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腦系統中存在著一片“灰色地帶”,這不是危言聳聽。陷入“網”中央的企業和個人,越來越感受到這里的危害和威脅。
2月6日,一則新華社的消息再次引起人們的警覺: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的專家指出,2005年計算機病毒數量大幅增長,突出地表現在BOT類病毒、木馬、間諜軟件等惡意代碼有很大數量的增長。而以竊取用戶機密文件和個人隱私為目的的“間諜”軟件,已經超過傳統意義上的病毒成為網民的最大威脅。

反病毒公司趨勢科技2月7日緊接著披露了2005年病毒報告及2006年的計算機病毒預測。趨勢科技安全專家指出:“在2005年的前15大安全威脅中,間諜軟件、後門程序、廣告程序等“灰色程序”占到了65%,此類報警達到了1100萬次。預計2006年,灰色軟件的安全威脅將取代傳統的文件型病毒。”

間諜軟件等灰色軟件不但可以偵查出某人電腦的IP地址、喜歡去的網站、上網習慣、購買習慣,甚至可以偵察出你的銀行卡的賬號和密碼,搜集到你個人最重要的“知識產權”或者單位的重要文件,并將其發送出去。

從當前的輿論熱點來看,很多人會把產生“灰色地帶”的矛頭指向操作系統廠商。但在寄希望於微軟等廠商不斷減少軟件中天然存在的“漏洞”的同時,大家不妨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如何從自身的工作習慣等因素來不斷地清掃“灰色地帶”,減少它可能造成的危害。

說到這里,一個名詞跳入記者的腦海:5S管理。也許有人會說,這和桌面系統的安全管理有什麼關系。但看看5S管理的發展歷史,就可以看出里面的精髓所在。

5S管理源於日本,最早是指修理、整頓、清掃、清潔、修養這五個詞,其具體含義是指在現場中對人員、機器、材料、方法等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的管理,這是日本企業獨特的管理方法,也是一切現場管理的基礎。後來這一理念和方法不斷地擴展、延伸,已經超出了工廠管理的范圍。

從5S管理的涵義中,我們的確可以受到很多啟發,而且可以借鑒運用到桌面系統的管理之中去。所謂整理就是倒掉垃圾、長期不用的東西放倉庫﹔整頓就是30秒內就可以找到要找的東西﹔清掃就是誰使用誰清潔﹔清潔就是管理的公開化、透明化﹔修養就是嚴守標准、團隊精神。

可以想見,一台沒有及時升級補丁程序和病毒庫,文件散亂、無序地存放,應用軟件隨意下載的電腦,和一個不愛整潔、不修邊幅的人沒有什麼區別,但如果這台電腦實施聯入網絡,潛在的危害可能要大得多!

實際上,隨著網絡的普及以及人們對其依賴程度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個人信息被存儲在電腦上。繼2004年之後,2005年“間諜軟件”的增長勢頭更為迅猛。與2004年相比,間諜軟件呈現出商業化、集團化的特點,其制造者的目的性更強,他們已經成為一個個被利益所驅使的團隊。更為嚴重的是,這一趨勢大有快速蔓延之勢。

美國一家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發表的報告顯示,接近90%的上網電腦中都安裝有間諜軟件﹔在實驗過程中,他們對100萬台PC進行掃描,發現了2900萬個間諜軟件,平均一台電腦29個。

面對無孔不入的計算機病毒和間諜軟件等灰色軟件的侵襲,需要確保電腦系統一直保持最佳狀態。

資料來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