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如何享受缺錢時的快樂



贊助商連結


b0913
2002-02-09, 02:23 PM
有一天中午很意外地在元智大學教職員餐廳和一位失業半年、剛找到工作的工程博士聊天。這位博士曾在工業技術研究院服務過,之後誤判形勢投入一家公司擔任設計部門主管,三個月後因專案中輟被資遣。適逢經濟不景氣,對年近五十的中、高年人士謀職格外不利,因此好一段時間除了兼課外,閒著沒事做。

我好奇地問他:「您有申請領失業救濟金嗎?」

他的回答讓我感到意外:
「已經領了五個月了,但是我會勸你不要領。」
「為什麼?不是可以維持生活嗎?」我再問。
「領救濟金的日子太舒服了,會讓你不想去找工作。」
他說:
「每個月兩萬五千,對我一家四口而言,因為沒有房貸(已經付清)的壓力,只要生活簡單一點,還是過的很好。」
他說得益發眉飛色舞:
「我每天提著包包在台大校園晒太陽,在圖書館看書,快樂地不得了,根本懶得找工作。只不過六個月的期限快到了,我才不得不積極一些,運氣不錯,有一家公司要我下星期一上班。」

看他穿著體面,領帶、風衣一應俱全,使我想起上個月在東京上野公園看到的一大群排排坐著的「流浪族」,正在寒冬中享用紅十字會供應的熱食。他們很多人的衣著就和眼前這位失業了一陣子的博士一樣整齊,讓人絕不會想到他們是「無家可歸者」(Homeless)。我的朋友告訴我:東京的許多流浪族甚至有白天的固定工作,只是收入微薄,付不起公寓租金;因此去「登記」成為「無業遊民」,以便能合法地露宿在公園或街頭,還可以接受救濟。

看著我對面這位找到新工作而興高彩烈的博士,不禁有點羨慕他的哲學經驗,享受過這麼一段「伊比鳩魯」式的生活。伊比鳩魯(Epicurus,西元前341-270年)是古希臘時代的哲學家,他的名言是:
「如果除去了美食、性、音樂、和美麗的事物所帶給我們的美好的感受,我將無法想像什麼是善。」

然而許多人誤解了他的哲學,使得「伊比鳩魯主義」(epicurism)被解釋成「享樂主義」,"epicurean"這個字也成了「愛好享樂」(fondofpleasureandluxury,牛津字典)的一般形容詞。

其實伊比鳩魯本人過著極簡樸的生活:住在普通的房子裡、不喝酒、晚餐如有麵包、蔬菜、再加一把橄欖就心滿意足了。對他來說:
「一碟乳酪即是一場盛宴。」

絲毫不減他追求感官快樂的熱情,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答案好像很簡單:伊比鳩魯發現飲食的快樂不在於你享用的是什麼食物,而在於是誰和你一同享用。他建議人們絕對不要獨自用餐,並常常和一些「不會依世俗標準評價我們」的朋友在一起:因為傳遞溫暖和快樂的是友誼,而非美食。

其次,伊比鳩魯發現生活愈簡單的人就有愈多的自由,這和中國哲人所說的「無慾則剛」是同樣的智慧。最後,伊比鳩魯認為:唯有理性的思想能夠帶給我們心靈的平靜,他鼓勵人們追求「被檢視的生活」(theexaminedlife),有如中國格言的「智者不惑」。

因此,友誼、自由、和思想才是「伊比鳩魯主義」的真諦,也是伊比鳩魯追求快樂的源泉,至於食美與否,則無關宏旨。拉丁民族常喜歡把晚宴拖得很長,親友們相聚暢言、把酒盡歡,想必也是這個道理。

艾倫狄波頓(AlaindeBotton)在他的<哲學的慰藉>(TheConsolationsofPhilosophy)書中說:伊比鳩魯的人生觀是「缺錢時的心靈慰藉」。在經濟榮枯交替的循環裡,不幸失業而領救濟金的朋友們,不妨趁這個機會體會一下「伊比鳩魯哲學家」(Epicurean)的生活。就當作是苦中作樂罷,浮它一白!

~END~

贊助商連結


pip0620
2002-02-11, 09:09 AM
生命當是活在當下!!!

cengzie
2002-02-12, 01:51 AM
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