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對於SanDisk這個品牌出現在台灣市場也有一段很長的時間
小弟在第一次接觸SanDisk產品是在多年前,剛購入單眼相機需要搭配CF卡
後來陸陸續續也入手或研究過幾個品牌的CF或SD卡,記憶卡一直以來應該是SanDisk的主攻領域
SanDisk對於高規格記憶卡有不少的產品線,也是少數會推出SLC規格的品牌
先前在網路上有看過一些SanDisk SSD產品,大都是SATA2與mSATA為主
感覺上比較著重於NoteBook市場,對於SATA3高頻寬市場卻遲遲沒有動作
不過在三月份開始已經可以看到SanDisk SATA3 SSD在網路與市場上的相關消息
對於現階段百家爭鳴的SSD市場,現階段要推出SSD對於本身擁有的優勢與立足點就顯得十分重要
首先看到SanDisk Extreme SSD外包裝
與自家記憶卡的設計風格類似,主要是黑色為主再搭配紅色線條或文字的簡約風格
內容物
左方為SanDisk Extreme 240GB與貼紙,右方為多國語言簡易產品說明書
如果能附上2.5轉3.5吋固定架,對於PC使用者的擴充性會更好
尺寸為2.5吋,容量為240GB,官方規格在Sequential Read / Write最高可達到550/520 MB/s
Random Read / Write最高可達39K / 83K IOPS,為目前市場上SATA3 SSD相當高的效能規格
完整型號為SDSSDX-240G-G25,目前共有120 / 240 / 480GB三種容量
採用黑色光滑表面的金屬外殼,整體外觀質感還算不錯
控制晶片使用SandForce SF-2281,此晶片推出將近一年,大多數SSD品牌也是採用SF-2281
背部貼紙有標示著更多相關安規與資訊
拆開外殼的螺絲物於白色貼紙正下方,這部份的設計較一般SSD外殼位置有所不同
如果想知道裡面使用的控制晶片與NAND Flash顆粒,搜索網路應該能找到很多照片來參考
為了保固或內部硬體的安全著想,建議一般使用者還是保持貼紙原貌比較好
右下方為SATA3與電源接孔,外觀和SATA1或SATA2都一樣
需要從外包裝標示或是產品規格來了解是否為SATA3 SSD版本
螺絲的孔位符合2.5吋規格,可以支援NoteBook的安裝位置
現在許多新款Case也開始支援2.5吋的螺絲孔位,PC使用時並不一定需要安裝2.5轉3.5吋固定架
SanDisk Extreme系列採用SandForce SF-2281控制晶片,此為能見度最高的SATA3 SSD控制晶片
搭配自家SanDisk 24nm 同步NAND Flash,240GB單顆IC容量為32GB
NAND Flash IC相當特別,以往SandForce SF-2281幾乎都是搭配Intel或Micron IC
至於這樣組合所能達到的效能表現,那就要看以下PC與NB平台的測試結果
第一個測試的為Intel DeskTop平台,使用GIGABYTE最新Z77X-UD5H-WB WIFI
搭載三根PCI-E X16、三根PCI-E X1與一根傳統PCI擴充插槽,在ATX尺寸中有著不錯的擴充性
Z77開始支援內建GPU同時三輸出功能,原生USB 3.0規格也首度出現在Intel晶片組中
特有的藍牙4.0與Wi-Fi PCI-E擴充卡可以擴大PC主機在室內的放置範圍與各種行動裝置的連線互動
Intel Z77屬於最新的中高階定位晶片組,在消費市場能見度也非常高
Intel晶片組以往在IO傳輸能力表現都比較好,對於SATA3 SSD能有較佳的表現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3770K
MB: Z77X-UD5H-WB WIFI
DRAM: CORSAIR DOMINATOR-GT CMT16GX3M4X2133C9
VGA: Intel HD Graphics 4000
HD: SanDisk Extreme 240GB / TOSHIBA 750GB
POWER: CORSAIR AX650W
Cooler: Intel 原廠散熱器
OS: Windows7 Ultimate 64bit
單顆SanDisk Extreme 240GB安裝在白色SATA3
非OS系統碟,裡面沒有任何資料,在Intel Z77平台做效能測試
HD Tune Pro 5.00
Black Size是此軟體比較特殊的一環,左邊為預設值64K,右邊更改為1MB
64K - Read - Average 339.5 MB/s Access Time 0.134ms
1MB - Read - Average 516.0 MB/s Access Time 0.135ms
![]()
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