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條文?
沒提到"不能用於商業用途"的話,我覺得那是可行的。
可以特地挑較落後的地區(集縮比可能會比較低?)連到Hinet,不過自己要先有線路到那邊
可列印頁面
要看條文?
沒提到"不能用於商業用途"的話,我覺得那是可行的。
可以特地挑較落後的地區(集縮比可能會比較低?)連到Hinet,不過自己要先有線路到那邊
[QUOTE=a1u1usul3;1056775]要看條文?
沒提到"不能用於商業用途"的話,我覺得那是可行的。
可以特地挑較落後的地區(集縮比可能會比較低?)連到Hinet,不過自己要先有線路到那邊[/QUOTE]
同樣的產品集縮比是一樣的,只是看總用數的多寡會有不同的表現。
基本上,一般經濟型產品的使用契約都會這麼一條的。
[QUOTE=spooky_mulder;1056780]同樣的產品集縮比是一樣的,只是看總用數的多寡會有不同的表現。
基本上,一般經濟型產品的使用契約都會這麼一條的。[/QUOTE]
了解!
不過地區不同資訊觀念有差這應該是不會錯了@@"
到底城市裡申請光纖來下載的比較多還是鄉村裡比較多我就不知道了XDD
看了這個討論串中幾位大大的BT測試結果,以下列出有關HiNet的部分:
4樓:HiNet 10M/2M,下載速度是1242kB/s
5樓:HiNet vdsl 10M/2M,下載速度是1.11MB/s
10樓:HiNet vdsl 10M/2M,下載速度是1.23MB/s
23樓:HiNet vdsl 10M/2M,下載速度是1300kB/s
我在27樓提出的“P2P快取NAT後進HiNet”的方法,需要的也不過就是這種速度而已;雖然HiNet有沒有集縮比沒有定論,不過就算有,應該也是跟沒有一樣吧。HiNet的網路架構實在令人很佩服呢。
至於IP Peering呢,由於發生最近非HiNet用戶BT連不上HiNet小水管的情況,我不能確定HiNet有沒有用Comcast的模式來管理BT;如果有的話,IP Peering的話還是會被發現不是HiNet的IP。所以讓P2P快取經NAT,以HiNet用戶身份進行BT,應該是最好的辦法;而且這樣說不定有機會可以連到23樓大大所發現的P2PCache,讓BT的速度更快,不是嗎?
[QUOTE=pzcjinz;1056788]看了這個討論串中幾位大大的BT測試結果,以下列出有關HiNet的部分:
4樓:HiNet 10M/2M,下載速度是1242kB/s
5樓:HiNet vdsl 10M/2M,下載速度是1.11MB/s
10樓:HiNet vdsl 10M/2M,下載速度是1.23MB/s
23樓:HiNet vdsl 10M/2M,下載速度是1300kB/s
我在27樓提出的“P2P快取NAT後進HiNet”的方法,需要的也不過就是這種速度而已;雖然HiNet有沒有集縮比沒有定論,不過就算有,應該也是跟沒有一樣吧。HiNet的網路架構實在令人很佩服呢。
至於IP Peering呢,由於發生最近非HiNet用戶BT連不上HiNet小水管的情況,我不能確定HiNet有沒有用Comcast的模式來管理BT;如果有的話,IP Peering的話還是會被發現不是HiNet的IP。所以讓P2P快取經NAT,以HiNet用戶身份進行BT,應該是最好的辦法;而且這樣說不定有機會可以連到23樓大大所發現的P2PCache,讓BT的速度更快,不是嗎?[/QUOTE]
你自己算一算就知道HiNet 有沒有集縮比有沒有定論了,全世界的 ISP 在消費型產品上一定都有集縮比的,怎麼可能 HiNet 有沒有集縮比會沒有定論呢?只是集縮比多少有沒有定論而已。
spooky_mulder 說的 P2P Cache 我怎麼沒看過 :cry:
[IMG]http://www.pczone.com.tw/attachments/forum60/18137d1240685766-bc_hinet_10m_20090426_010821.jpg[/IMG]
我也好想遇到這種超級大水管.可是都沒遇過 .:cry: 我這一直都是小水管撐起來的
不知道中央級的水管運作篩選的原則是什麼 .以目前來說 SONET 台固 HINET 好像都有網友發現這種 BT快取伺服的存在.這確實是對外節省連外頻寬 .對內減少客訴的好方法
[QUOTE=pavo;1056804]spooky_mulder 說的 P2P Cache 我怎麼沒看過 :cry:
[IMG]http://www.pczone.com.tw/attachments/forum60/18137d1240685766-bc_hinet_10m_20090426_010821.jpg[/IMG]
我也好想遇到這種超級大水管.可是都沒遇過 .:cry: 我這一直都是小水管撐起來的
不知道中央級的水管運作篩選的原則是什麼 .以目前來說 SONET 台固 HINET 好像都有網友發現這種 BT快取伺服的存在.這確實是對外節省連外頻寬 .對內減少客訴的好方法[/QUOTE]
我今天 (4/26)下午測試時就沒有看到 P2PCache 的字眼,因為我平常沒有在玩 BT,只是這一陣子網友的討論,所以好奇跟著測試一下,剛好也讓我發現我的分享器的一些設定上的問題。
因為平常沒有在玩 BT,所以我測試時就老是那幾個種子而已,我在猜 P2PCache 有可能跟時段有關吧。
小弟猜測HINET的p2p快取應該也有服務量的限制,之前在公司的HINET 8m上頭跑,也沒有每次都會碰上HINET的p2p快取.
另外HINET並不會限制BT流量聯外阿,畢竟在現行的遊戲規則下,hinet傳甚麼東西出去都是其他isp要給錢,搭用戶的便車賺錢何樂不為?現在比較頭痛的,應該是TFN,遠傳,BB,KBRO這些業者.
[QUOTE=spooky_mulder;1056771]你想太多了,經濟型的集縮比不低,經濟型產品多人使用時感覺會更明顯,塞也塞不到 HiNet 本身的客戶。
曾經有碰過網咖沒有申請專線,只申請光世代線路,結果沒幾個月就倒閉了。[/QUOTE]
呵,在外島時~
有看過有網咖明明電腦快百餘台!
剛好碰上台灣過去的工程師在維修,聊到網咖內的頻寬。
工程師就說,其實這家只申請了二條ADSL...8M~
但光是放一個星期天,包一台電腦就要300元~
百餘台的電腦,只申請二條8M....:D
賺翻!
今天剛好經過中華電信的營業據點,進去拿了些光世代及ADSL的資料;如果要讓P2P快取直接進HiNet,應該可以申請光世代(非固定制)的10M/2M,現在好像還有優惠,電路加上網費只要每月999元(年約月繳)。
看了一下客戶資料的欄位,有“公司負責人”及“公司證照號碼”,所以開公司也可以申請非固定制的光世代。服務人員說,光世代非固定制跟固定制的主要差別應該是沒有配發IP位址(這好像是廢話:D),必須動態取得;不過在P2P快取的應用中,IP問題由NAT設備解決,而且所有的連線都是由內往外發動,因此沒有固定IP並不成問題。
至於“不能用於商業用途”的字眼,在契約條款中倒是沒看到;契約條款條文很多,字又小,倒是讓我看了好幾遍才看完。既然普通公司都可以申請的話,應該就不會有“不能用於商業用途”的限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