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過量,小心健康亮紅燈



贊助商連結


2002-09-15, 10:39 AM
大家都知道蛋白質攝取不足是落後地區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但是,多數人不知道過量攝取蛋白質反而是富裕社會民眾主要的健康問題之一。

依據醫學研究,一般成年民眾平均每日每公斤體重所需蛋白質量約0.7─1.0公克,青少年與粗重勞動者約1.0─1.5公克。整體而言,平日飲食熱量中的蛋白質比重不用超過五分之一。原則上,新陳代謝愈差的人所需要的蛋白質愈少,也就是年紀愈大或愈不活動者蛋白質需要量愈少。按照世界各國與我國衛生署的營養建議去計算蛋白質建議量,一般70公斤體重的成年人每日需要50─60公克,而體重30公斤的小孩約需30─50公克,如果扣除食物中澱粉蔬果所含的植物性蛋白質,則每人平均每日所需要的動物性蛋白質只需數公克就夠了。

讀到這裡,您或許會發現平時您吃的蛋白質量已經遠遠超出需要量了,那麼多吃的蛋白質去哪裡了呢?您會想,當然是吃肉長肉啦!其實不然。多餘的蛋白質如果不是轉成燃料燒掉,就是轉變成油脂儲存起來。另一方面,蛋白質代謝之後所產生的氨素毒性很強,一點點就可以使人昏迷死亡,因此,肝臟需要費力的將蛋白質的代謝廢物打包成低毒性的尿素,釋放到血液中,最後經由腎臟排除。因此,蛋白質過剩對肝腎的壓力很重。我常常看到腎功能或肝功能不好的病患,誤以為補充大量蛋白質對身體很好,結果適得其反。

此外,多數民眾不知道攝取蛋白質過多反而容易使鈣質流失,造成骨質疏鬆,如果因而過度補充鈣質又是問題一堆,不可不慎。

另一個蛋白質攝取過多的常見現象是高血脂高血糖。因為一般人攝取蛋白質時難免吃進一堆油脂,同時,蛋白質本身也會轉變成脂肪與醣份,而高蛋白與高脂肪會阻礙醣份的代謝,反而造成高血糖現象。糖尿病患者如果以為血糖高是醣份吃太多的關係,而以蛋白質為主食,則腎功能折損更快。時常有親友問我,為什麼他已經非常注意運動與營養了,還是有高血糖的情形。經過仔細清算之後,我發現,幾乎都是蛋白質熱量比重過高所引起的,只要改變飲食觀念大多不藥而癒。

這兩年來社會流行減重,隨之而舞的各種招數,不外乎以蛋白質為主食的減重策略。由於高蛋白質飲食會造成體內脫水萎縮,初期可以獲得體重迅速下降的快感,但是,代價是身體的負擔沈重,外在容顏與內在器官衰老得很快,往後反而更容易發胖而難以收拾。因此,愛漂亮的朋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腎功能不良或憂鬱的患者等等必須摒除高蛋白高營養的觀念,否則再好的藥物或保養品終究會失靈。

目前普遍存在民眾心中,所謂先喝湯再吃菜吃肉最後吃飯的偏差觀念,其實是影響民眾健康的根源之一。如果您想知道如何正確保持身材與健康,那麼請看這裡:

多吃米飯,少吃肉。

多吃蔬果,少喝奶。

多做運動,少發呆。

(作者梁恆彰醫師為臺大醫院婦產部兼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