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可以讓企業省錢的MPLS



贊助商連結


LukeLee
2002-08-01, 04:51 PM
先免除掉一些商業競爭,只是希望能跟板上的朋友作一些新知的交流喔.
在目前的網路環境中,VPN已經不再是新的架構,大多數的企業已經使用,只是用途不同罷了,2點以上,透過網路的架設(可以是ADSL,專線,ISDN),建立一條企業專屬的網路通道,再將相關應用技術導入,列如語音,ERP,一般性的MAIL或DATA,甚至視訊,即是所謂的VPN.但是這項技術在市場碰到許多挑戰:1.品質難以掌握,因為VPN是透過公網來傳遞,擠壓性的頻寬塞車在所難免,這項缺點大大影響到語音及ERP的傳輸,資料的傳輸還好,反正就是等而已,但是如果是語音或視訊,那就沒辦法被接受了(大家都有玩過Internet Phone,有時候會有雜音或延遲)
2.網路安全的問題,每家公司都希望自己的網路環境是絕對性的安全,但是VPN透過實體IP建立通道的技術往往暴露在公網上面,又加上這條VPN是公司之間傳遞一些機密資料的管道,這樣實在是令人相當害怕,或許可以透過加減密作資料處理,但是加減密是會浪費寶貴的頻寬的.
MPLS是一個以VPN為底的技術,全名為Multi Portocol Label Switching(多重通訊協定標籤交換技術),它可以支援虛擬IP的通道建置,所以完全整合公司內部所有既有的規劃跟建置,而且它不通過公網,可以免除一切安全的疑慮,因為它是一條虛擬的私人通道,你是看不見的.而就如MPLS的名稱一樣,它透過Router的技術將通道中所有不同性質的封包加以分類,貼標籤,並指定不同的路徑,以達到智慧選擇的功能,也因為此項特點,MPLS的服務可以提供品質保證的機制,保證兩點或多點間傳輸的速度(Pin值),而根本不用保證頻寬,舉例說明,一條四線的高速公路,我們保證它一定有四線,但是卻無法對車流交通作管理,結果還是一樣塞車,同樣的
在MPLS的技術上,我可以對所有封包分類,就好比分出跑車走哪一線,一般轎車走哪一線,卡車走哪一線,這樣可以讓公司的資料就算高速公路塞車的情況下,也猶如救護車一樣的不受影響,快速到達.
其實MPLS並不是一項新的技術,因為全球的ISP在自己的骨幹都是跑MPLS,只是現在把MPLS擴大到客戶端,所以在市場中開始有人使用.
以上大概說明MPLS跟VPN的不同,希望大家多多討論

贊助商連結


Krith
2002-08-01, 05:02 PM
說的很好

raywu
2002-08-02, 11:14 PM
您解釋的很清楚...讓人很簡單的大概就知道mpls是啥

kuoyichia
2003-02-24, 05:16 AM
MPLS是一種新興的技術,目的是為了解決目前許多互連網路環境中封包轉送所遇到的問題。IETF社群的成員正廣泛地致力於將標準帶到市場上,並不斷地演進一些廠商在標籤交換這個領域的構想。Draft-IETF-MPLS-Framework 這個IETF文件的內容包含了其初始的架構,以下是他針對其主要目標的描述:

MPLS工作群組的主要目標是為了標準化一種整合標籤交換轉送機制與網路層繞送的基礎技術,這種基礎技術是為了改善網路層繞送的成本效能比、增加網路層的擴充性、以及在推出新的繞送服務時能提供更大的彈性(允許在增加新的繞送服務時不需要改變轉送的機制)。

MPLS結構的文件說明了執行標籤交換的機制。這個機制結合了以第二層交換為基礎之封包轉送的好處,以及第三層繞送的好處。類似於第二層的網路(例如,Frame Relay或ATM),MPLS指定標籤給封包,以便在以封包或細胞(Cell)為基礎的網路上傳送,這種穿越網路的轉送機制稱為標籤交換(Label Swapping)。在這種機制下,一定單位的資料(例如,一個封包或一個細胞)會攜帶一個短的,固定長度的標籤,告訴在封包傳送沿途上的交換節點如何去處理即轉送該封包。

MPLS和傳統WAN技術之間的重要差異是,指定標籤的方式和攜帶附加在封包上之標籤堆疊之能力。標籤堆疊的觀念產生了新的應用,例如交通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虛擬私密網路(Virtual Private Network , VPN)、快速地重新繞送以繞過故障的鏈路或節點等。很明顯地,MPLS中的封包轉送與今日無連線式(Connectionless)的網路環境恰好相反。在目前的網路環境下,每個封包都是各個節點各自獨立地分析第三層標頭,各自獨立地以網路層繞送演算法所擷取的資訊為基礎來進行轉送的決定。

MPLS的結構分成兩個部分:轉送模組(又稱為資料面,Data plane)與控制模組(又稱控制面,Control plane)。轉送模組使用標籤交換器所維護的標籤轉送資料庫,依據封包所攜帶的標籤來執行資料封包的轉送。控制模組負責建立與維護一群彼此互連的標籤交換器之間的標籤轉送資訊(稱為繫結,Binding)。

每個MPLS節點必須執行至少一個IP繞送協定(或倚賴靜態繞送),以便和網路中其他的MPLS節點交換IP繞送資訊。就這個觀念而言,每個MPLS節點(包含ATM交換器)都是控制面上的一個 IP路由器。就像傳統的路由器一樣,IP繞送協定將產生IP路徑表(Routing Table);在傳統的路由器上,IP路徑主要是用來建置Cisco Express Forwarding(CEF)所需要的IP轉送快取(Cisco IOS中的快速交換快取)或IP轉送表(Cisco IOS中的轉送資訊資料庫,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 , FIB)。

 

在MPLS節點中,IP路徑表主要是用來決定標籤繫結的交換,相鄰的MPLS節點會替IP路徑表中所含的各個子網路交換標籤。對於根據單一目的地做IP繞送而言,其標籤繫結的交換供作則利用Cisco專屬的標簽分送協定(Tag Distrubtion Protocol , TDP)或IETF指定的標簽分送協定(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 LDP)來執行。MPLS IP繞送控制流程利用與鄰接MPLS節點所交換的標籤來建置標籤轉送表,這是用來轉送貼有標籤的封包穿越MPLS網路時所需要的資料庫。

有一些新的名詞伴隨著這個新技術而來,以描述組成其結構的設備,這些新的專有名詞描述每個設備的功能,以及它們在MPLS領域的結構中所扮演的角色。首先要介紹的設備是標籤交換路由器(Label Switch Router , LSR),任何有實作標籤分送程序,可以根據標籤來轉送封包的路由器或交換器都可歸為此類。標籤分送程序的基本功能是允許LSR分送它的標籤繫結給MPLS網路內的其他LSR。根據LSR在網路基礎架構內所提供之功能的不同可以分成幾種不同的類型,包括Edge-LSR、ATM-LSR以及ATM-Edge-LSR。這些LSR的主要區別純粹是因為架構上的關係而有所不同--單一的機體往往可以扮演多種角色。

Edge-LSR是一部位於MPLS網路邊境的路由器,執行貼標籤(有時又稱作 push)或撕標籤(有時又稱作 pop)的動作。貼標籤的動作是指在入境點(從來源端到目的端的交通流的角度來看)將一個或一疊標籤附加在封包上,而撕標籤的動作剛好相反,就是在出境點;封包即將要轉送到MPLS網域之外的鄰接點之前,將封包上的最後一個標籤移除。任何有非 MPLS鄰接點的LSR都可視為Edge-LSR;但是,如果該LSR有任何介面可以透過 MPLS連接到ATM-LSR,那麼它也可以被視為一個ATM-Edge-LSR。Edge-LSR使用傳統的IP轉送表,再輔以標籤的資訊,在IP封包貼上標籤,或者再轉送給非MPLS節點之前將封包上的標籤斯掉

kuoyichia
2003-02-24, 05:21 AM
MPLS是一種新興的技術,目的是為了解決目前許多互連網路環境中封包轉送所遇到的問題。IETF社群的成員正廣泛地致力於將標準帶到市場上,並不斷地演進一些廠商在標籤交換這個領域的構想。Draft-IETF-MPLS-Framework 這個IETF文件的內容包含了其初始的架構,以下是他針對其主要目標的描述:

MPLS工作群組的主要目標是為了標準化一種整合標籤交換轉送機制與網路層繞送的基礎技術,這種基礎技術是為了改善網路層繞送的成本效能比、增加網路層的擴充性、以及在推出新的繞送服務時能提供更大的彈性(允許在增加新的繞送服務時不需要改變轉送的機制)。

MPLS結構的文件說明了執行標籤交換的機制。這個機制結合了以第二層交換為基礎之封包轉送的好處,以及第三層繞送的好處。類似於第二層的網路(例如,Frame Relay或ATM),MPLS指定標籤給封包,以便在以封包或細胞(Cell)為基礎的網路上傳送,這種穿越網路的轉送機制稱為標籤交換(Label Swapping)。在這種機制下,一定單位的資料(例如,一個封包或一個細胞)會攜帶一個短的,固定長度的標籤,告訴在封包傳送沿途上的交換節點如何去處理即轉送該封包。

MPLS和傳統WAN技術之間的重要差異是,指定標籤的方式和攜帶附加在封包上之標籤堆疊之能力。標籤堆疊的觀念產生了新的應用,例如交通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虛擬私密網路(Virtual Private Network , VPN)、快速地重新繞送以繞過故障的鏈路或節點等。很明顯地,MPLS中的封包轉送與今日無連線式(Connectionless)的網路環境恰好相反。在目前的網路環境下,每個封包都是各個節點各自獨立地分析第三層標頭,各自獨立地以網路層繞送演算法所擷取的資訊為基礎來進行轉送的決定。

MPLS的結構分成兩個部分:轉送模組(又稱為資料面,Data plane)與控制模組(又稱控制面,Control plane)。轉送模組使用標籤交換器所維護的標籤轉送資料庫,依據封包所攜帶的標籤來執行資料封包的轉送。控制模組負責建立與維護一群彼此互連的標籤交換器之間的標籤轉送資訊(稱為繫結,Binding)。

每個MPLS節點必須執行至少一個IP繞送協定(或倚賴靜態繞送),以便和網路中其他的MPLS節點交換IP繞送資訊。就這個觀念而言,每個MPLS節點(包含ATM交換器)都是控制面上的一個 IP路由器。就像傳統的路由器一樣,IP繞送協定將產生IP路徑表(Routing Table);在傳統的路由器上,IP路徑主要是用來建置Cisco Express Forwarding(CEF)所需要的IP轉送快取(Cisco IOS中的快速交換快取)或IP轉送表(Cisco IOS中的轉送資訊資料庫,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 , FIB)。

 

在MPLS節點中,IP路徑表主要是用來決定標籤繫結的交換,相鄰的MPLS節點會替IP路徑表中所含的各個子網路交換標籤。對於根據單一目的地做IP繞送而言,其標籤繫結的交換供作則利用Cisco專屬的標簽分送協定(Tag Distrubtion Protocol , TDP)或IETF指定的標簽分送協定(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 LDP)來執行。MPLS IP繞送控制流程利用與鄰接MPLS節點所交換的標籤來建置標籤轉送表,這是用來轉送貼有標籤的封包穿越MPLS網路時所需要的資料庫。

有一些新的名詞伴隨著這個新技術而來,以描述組成其結構的設備,這些新的專有名詞描述每個設備的功能,以及它們在MPLS領域的結構中所扮演的角色。首先要介紹的設備是標籤交換路由器(Label Switch Router , LSR),任何有實作標籤分送程序,可以根據標籤來轉送封包的路由器或交換器都可歸為此類。標籤分送程序的基本功能是允許LSR分送它的標籤繫結給MPLS網路內的其他LSR。根據LSR在網路基礎架構內所提供之功能的不同可以分成幾種不同的類型,包括Edge-LSR、ATM-LSR以及ATM-Edge-LSR。這些LSR的主要區別純粹是因為架構上的關係而有所不同--單一的機體往往可以扮演多種角色。

Edge-LSR是一部位於MPLS網路邊境的路由器,執行貼標籤(有時又稱作 push)或撕標籤(有時又稱作 pop)的動作。貼標籤的動作是指在入境點(從來源端到目的端的交通流的角度來看)將一個或一疊標籤附加在封包上,而撕標籤的動作剛好相反,就是在出境點;封包即將要轉送到MPLS網域之外的鄰接點之前,將封包上的最後一個標籤移除。任何有非 MPLS鄰接點的LSR都可視為Edge-LSR;但是,如果該LSR有任何介面可以透過 MPLS連接到ATM-LSR,那麼它也可以被視為一個ATM-Edge-LSR。Edge-LSR使用傳統的IP轉送表,再輔以標籤的資訊,在IP封包貼上標籤,或者再轉送給非MPLS節點之前將封包上的標籤斯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