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末代:從「末代皇帝」比較文學與電影【轉貼】



贊助商連結


jk3238
2002-06-14, 01:02 AM
「皇帝」的末代:從「末代皇帝」比較文學與電影



末代皇帝,國際巨星尊龍、陳沖主演,貝克魯奇執導。內容大致圍
繞著中國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曲折人生,他身邊的人、事、
物則作為陪襯。從出身、成長、壯年、衰老帶出清朝的迴光返照、
衰微、滅亡,最後的大陸變色。影像從沈沈的鼓聲中展開,分紫禁
城、滿州國、勞改營三個主題段落串聯而成。整部電影使用回朔的
手法拍攝,時有蒙太奇式的剪接,格局就是紫禁城內。是一部傳記
電影。

配樂相當切合電影的氣氛,配樂中的一記一頓,以中國的傳統
打擊樂器,將影片的主題意識以及故事人物難以宣洩的苦楚、積鬱,
如空山靈寺的晚鐘一般的抒發出來。而這配樂的作者蘇聰說這配樂
的靈魂來自於孔子的《詩經》。樂音象徵了溥儀個人即將步入「末」
路,也是對整個大清王朝日落西山的一項預告。

壯闊,是『末代皇帝』所給我的第一印象,步出戲院時卻有雜
入些淡淡的哀愁。如今回想當年的心情,縈繞著無數對整個人生與
大時代的無奈。是的,在時代的巨輪下,我們都是無不足道的過客。
我不是歸人,只是過客。

『末代皇帝』一片與日前上映的『Seven years in TIBET』
給了我一些相同的感覺而不同的感受。兩者都讓我感受到整個時代
在變遷時,弱肉強食的無奈。『末代皇帝』一片中描述中國為列強眼
中的大餅,紛紛以各種手段迫蠶食清廷的利益。清廷一步一步退讓,
簽下了各種出賣百姓的合約。『Seven years in TIBET』裡,本是
一個與世無爭的樂土:西藏,卻因為共產黨使得西藏的子民們忍受
著屈辱與殺戮。西藏與清廷同樣的積弱不振,因而有同樣無奈的命
運。不同的是, 『末』片背景開闊,整體格局較『Seven years in
TIBET』敞開。『末』片,檢視著中國人近百年來最痛的傷口,心有
千萬言但卻說不出口的難受,儘管這一百年已經成了歷史,再說無
益。而看『Seven years in TIBET』時,有的卻是一種反省,想
著為什麼好不容易走出列強的壓榨後,帝國便馬不停蹄的去侵略別
人呢??

嚴格地說,『末』片的真實性值得懷疑。為了票房的壓力,不得
不對劇中角色的真實作一些妥協與讓步。這幾乎是所有傳記電影的
通病,比如說『異域』、『火戰車』、『The BraveHeart』….等等。『末』
片中只有紫禁城與大清帝國的儀制保存原味,其他的人物部分幾乎
都扭曲脫水了。人物傳記影片應該有的嚴肅感和真實感,『末』與其
他影片如『阿拉伯的勞倫』、『巴頓將軍』比起來都要遜色許多。推
想這部片在國外引起轟動,大概是因為它滿足了外國人對於中國的
好奇心:山水樓台、大清帝國的儀制、皇宮生活等等對於許多外國
人來說,都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可惜的是,在華麗的堆砌中,
遺漏了中國人的思想面。因為這些外在的東西畢竟無法表現中國文
化的淵博與源遠流長??這使得它成為一部稍好一點的商業電影。
做為電影,它必須在有限的幾個小時中交代一切事物,又要有
條有理,因而任何深入的討論是有其困難的。但文學就不同了,它
不像電影一樣的快速,讀者可以慢慢的解讀、細細的消化,自然在
深度上可以比電影來的深入。當文學要改編成電影時,總是不免要
大量的刪刪減減,加入大量運鏡的技巧才不會沈悶乏味。

當我翻了一下有關於溥儀的資料註一,發現溥儀這個人在片中簡
直是被導演玩弄於股掌之中。一個被時代作弄的悲劇人物:三歲登
基,六歲「喪國」,十九歲被逐出宮,二十六歲再登「皇位」;三十
年流變,啟蒙老師是英國人,利用他的是日本人,推翻他的是中國
人。他做過蘇聯人的「俘虜」,被中共勞改過十年。這樣的一個傳奇
人物再加上幾個配角,放在錯綜複雜的歷史背景中已經夠曲折離奇
了,拍成電影以後情節之動人自不在話下。但在片中,溥儀成了一
位演員,為了迎合觀眾的趣味而賣力演出。大家可以發現似乎溥儀
真的不太像中國人,中國人的謙虛、中國人的內斂、中國人講求修
身養性的人格特質在他的身上都已不復見。

我無意評論這部片的拍攝手法,我所要討論的是這部片與文學
或者說平面媒體的差異。我必須要從對這部片的缺點與不滿切入,
而從它不足於文學之處穿出。與其說是一把劍刺向這部電影,到不
如說是X光穿過它,對它做個檢驗。

在這部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相當多的「前呼後應」,我做了一個
小小的統計,赫然的發現以下的事實:
溥儀兩度登基
兩度情急出城
兩度吃奶媽的奶
兩度證明自己是皇帝
兩度玩太監遊戲
兩度坐龍床
兩度玩蟋蟀
這麼多的寫景與象徵,這麼鑿痕盡見的手法,讓人覺得這部片確是
以娛樂為取向。若是深度內涵夠的話又和必要這麼急切的來表達所
想要表達的意念呢??『末代皇帝』一片在這裡的處理上與一些俚俗
的喜劇片或愛情片相同。

片中也有許多作者本身的主觀,就像是好萊塢的電影,片中的
中國人一律是獐頭鼠目、鄙俗、卑微、汲汲營營。它有許多地方交
代不清或者是與歷史不符。例如惡意污蔑國民革命軍(將國民革命軍
塑造成是悲劇的製造者,災難的開端)、曲護偽滿(溥儀變成了悲劇英
雄)……這樣的一部片其實對外國人瞭解中國並沒有幫助,反而只是
加深了外國人對於中國的誤解罷了。雖說這種價值觀與文化的差異
在文學與電影中都會出現,但我所想要說的是,電影所造成的片面
印象或者是誤解較文學為甚,因為電影實在是進行得太快,而觀眾
也吸收的太快了。有人說美國的電影是對全世界的第三次大戰,這
句話一點也沒有錯。經由電影你可以很快速的傳達你的思考模式、
價值觀,再經由剪輯、配樂、掌鏡的技巧、特寫的運用….你在電影
的面前一點招架的能力都沒有,你會很快的接受它、認同它,而當
你踏出戲院門口的時候,它已經變成你的一部份了。越是看起來真
實或者有深度的電影越是要小心,因為你會對它的戒心降低或屈服
於它的權威感之下。

電影的簡潔快速是傳統的平面媒體所比不上的。傳統文學花兩
三頁所描述的場景,可能電影鏡頭停個三秒就解決了。因此,就傳
播的理論而言,電影是佔有絕對的優勢的。但,我們所應該去思考
的是,電影如此快節奏的傳播下,我們所得到的思想營養有多少??
它所表達的是不是一種速食且粗糙的思考模式呢??我們長期的接受
電影的影響對於我們的思考會有什麼影響。傳統的文學迷人之處就
在於它可以細細的消化,我們可以慢慢的去思考、反證。聰明人用
電影娛樂,拿文學思考!!你以為呢??

*註一:
1帝后別傳
2末代皇帝宣統溥儀自傳
3溥儀自傳
4溥儀和滿清遺老
5溥儀私藏偽滿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