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運棒球賽看我國職棒投手培育問題【轉貼】



贊助商連結


bluejuly
2002-11-05, 01:00 AM
從亞運棒球賽看我國職棒投手培育問題

【蘇彥彰文】
2002/10/21發表於「球魂」

亞運棒球賽事結束,賽前並不受國內球迷、媒體被看好的中華成棒隊,在經歷了一段驚奇之旅--預賽被日韓痛宰、大勝中國大陸、險勝菲律賓,複賽對日本前一役三局打完落後5分,一路追趕至延長賽十局逆轉勝,到最後在冠軍賽中面號稱「史上最強」的地主南韓隊,開賽便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終場以3:4之差1分落敗--拿下自90年釜山亞運會以來棒球項目最佳的銀牌成績。

比賽結束了,然而這短短8天、區區6場的比賽中,對於我國棒球運動的發展卻提供了許許多多的啟示和警訊,而「國內職棒投手人才養成系統亟待加強」即為其中之一。

在這次的年釜山亞運會棒球項目中,中華隊投手群一共8人,包括在美國職棒小聯盟的王建民(洋基)、郭泓志(道奇)兩人,在國內業餘成棒甲組球隊的林岳平(台電)、潘威倫(合庫)兩人,和最大宗的國手來源--國內職棒兩聯盟的宋肇基(中信)、蔡仲南(興農)、黃欽智(TML金鋼)、梁如豪(TML太陽)4人,而從預賽開始的六場比賽裡中華隊投手群們共出賽51局,失分27責失22,整體自責分率3.88已經不理想,而其中出身國內職棒球隊的投手在本次亞運會中的成績更只能以「十分差勁」來形容,詳見下表:

  局數 失分 責失 安打 四死 三振 ERA 勝敗
旅外 14 5 5 8 4 16 3.21 1W1L
業餘 20 7 4 12 4 15 1.8 1W
職業 17 15 13 24 7 15 6.88 1W2L
表一 2002年釜山亞運中華棒球隊投手成績

出身國內職棒、原本應該是亞運主力投手的四人,平均自責分率卻高達6.88,不僅不如在美國職棒小聯盟的兩名20歲級投手,更和國內業餘投手的成績有一大截差距,而且這四名職棒投手都非泛泛之輩,包括今年成為中華職棒史上首位拿下勝投、自責分率、奪三振數投手三冠王的宋肇基、改寫中華職棒新人投手多項記錄的蔡仲南、今年台灣大聯盟的勝投、自責分率雙冠王黃欽智、三振王梁如豪。然而這群國內職棒投手精英中的精英,卻在亞運中顯得如此不堪一擊,而且撇開郭、林、潘三人不提,在這次亞運中以21歲的「稚齡」參賽並負擔重任的旅外球員王建民,在動過肩部手術並經過長期復健後,今年也同樣是在小聯盟中征戰多時,直到九月才和中華隊會合,但依然繳出了出賽2場投13.113。1局,被安打7四死球1三振打者15次的成績,雖然責失5分偏高,但其中有兩分是在預賽對日本一役中,由於接替的黃欽智連續兩次暴投所致,而且王建民之後在相隔四天的複賽中再次對上日本隊,在肩負中華隊是否能進入冠軍賽的壓力、而且落後5分的劣勢下主投7.2局無失分,只被擊出3支安打投出10次三振,完全封鎖日本隊的攻勢,使得中華隊能夠在正規賽中追平並在延長賽中超前獲勝。和小老弟相比之下,四名前輩級的國內職業球隊主戰王牌投手在亞運中的表現實在是無法對國內球迷交代,尤其四名國內職業球隊投手中,惟一有所表現的竟然是投身職棒還不到一年的蔡仲南,其它三名正值盛年的職棒投手合計只投了不滿8局就被擊出16支安打責失8分,未曾取得任何勝投或救援成功,種種情形實在讓人不得不擔心蔡仲南會不會也在二、三年後步上前人的後塵?

球員 職業球齡 年齡 局數 責失 安打 四死 三振 勝敗
蔡仲南 1 23 9.1 5 8 2 10 1W1L
梁如豪 6 29 4 3 6 3 2 1L
宋肇基 3 24 3.1 5 9 1 3 -
黃欽智 2 24 0.1 0 1 1 0 -
表二 2002年釜山亞運中華棒球隊國內職業隊投手成績

而事實上國內職棒投手在國際賽中難當大任已非一朝一夕之事,從98年曼谷亞運開放職業球員參賽,到去年世界盃棒球賽,乃至於今年的釜山亞運,由職業、業餘共同組成的中華成棒隊中,隊上的主戰王牌投手若非經過長期日職洗禮的老、中生代投手,就是當時國內業餘球界的天王球星,如曼谷亞運的郭李建夫、許銘傑,99年漢城亞錦賽的郭源治、蔡仲南,01年台灣世界盃的許銘傑、張誌家、蔡仲南,國內職業投手在中華隊中不但只是炮灰和配角,常常連上場的機會都沒有,以去年世界盃為例,中華隊雖然打出「亞洲第一」的佳績,但是在投手群合計主投的87局,日職的許銘傑、業餘的張誌家、蔡仲南、陽建福四人就佔了69局,其它5名投手--是的,都是國內職業球隊的投手--不但只投了18局,大約22%的局數,而且多半是在較不重要比賽的後半段才上場,詳見下表:

球員 場數 局數 打席 打數 失分 責失 勝敗
張誌家 5 25.1 89 87 1 1 4W
許銘傑 3 21 86 78 6 5 2W1L
蔡仲南 2 13.2 55 50 5 - 1W1L
陽建福 2 9 36 35 - - 1W
郭李建夫 3 3 11 11 - - 1S
陳榮造 3 6 22 21 - - -
林朝煌 2 2 8 8 - - -
宋肇基 2 5 28 27 4 2 -
謝承勳 3 2 9 8 1 1 -
表三 2001年台灣世界盃棒球賽中華隊投手成績

更離譜的是,中華隊最後五場面對多明尼加、南韓、荷蘭、美國、日本的比賽中,出賽的投手更分別是--張誌家對多明尼加完投9局,許銘傑對南韓完投9局,蔡仲南對荷蘭主投八局、郭李建夫救援一局,許銘傑對美國先發五局、陽建福後援四局,以及最後一戰張誌家對日本完投九局--純國產的職棒投手完全沒踏上過投手丘。世界盃中華隊所有的勝、敗投記錄全是記在前述四名旅日和業餘球員帳上,惟一的一次救援成功則是在日職待了六年的郭李建夫。這次的亞運棒球賽,由於已經打出名號的旅外球員多半無法返國效力,原本正是國內職棒投手可以重振聲威的大好機會,沒想到精銳盡出的結果卻依然大敗而返,換句話說,去年世界盃銅牌和今年的亞運棒球賽銀牌的榮耀,對國內職棒投手而言實在有些沉重。

看看美、日、韓三國,若是組成所謂的「夢幻球隊」,則必定是以該國職業球員為主體,最多加進一二名最頂尖的業餘、學生球員,這些人甚至很可能只有陪練、見習的份,而且陣中主帥也必定是由職業選手擔任,概在正常的棒球體系中,職業棒球理當是技術水準最高的殿堂,選手投入其中後球技當然要有所提升,否則如何要求觀眾買票進場,又如何能以「職業」、「pro」自居?我國職棒自成立以來一直缺乏二軍的編制,使得選手的整體水準成長有限,加上又未能落實對選手的運動傷害防護,更使得容易有運動傷害的投手經常處於「抱傷上陣」的狀態,長久下來讓國內投手的職業生涯遠不如野手來得長,業餘強投進入台灣職業界後不僅經常球技停滯不前,發生運動傷害影響表現者更所在多有,早期的黃平洋、中期的吳俊良到現在的張士凱、郭勇志都是血淋淋的例子,這種情形一日不除,台灣的棒球成績和職棒水準恐怕難以提升。

(作者為台北體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研究生,歡迎來信指教mailto:[email protected])

贊助商連結


cit0316
2002-11-05, 01:20 AM
要考慮職棒的賽期跟國際性的比賽之間的間隔,我記得好像職業選手才比完季賽後就趕去國家隊報到練球,沒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在國外打職棒的選手都要按照球團的進度練球,沒有過度的使用才可以有較佳的體力去打好每一場球賽!

bluejuly
2002-11-05, 01:31 AM
最初由 cit0316 發表
要考慮職棒的賽期跟國際性的比賽之間的間隔,我記得好像職業選手才比完季賽後就趕去國家隊報到練球,沒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在國外打職棒的選手都要按照球團的進度練球,沒有過度的使用才可以有較佳的體力去打好每一場球賽...
(作者為台北體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研究生,歡迎來信指教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