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yam目前是屬於星空傳媒...
與kbt一點關係都沒有...
算是giga的adsl部門賣給星空傳媒...
yam簡介
[url]http://company.yam.com/[/url]
可列印頁面
基本上yam目前是屬於星空傳媒...
與kbt一點關係都沒有...
算是giga的adsl部門賣給星空傳媒...
yam簡介
[url]http://company.yam.com/[/url]
[QUOTE=ditomditom;1040715]GIGI路由也是算KBT了嗎??
目前的話 以 台固 路由 和 GIGI 路由 有啥優缺點呢?
當初是聽說台固跑 BT速度不錯 所以我申裝的時候 就是用台固[/QUOTE]
看來 情勢已經改變了.....
KBT[和網寬頻電信](經過我們中嘉網路集團 第一勇業務說明後, 應該要正名一下, Giga已經都成歷史了.....) 後來居上 把 TFN[台灣大寬頻], 這個也要正名一下, 台灣固網已經在一年多前改名為台灣大寬頻了)給幹掉了
本人覺得cheerx大大判斷的很有道理...
畢竟 TFN[台灣大寬頻]的線路在怎麼好,怎麼強,怎麼猛, 還是別人的線路
都還是要看人臉色
總不會比得上自己的線路KBT[和網寬頻電線]來的實在, 既然中嘉網路集團
有心要建設自有線路, 我們應該樂觀其成,,畢竟這種時代財團紛紛都想炒短線
趕快回收投資,趕快賺錢, 最好都不用投資......都永遠租別人的線路..
中嘉網路集團的做法我們應正面看待並給予掌聲...
[QUOTE=ditomditom;1040715]GIGI路由也是算KBT了嗎??
目前的話 以 台固 路由 和 GIGI 路由 有啥優缺點呢?
當初是聽說台固跑 BT速度不錯 所以我申裝的時候 就是用台固[/QUOTE]
[url]http://www.yam.com/[/url]
[B]yam天空[/B]為天空傳媒(webs-tv inc.)旗下的寬頻影音入口網站,提供寬頻電視、寬頻上網、 天空部落、新聞、運動、購物、搜尋、信箱、股市、基金、汽車、房屋、hercafe、 ...
另外,
yam天空"[B]超網路BB[/B]" 不知道和 中嘉網路集團"[B]bb寬頻[/B]" 是否有什麼關係??? 誰抄誰? 還是巧合?
[url]http://www.104info.com.tw/comp/70552271000.htm[/url]
[B]天空傳媒[/B](原網絡數碼)由現任執行長陳銘堯於1999年創立,致力於為全球華人寬頻用戶提供內容最豐富、品質最滿意、介面最友善的線上影音娛樂服務,穩居國內線上影音服務龍頭品牌地位。
自2004年起開始納入包括: Giga ADSL寬頻上網服務、蕃薯藤入口網站(Yam.com)、台灣百視達影視連鎖店等新團隊服務,再加上原 ... more
[QUOTE=jiuming;1040723]理論上是沒有giga了....
只有kbt
目前經過實際測試...
kbt跑bt,速度略優於tfn[/QUOTE]
各位大大,感恩!! 多謝你們提供寶貴的建議與意見
我就知道PCZONE是個最新電腦網路相關資訊交流的中心
看來我會傾向採用 KBT[和網寬頻電信]的路由, 來個逆向操作
因為我爬文爬了很久, 之前都還是TFN(台灣大寬頻)的路由 幾乎是壓倒性的優勢
但看了大家的意見與反應, 知道KBT[和網寬頻電信]應該會越來越好
且我很少會連日本,,,,所以KBT[和網寬頻電信]的路由應該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Giga並沒有完全消失, 而是被中嘉改名叫"中嘉和網",
目前BB寬頻的連外, 仍維持連台固的12Gbps, 連亞太的9.2G,
但大幅提升連"中嘉和網"的頻寬, 由Giga時的6G增加為18Gbps.
和網寬頻也仍然單獨存在, 中嘉和網與和網寬頻之間的互連仍是GIGA時期的12Gbps.
這也許是兩者正在整合中, 但也可能是中嘉的策略運用....
[QUOTE=wulala;1040750]Giga並沒有完全消失, 而是被中嘉改名叫"中嘉和網",
目前BB寬頻的連外, 仍維持連台固的12Gbps, 連亞太的9.2G,
但大幅提升連"中嘉和網"的頻寬, 由Giga時的6G增加為18Gbps.
和網寬頻也仍然單獨存在, 中嘉和網與和網寬頻之間的互連仍是GIGA時期的12Gbps.
這也許是兩者正在整合中, 但也可能是中嘉的策略運用....[/QUOTE]
如果是依照TWNIC的連線頻寬圖而言....
wulala的說法,沒錯....
如果是依現況而言,變化非常大..
就等09年第一季的連線頻寬圖
大家就知道了!
真期待之後的發展~~如果有自己良好的路由跟頻寬 就不用另外跟 外面租用了
[QUOTE=wulala;1040750]Giga並沒有完全消失, 而是被中嘉改名叫"中嘉和網",
目前BB寬頻的連外, 仍維持連台固的12Gbps, 連亞太的9.2G,
但大幅提升連"中嘉和網"的頻寬, 由Giga時的6G增加為18Gbps.
和網寬頻也仍然單獨存在, 中嘉和網與和網寬頻之間的互連仍是GIGA時期的12Gbps.
這也許是兩者正在整合中, 但也可能是中嘉的策略運用....[/QUOTE]
所以實際上中嘉寬頻股份有限公司(原先 中嘉網路集團的ISP事業叫做 "科英股份有限公司", 最近剛剛改名為 "中嘉寬頻股份有限公司", 而系統事業就是台灣各地的第四台)有三大路由線路
1.KBT(和網寬頻電信+中嘉和網) [自有] 聯外頻寬:18Gbps
2.TFN(台灣大寬頻) [租賃] 聯外頻寬:12Gbps
3.Apol(亞太) [租賃] 聯外頻寬:9.2Gbps
數據會說話......
可以看出之前大家認為的比較快 比較好的 TFN(台灣大寬頻)
已經被 KBT(和網寬頻電信+中嘉和網) 所超越了
可以印證各位大大的推論 KBT(和網寬頻電信+中嘉和網) 後勢銳不可當
KBT應該擴充不少頻寬。
只是數據好像都還沒更新~
先前有聽說日本的頻寬也會擴充!
接下來就連美頻寬的擴充,資料上依然是美國依然是200M!
比較好奇的是,KBT連華電的頻寬擴充多少?:o
(TFN連華電的頻寬有16G、走TWIX也有12G,國內連線總頻寬達89G)
不用這麼在意帳面上的幾g,首先那個一季才更新一次,加上線路租這麼粗,其實並不代表頻寬也租這麼大,這個一般人可能不知道,有的isp是彈性調配實際租用頻寬的,只是電路看起來很粗.
而且還有幾個盲點要注意
1.該isp有無企業用戶,大多數的資源是分配給企業用戶還是個人?
2.用戶人數比
3.實際上使用誰比較順暢
而且TWNIC那邊是ISP自己申報的,不會有人去調查,有ISP經NTT去日本經過NTT,結果國內頻寬連NTT也算2G頻寬,去日本又寫了2G,有點給他.....
小弟有貼一篇SPEEDTEST的測試,BB的3M實際速度可以參考那一篇,小弟整體感覺除了不給固定IP,BB給我的感覺還挺不錯的.我也有朋友在使用BB 20M/5M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