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青少年是天生的 e-Learner



贊助商連結


iget
2003-10-16, 08:28 AM
從使用者端來看數位學習產業,大致分為企業學習、高等教育、中小學及成人終身學習四個區塊,以前我一直覺得中小學的孩子還是該以課堂學習為主,並不看好這一塊的發展,但從國內數位學習市場的狀況看來,這塊市場還比企業學習發展得好,起先我以為是有些廠商採套裝產品高價直銷策略的結果,但最近我看家中高一學生的狀況,開始明白其來有自。

首先,學校要求她們在註冊前上網填寫個人資料,學校列印出來後交給學生核對,並由家長覆核後簽名,這是校務行政的資訊化。然後英文老師要學生讀補充材料,所以她每天回家後,用電腦聽空中英語教室的MP3版;最近物理老師講游標尺,她找到網路上的一個教學單元(大陸人寫的)作練習;由於是新生,學校安排了學姊帶領她進入高中生涯,在我認為大概就是一位學姊吧,沒想到她透過學校的BBS,跟好幾位學姊交流,有高二的、高三的、還有唸大學的,經過網路的連結,讓她有機會從學長那獲得許多寶貴經驗。

通常我們談企業裡要加強團隊的網路合作,但美國專家Jay Cross說「看看現今十四、五歲的孩子,他們哪個不是透過網路合作?」年輕學生大都用即時通訊軟體(IM,Instant Messager)線上溝通,反而很少用電子郵件,通常是為了配合老師的要求才使用,由於垃圾郵件的氾濫,再加上IM盛行,有些人已經開始預言「電子郵件會走向滅絕」了 。

James L. Frand博士是美國UCLA大學電腦和資訊服務中心主任,他在二○○○年九/十月號的Educause雜誌上發表「資訊世代的心智模式(The Information-Age Mindset)」,首先對新世代的青少年學習行為做了深刻的描繪,雖然過了三年,但其觀點還是走在世界前端,散發無比的智慧,引人深思。他觀察到資訊世代的學生具有如下特質:

-比個人電腦年輕(也就是指1980年後出生者)。
-喜歡用鍵盤寫作甚於筆記本。
-喜歡閱讀電腦螢幕甚於紙本文字。
-習慣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處於經常與他人連結的狀態。

Frand博士也舉出資訊世代的心智模式有如下十點現象:

.電腦對她們而言,是很自然的生活與學習工具,而不是需要努力與時間才能學會的新科技。

.網際網路是生活必需品,是主要資訊來源,比TV更好、更有用,不幸的是,很多學生認為「所有我們需要知到的事都在網路上,而且免費。」這就需要教育單位多做努力,以讓她們對網路上的資訊特質有更正確的認知。

.實境(reality)不再真實(real),科技已進步到改造實境,例如電影「阿甘正傳」裡阿甘和甘迺迪、尼克森等美國總統的合影片段似真還假,最近國慶假日銀行客戶遭歹徒以側錄之金融卡資訊盜領,都顯現鑑證「真實」之重要性。

.「行」比「知」更重要,在這知識半衰期快速縮短的時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比累積資訊來得有意義得多。

.學習比較像電腦遊戲甚於邏輯推理,工業時代的人做事之前都要先考慮周詳後才動手,但玩任天堂等電腦遊戲卻是從嘗試中學習,從不斷的錯誤裡累積實戰經驗,現在年輕人拿到新的電子裝置後,都是直接打開試用按鈕或鍵盤,很少人先看使用手冊的。

.多項工作同時進行是生活方式,年輕人會同時進行寫作業、打電話、上網、聽音樂和父母談話這些活動,「吸引顧客注意力」將成為二十一世紀最富挑戰的企業任務。

.喜歡打字甚於手寫,會寫字和記得筆順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

.保持自己跟他人連結的狀態非常重要,因此手機、PDA、呼叫器、無線網路和IM等,成為每個年輕人隨時保持聯繫的必要配備。

.無法忍受延遲,渴望得到即刻的答案。

.創造者跟消費者間的界線變模糊了,像自由軟體(open source)就是很好的例子

 這些資訊世代都開始陸續進入大學,也會對大專院校帶來極大衝擊,我們不能再用傳統做法來教育學生了,現在的青少年是天生的e-Learner,比企業員工還習慣並樂於接受e-Learning,因此,中小學的數位學習市場還是有拓展商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