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2300科技新聞報【產業研究】低溫多晶矽LCD



贊助商連結


purk
2002-01-14, 10:02 PM
【產業研究】

--------------------------------------------------------------------------------

低溫多晶矽LCD--數位相機與行動電話面板的主流

在電子產業之中,LCD算是極少數在2001年仍可維持成長的產品,只是隨應用類別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際遇。日本業界已無意在PC用途的大型TFT LCD面板上,繼續和台、韓業界搏鬥,轉而專注在小尺寸面板的開發,期以設計技術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擺脫惡性競爭的漩渦,逐而激發出顯示器多樣化發展的趨勢。

• 低溫非晶矽TFT LCD在數位相機的滲透漸擴大

數位相機是使用小型面板的典型例子,主要的技術大致有四種,分別是低溫多晶矽LCD、Casio所開發的高精細非晶矽TFT HAST(Hyper Amorpheus Silicon TFT)、SeikoEpson開發的D-TFD(Digital-Thin Film Diode),以及穿透式半穿透式非晶矽TFT LCD。

由於數位相機漸往兩極化發展,一是追求高畫素的高階機種,另一是講究簡易的入門機種。這種走向亦使LCD面板同步進行,故D-TFD和非晶矽TFT仍將鎖定在低價面板的區隔發展,而低溫多晶矽面板則可能在Sony新合資生產線開始生產,產能提高,以及開放外賣的情況下,擴大滲透率。

• 手機彩色化走向大幅提高市場規模

小尺寸面板的另一個龐大市場,亳無疑問的首推行動電話手機。雖然在2000年秋之後,發生手機庫存嚴重,以及需求不如預期的雙重負面打擊,使手機在2001年的生產量恐將呈現負成長。幸虧面板是手機人機界面的最關鍵部份之一,使手機製造商視面板為創造差異化的重要零組件,引進彩色面板為必要的手段,使手機面板不再只是低單價的附屬。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2001年第一季的手機面板銷售值為1124.8億日圓,較2000年同期增加了60%,可是實際2001年第一季的手機出貨量只較2000年同期增加11%。此現象即意味著面板單價的提高,主要是歸因於面板彩色化的結果。

• 2002年全球手機彩色化成明顯的走向

不過2001年並非手機面板彩色化真正起飛的一年,彩色化程度最高的日本當地手機市場,仍有嚴重的庫存問題;日本潮流的跟隨者 -- 南韓,在政府停止對手機的購買提供補助之後,彩色機種頓時變成極高價,降低一般民眾購買意願;歐美市場對彩色化機種的需求不若亞太市場,反應會較遲緩。

• 彩色STN腹背受敵,前景堪憂

目前彩色化的手機面板有漸由TFT取代STN的趨勢,兩者交替的速度之快,實出乎先期的預料。當單色面板市場有衰退趨勢時,原以單色為產品主軸的STN業者,便積極致力STN的彩色化,強調低成本和低耗電量,來對抗TFT的高價和高耗電量。這種策略對於平均單價只有100美元左右之低價GSM手機是非常管用的。中階的GSM機種已漸有接受彩色STN面板的態勢,未來可逐漸滲透至低價機種。可是業界認為STN在手機彩色面板的機會,恐只有一至兩年的光景。主因是GSM手機的體積仍大,使可容許電池的容量有限,自然不會傾向使用耗電的TFT LCD。未來在RF模組縮小化奏效,耗電量更小,得使電池的體積增加,壽命大幅拉長,TFT LCD的高耗電量之負面效應將大幅降低。

• 2001年日本手機市場全面彩色化

日本是新概念手機的試煉市場,2001年全面引進彩色化機種,當地市場單色STN幾乎已無生存的空間。日本首次引進彩色化面板手機始於1999年12月,只不過經歷了1年餘,市場即全面改觀,不僅是彩色STN而已,TFD和非晶矽TFT LCD都已被陸續引進。業界共通的發展路徑是由彩色STN,轉進至TFD或非晶矽,再邁入低溫多晶矽TFT LCD,最後的一個可能是OLED。現在日本市場已脫離單色、彩色STN轉換的時期,跨入彩色STN和非晶矽TFT LCD交替的階段。

• 低溫多晶矽反射式為最理想的技術

如前所述,手機面板技術競爭之激烈,尤其在邁入彩色化之後,原來的TFT-LCD業者更大肆進行技術的改造,投入此一潛力雄厚的市場。日本業界認為,不論是現在生產或準備要生產的彩色LCD面板技術,諸如彩色STN、非晶矽TFT LCD、MD-TFD都只是過渡時期的技術,將來必然走向反射型低溫多晶矽TFT LCD。彩色STN大致只能在低價手機上倖存;半穿透式非晶矽TFT LCD無法同時兼顧電力消耗和色彩純度,下一代必得走向反射式;半穿透MD-TFD是下一代面板中最具優勢,大抵可在省電和高畫質上兩全,但長久下來,將會走向反射式,和TFT方式相比,無法創造差異化,是最大的隱憂。反射式低溫多晶矽具備高精細和高集積化特徵,是可發揮多功能手機特色最有利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