做promotion(促銷)。所
以,其實技轉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幫助你縮短研發時程,並被客戶接納。


我相信我們是國內有談技轉的廠商裡,獲利最大的廠商。我們那時候跟STI談的技
轉費用只有10億日圓,一次付掉;而另外10億日圓,是我們分7年給它的running
royalty(權利金),就是每年給它抽2%,抽完10億,就不給了。


掌握技術還掌握成本


所以,每一家有每一家的想法。別人認為凌安海找一家爛公司技轉,可是,你有沒
有想過技轉的目的是什麼?而你說人家爛和好的差別其實並不是很大,只是當時的市場
佔有率,或者你的熟悉程度。而那時候我們跟STI這家當時賠錢的公司技轉沒多久,接
著,我們乾脆在2001年5月,投資了28億日圓,買下了STI股份的50%。


所以,我認為我們不但是技術完全掌握,我們還掌握了很多cost(生產成本)。因
為你跟別人技轉,別人不會告訴你它的cost是多少錢,你都要用猜的,人家不會告訴你
它每個月水、電費要花多少錢?它每個月進口材料要花多少錢?


可是,我是技轉公司的老闆,最起碼這方面我很清楚,所以我對cost很瞭解。而對
劍度來說,我們對彩色濾光片的競爭就會有信心。


我們從2000年5月進去STI以後,更是沒有一個月是賠錢的。我們在2001年3月為
止,共賺了36億日幣,這就是一般世俗所謂的爛公司?


所以,你看我進到STI後獲利多少錢?我不僅10億的技轉費回來了,後來每年要付
的權利金也回來了。以投資的角度來看,我沒有花一毛錢在技轉上,可是,我卻獲得一
個很完整的STI在1994年到2000年在彩色濾光片上的痛苦經驗。


大家都說他爛,就是他做得不好嘛,而做得不好就有很多痛苦經驗,那我們得到這
些經驗後,就可以不重蹈覆轍。


起步艱辛只好練兵


劍度的彩色濾光片廠房蓋好時,TFT-LCD景氣並不是很好。所以,我們就想好好練
兵。這時候,也有不少TFT-LCD面板廠給我們提供意見,像達痋]已與聯友合併為友
達),有來問我們願不願意把彩色濾光片廠設在他們龍潭廠的旁邊。而我的想法是,如
果把廠設在那裡,不就變成它的專用廠?不只要看它的臉色,你也沒什麼自主性。


因為投資彩色濾光片廠,光設備大概也要35億台幣,約1億多美元。而我今天如果
有一個機會,花差不多的錢,可以有一個完全主控的TFT-LCD廠,那你的選擇是什麼?


因此,我當然選擇一個對我自己最有sanity(明智)的決定。我就去籌一筆錢,在
擴廠的概念下,去買韓國的TFT-LCD廠;這樣不僅我的彩色濾光片活了,更主要,我有
整個活絡的生產線,我的彩色濾光片也因此能賣得精光。


所以,我是不得已的,為了求生存嘛,就進入夢寐以求的TFT-LCD面板領域
(笑)。


所有的人都認為TFT-LCD應該是有錢人玩的行業,是大財團玩的行業,但如果有這
麼好的機會能進入這一行,就算貪心吧,也就把這個夢圓了下來,這是我集資拿下韓國
Hydis主控權的主要緣由。我們現在每個月一、兩萬片17吋的彩色濾光片都賣到韓國,
因為之前練兵練得很棒,所以量馬上就可以出來。


人家常常跟我說:「凌安海,你的運氣好,你買了Hydis後,TFT-LCD的生意就變好
了。」其實,我買STI的時候也是這樣,從一個賠180億日幣的公司,而我買下的第一年
就賺30多億日幣。


我相信從今年2月開始,我們的Hydis也會這樣賺錢,我們的產品線也都規劃完了,
但還是有人會挑剔說:「你還是一個小的TFT-LCD,你好不容易湊的錢,不會再有能力
擴增,你的發展性有限。」


其實,這種講法也是對的,因為,我所有能力都用完了,不過,我可以靠策略聯
盟。看看台灣有哪些廠商需要我們這樣的策略跟它搭配,讓它也能發揮它的競爭性。


以策略聯盟來以小博大


友達,它是夠大了,它大概也不會需要跟人家合作了。奇美,會自己搞,因為它買
了IBM(2001年8月,奇美跨海併購日本IBM旗下的野洲第三代TFT-LCD廠)。其他這幾
家,包括中華映管、瀚宇彩晶、廣輝,以及將來要做的統寶,都是我們策略聯盟的對
象。


我們要找策略夥伴,不然你就是要自己從頭做到尾。不過,人家不會相信你有這個
能力,我也不相信我有這個能力,所以,策略結合是我們很重要的發展方向。


策略結合,每家有每家不同的方式。而我有彩色濾光片供給,以及韓國TFT-LCD廠
面板的產銷分配優勢。所以,我認為我是站在一個機會點上。我覺得我很炙手可熱,我
對每一家來說都有synergy(綜效)。


我和各家廠商或多或少都有談過,因為我這個人是很積極的。當然,我的想法並不
一定對,不過,總之各家都有各家的synergy,而既然有synergy,就可以談,因為有差
異性。這樣合起來,一加一才會大於二,而如果沒有差異性,一加一最多也是等於二而
已。


其實,我們跟每家都談得不錯,最後,覺得和中華映管合作最能發揮synergy。因
為它有第三代和第四代生產線,而我們則有第3.5代生產線,我們可以有很完整的產品
線來爭取客戶。


另外,我們也感受到它有很強烈的企圖心,要做第四代及第五代生產線的興建。而
我們也有企圖心要擴大我們的產能,所以我們和他策略聯盟。


前進大陸


至於我們準備到大陸設TFT-LCD廠,是因為在台灣已經有資金排擠的效應。今天要
維持一個比較大的競爭力,一定先要有產能,像中華映管現在要集資做第四代和第五代
的生產線,而我們也要做第四代生產線的話,這叫什麼策略聯盟?這不是自己打自己嗎
?所以這樣子不對。


你做一件事要想,在哪裡做是對你最有利的。依目前的發展,我不是在韓國設廠對
我的發展最有利,因為我們都曉得,將來面板廠的後段模組廠都會搬到大陸去,你要就
近供給才有你的利基。所以,既然我們的策略聯盟夥伴在台灣有擴廠的計劃,那我們就
遠離它,到它現在還不太能夠到、而我們可以到的地方擴廠。


很多人現在都說,到大陸做TFT-LCD沒有什麼好處,那我不禁要問,那後段模組到
大陸又有什麼好處?如果沒好處,大家會拚命往那裡設廠嗎?所以,大家不要騙大家,
我們去大陸的目的,就是被那裡的本土內需市場之龐大所吸引,那是全世界第二大市場
;你有那麼大的市場支撐你,就可以讓你變成一個製造中心。


我現在的想法是,我們小兵可以立大功。因為有很多客戶可以投資我們,我們也可
以共同用韓國的技術,在大陸當地設廠。這樣一來,韓國有Hydis,台灣有華映,而大
陸也有一個廠,每地就近供應,這樣的競爭力將會很大,才有機會變成TFT-LCD裡的
TSMC(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