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如何換算畫素?【求助】





wilson1964
2003-10-11, 04:49 PM
各位大大:
請問要如何知道,多少畫素等於多少dpi
麻煩各位大大指教,謝謝!




liangbj0309
2003-10-11, 04:59 PM
文章來源:
http://www.dcview.com/photoclass/res/index.htm
「解析度」是數位影像課題中一個重要而基本的觀念,也是初學者最容易感到混淆疑惑之處,本文將對各種「解析度」的涵義進行說明。
即使是印刷廠的老師傅,也不見得完全瞭解各種解析度的真正涵意,所以,如果您正為著「解析度」的問題而困惑,千萬不要覺得太灰心。
此處,我們透過十篇文章,為您解釋「影像解析度、印表機解析度、螢幕解析度、螢幕字型解析度、掃描器解析度、數位相機解析度」的意義。能夠徹底瞭解這些文章,在「數位影像」的路途上,也算是跨進了一小步哦!
所謂的「解析度」指的是單位長度中,所表達或擷取的像素數目。換言之:
從擷取設備 ( 例如:掃描器、數位相機 ) 的角度觀之,解像能力越高者,所能擷取影像的解析度也就越高。影像解析度使用的單位是 ppi ( Pixel per Inch ) ,意思是每英吋所表達的像素數目。
從列印設備的角度觀之,影像的解析度越高者,所印出來的影像也就越細緻。列印解析度使用的單位是 dpi ( Dot per Inch ) ,意思是「每英吋所表達的列印點數」。
ppi 與 dpi 的度量方式常常被人混用,例如,我們說:「掃描器的光學解析度雖然有 1200x600 dpi ,但是掃瞄傳統相片時,相片有效的解析度大約只有 150 dpi 左右。」前面的 1200x600 "dpi" ,其實便是指 "ppi" 。
數位影像的「成像品質」其實決定於擷取的階段,如果原稿的品質很精緻,掃描器的光學解析度也不錯,通常便可以得到較好的數位影像。
相對地,使用粗糙模糊的原稿,即使提高掃瞄解析度也無濟於事,事後利用影像處理軟體加以調校,可以改善的品質亦是相當有限。當然,列印時若用更高的列印解析度可能也印不出精緻漂亮的作品了!
有幾種常見的「解析度」,是我們所需要瞭解的,它們分別是:
輸出階段:影像解析度、印表機解析度。
呈現階段:螢幕解析度、螢幕字型解析度。
輸入階段:掃描器解析度、數位相機解析度。
茲分述於下。
影像的解析度會影響列印時,影像的列印品質及大小,但不會影響它在螢幕上所呈現的品質。
而且,影像解析度是可以透過 PhotoImpact 、 PhotoShop 、 PaintShop Pro… 等影像處理軟體加以改變!
例如,有一影像的解析度為 120 dpi,大小為 1600x1200 像素,這表示列印時,每一個 Inch 要表達 120 個點 ( Dot ) ,所以印出來的尺寸大約是 13.3"x10" 的大小。
現在,我們透過軟體將這個影像調整為 240dpi ,它在螢幕上當然還是佔用 1600x1200 的大小,並沒有因為影像解析度的調整而改變 ( 您可以清楚地看到,螢幕上影像的品質也沒有改變 ) ,不過,在列印時,由於每一個 Inch 必須要表達 240 個點 ( Dot ) ,所以印出來的尺寸便只有 6.7"x5" 大小,是原本尺寸的 1/4 ( 以面積來計算 ),此時列印的品質便顯得更加地細緻 ( 所以,列印品質提昇了 ) 。
這裡,我們要澄清兩個觀念:
有人說:「影像的解析度越高,表示影像的( 成像 )品質越好。」其實,這句話存在很大的語病,如前所述,影像的品質在輸入階段即已大致決定,而且解析度可以任意使用軟體加以改變,因此,調高解析度無法改善影像的成像品質!嚴格地說,提高影像解析度,影響的是列印的品質及大小。
另外一種說法:「 Web 影像只需要 96 dpi 就夠了,印刷用的影像就得使用 300 dpi 。」此話亦存在若干的誤導, Web 影像若只是要呈現於螢幕之上,我們關心的是它的影像大小,至於影像解析度大小,對 Web 上的影像並不會造成顯示的差距及影響。
此處,我們必須特別強調的是,「影像解析度」不僅影響到列印時的大小及列印的品質,它也會影響到影像在文書排版軟體中的「大小」 。
螢幕解析度就是 Windows 桌面的大小。常見的設定有 640x480 、 800x600 、 1024x768… 等。
以 17" 的螢幕為例,若原本有一 640x480 的影像呈現在螢幕上,由於特定螢幕的顯示尺寸是不會改變的 ( 或者說,被視為固定的大小 ) ,當我們將螢幕解析度由 640x480 調整成 1024x768 時, 17" 的螢幕上必須容納更多的像點,所以,原本的影像看起來會更加地細緻,但尺寸則縮小為桌面的 40% 。
螢幕解析度的調整能力取決於特定的廠牌、機種、配接卡及螢幕的大小,一般而言:
15" 的螢幕最佳的選擇設定為 640x480 、 800x600 。
17" 的螢幕最佳的選擇設定為 800x600 、 1024x768 。
19" 的螢幕最佳的選擇設定為 1024x768 、 1280x1024 。
在調整螢幕解析度時,亦得注意螢幕更新 ( 整理 ) 頻率的設定,根據 VESA 組織的建議,最好將螢幕更新頻率設定在 72Hz 以上,眼睛才不會因為受到視訊的更新整理而感到勞累。想要同時得到較高的螢幕解析度及更新頻率,就得仰賴於較高級的螢幕機種及視訊卡。
或許您曾經聽過一種奇怪又熟悉的說法:「 PC 的螢幕解析度是 96 dpi ,而 Mac 的螢幕解析度是 72 dpi 。」很明顯的,螢幕的尺寸選擇很多,桌面的大小設定不同,怎麼可能 PC 的螢幕解析度一定就是 96 dpi 呢?事實上,此處的 96dpi 、 72dpi 指的是螢幕上的「字型解析度」,而非「螢幕解析度」!
當螢幕解析度調高時,通常我們也會調整螢幕字型的解析度,免得字型看起來醜醜小小的,和偌大的螢幕顯得不太協調。
PC 螢幕上可以設定的字型解析度為 96 dpi 、 120 dpi 、 144 dpi 及 192 dpi 。在 640x480 的桌面大小下,使用 96 dpi 就夠了,在 800x600 或 1024x768 的桌面大小下,則可以考慮將螢幕字型解析度調整為 120 dpi。
「掃描器解析度」指的是掃描器辨識影像細節的能力, 600 dpi 解析度的掃描器,可以在每個 Inch 之內,清楚地分辨出 600 個圖點。
另外,掃描器的解析度有所謂的「光學解析度」及「軟體解析度」,其中,「光學解析度」才是掃描器真正的解像能力,而「軟體解析度」使用的是數學上的外插運算法,據以放大既有的掃瞄影像,實際上可以提昇的品質相當地有限。
掃描器的解析度亦可以透過驅動程式加以調整,我們通常會依照掃瞄文件的特性加以決定。
例如,掃瞄印刷品時,可以使用 600 dpi 的設定,再予以去網點、縮小尺寸的處理。掃瞄相片時,可以使用 300 dpi 的設定,再予以調正、縮小尺寸的處理。掃瞄正片時,則可以使用 1200 dpi 以上的設定 ( 假使光學解析度夠用的話 ) 。
目前數位相機的感光元件大致可分成 CCD、SuperCCD 及 CMOS。
當富士的 SuperCCD 還沒出現時,我們常使用成像像素的多寡來代表數位相機的解析度。但,隨著新技術的演進,這個看法卻有所調整。
傳統的 CCD 或 CMOS,若是不經任何的插補計算,感光元件的單元數,通常會大於有效像素,而 SuperCCD 因為改變了感光元件的排列方式,變成了有效像素大於感光元件的單元數的現象,也顛覆了傳統的看法。
因此,在數位相機的領域裡,我們需要參考兩個數值,來決定它的解析度,一是感光元件解析度,指的感光單元的數目。另一則是未經插補時成像的像素值。
而成像的像素值,才是與輸出的尺寸及影像解析度產生關聯的數字。
以 Nikon 的 CoolPix 950 為例,它的 CCD 可以擷取到 211 萬的像素值,有效的範圍則是 1600x1200 像素= 192 萬像素。若是以 150 dpi 的影像解析度列印,可以印出 10.7"x8" 的成品,若是以 300dpi 的影像解析度列印,則可印出 5.3"x4" 的成品。
計算的方法很簡單:
寬:1600 Pixels / 300 dpi= 5.3"
高:1200 Pixels / 300 dpi= 4"
您可以依此方法算出:當數位相機的成像為何時,以多少的「影像解析度」輸出,輸出的尺寸為何?
和掃描器相當類似的是,數位相機也有所謂的「軟體解析度」,因此,要分辨數位相機真實的解析度時,首先要查出感光設備( 通常是 CCD ) 的規格,再來看拍攝成品的影像大小。
此處,我們再將各種解析度做一簡單的整理:
影像解析度:使用 ppi 的單位,這只是影像本身的屬性設定,會影響到列印時的品質及大小,也會影響影像在文書排版軟體中的原始大小。
印表機解析度:使用 dpi 的單位,代表著印表機設備列印時的細緻程度。
螢幕解析度:就是螢幕桌面的大小設定,常見的設定為 800x600、 640x480、1024x768 像素。
螢幕字型解析度:嚴格來講,使用的是 ppi 的單位, PC 上常見的設定為 96 ppi 及 120 ppi
掃描器解析度:光學解析度才是真實的掃描器解析度,它代表著掃描器的解像辨析能力,目前市售的機種大多為 600x600 dpi 。
數位相機解析度:需要參考兩個數值,來決定它的解析度,一是感光元件解析度,指的感光單元的數目,另一則是未經插補時成像的像素值。
承上所述,「列印尺寸」與影像解析度有莫大的關係,只要影像解析度改變了,列印的尺寸便會跟著異動。
換言之,列印的尺寸無法客觀地描述影像的大小。
想要描述影像的大小,最好的方法還是以該影像「寬 x 高」的像素值加以表示,例如:1600x1200 Pixels 。而相乘的最後結果就是影像的像素多寡。
列印尺寸、影像大小與解析度之間的關係可以利用下列的計算公式加以表示:
影像的大小=影像的解析度 X 列印的尺寸
影像的大小 / 影像的解析度=列印的尺寸
針對特定的影像而言,影像的大小是固定的,所以,「影像解析度」和「列印尺寸」便呈現反比的關係。
如前所述,影像的成像品質主要取決於「輸入、擷取」的階段,但,怎樣才算是「好」的影像呢?我們可以從下列幾個角度審視之:
影像是否清晰銳利。
影像是否變形失真。
色彩是否正確。
是否含有雜點。
色彩的飽合程度。
千萬不要將「品質」的議題侷限在「影像解析度」之中牽扯不清,上述的因素才是影像成像品質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