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台客戰 亂算語言帳



贊助商連結


purk
2005-08-24, 10:55 AM
http://udn.com/NEWS/OPINION/X1/2860278.shtml

南方朔新新聞周報總主筆


在還沒有開始談「台客」這一波口水風暴前,先向各位推荐一部由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法蘭克福剛出版不久的超小書「論放屁」。它雖然書名不雅,內容卻雅得非常有學問,估計整本書才一萬字左右。

「論放屁」說的是當今世界上,各種胡言亂語、東拉西扯、似是而非、糾纏不清的「放屁」已多到快淹死人的程度。法蘭克福教授指出,「放屁」現象大爆炸,其實是一種時代病,它有許多原因,但結果卻是人們對客觀接近問題的意願和能力消失,只根據自己的動機看問題,「放屁」遂變得愈來愈多了。

在這樣的時代,台灣的「放屁」現象不但難免,甚至還可說是冠絕一時。今天的台灣早已成了一個充滿憂鬱的地方,關起來只看肚臍眼,愈看愈高興,肚臍眼也在自看中被神聖化;但一打開門,發現自己的肚臍眼並不是世界,於是在挫敗感之下,遂恨這個恨那個,甚至連古人也恨。這種憂鬱症表現在外長「扶←脬」(PLP)以及事後那種放屁式的鬼扯上,以及立委「保留強暴權」上;而更可怕的是,台灣的這種憂鬱症,早已產生了一種獨特的台灣式雙重標準,在有些人心中,這種人反而成了英雄。

而現在的「台客」口水風暴,只不過是稍早前那個PLP事件顛倒過來的版本而已。但PLP風波所顯露的只是個人沒教養,「台客」風暴則更像是法西斯思想語言警察。

我們都知道,人們的語詞或標籤裡常隱藏著偏好與褒貶,讀書的看不起沒讀書的,沒讀書的消遣讀過書的,這種褒貶顯露在出身、階級、貧富、地域、種族等方面。它無論任何一種都不值得鼓勵,但卻有層次上的差別。

過去的「台客」,確實是個貶辭,它大概起源於外省不良少年幫派對本省不良少年幫派沒品味的貶稱。這種貶稱似乎一定程度影響到了部隊,但對整體台灣到底有多大影響,卻不宜高估。

而「台客」這種指本省不良青少年沒品味的貶辭,到了近年來,由於整個社會文化的重編,過去那種「台客」式以「聳」為「酷」的品味,反倒成了一種新的時尚,這是「台客」的出頭天,一堆「台客」藝人得以翻身。

因此,在這個「台客」已變得很神勇的時候,才去翻舊帳的主張禁用「台客」,指為省籍歧視,而且還在「客」這種實質意思只不過是「那傢伙」上做文章,這實在是時空錯置得未免太厲害了。人類最可怕的行為,即是現在的人算古人的語言帳,品味歧視和思想語言警察相比,那一種才更可怕?

而要算古人的語言帳也未嘗不可以,那就規規矩矩做一點語言文字考據工作。上古時代,人們根據自然觀察而做分類,「夏」是部落裡最大的,故稱為「夏」;而「夷」則指鳥特別多的地方,「狄」則多指北方遊牧部落,「蠻」指粗勇好鬥之部落。古代的命名有現代意義的歧視嗎?我們可別忘了夏族的禹可原是禪讓給東夷首領皋陶的。

再以回教為例,古人根據經驗而分類,從前回族信的教,在他們有限的世界觀裡稱之為回教,其實並無不妥,只是到了後來,隨著世界觀擴大,發現原來有那麼多非回族的也信回教,當現實與名稱不符,現在已不勞別人費心,全球華人除了一些特別不長進的之外,都早已改稱「伊斯蘭」了。

至於猶太人的歧視問題,那就更扯了。猶太人大約在漢代主要循絲路進入中國,開封出現猶太教的會所,唐代有多名猶太人出任中央官吏。元代時杭州甚至還有一個猶太門。近代法國學者榮振華曾寫過「中國的猶太人」,有沒有歧視,看書好了。

因此,這一波「台客」口水戰,只不過是憂鬱症意識形態下的另一場病變,把早已消失掉的「品味歧視」變成本質性的「種族歧視」。難怪我們一大群「台客」藝人也都很不爽了。

歧視有很多種,雖然我們都不喜歡歧視,也奉勸人們少搞歧視,但只要歧視不建制化,那就是透過政治力或政治正確來搞歧視,這種歧視至少都可在努力下將其打破。這或許可為「台客」這一波口水風暴為鑑!

【2005/08/24 聯合報】 @ http://udn.com
----------------------------------------------------------


對我自己來說

台客的定義

就是不尊重他人

過度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加諸他人身上

事後卻把理由說的一副理所當然

我也會罵髒話


但是要說也是在私下很熟的朋友說


但是台客去在公開場合 把音樂開大聲 低音給它震 髒話順口溜

我不知道哪邊看來有水準了

一堆人只會說大陸人隨地吐痰沒水準 那台客又多有水準了

贊助商連結


prozacist
2005-08-25, 11:13 AM
其實很多用語的定義,隨著時代本來就會代表不同的意義,就像之前大家討論到「馬子」一詞一樣,不過本來用來做貶抑的詞,我個人覺得還是少用比較好啦!
至於「台客」一詞是褒是貶,我沒深入的研究,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還以為是台灣的客家人的簡稱呢∼ 如果真有什麼貶抑的意思存在,那紐約客(這個客是音譯)該作何解釋? 我認為這是動機上的故意和非故意的差別,坦白說如果被別人說我「台」,我還是會覺得不舒服,因為目前自稱台客而以為得意的人,都是顯示一種被主流文化壓抑後的反抗,藉由自我認同來獲取自信心,但是目前所展露出的文化內涵,如果說孔子提倡「仁、愛」,那從台客我只看的到「爽」這個中心思想。不過如果是好的文化,慢慢的會有更多人、更多元的元素會加入,漸漸的從次文化躍升為主流文化,HIP HOP的發展可以做為參考,雖然我對其過份的同儕效應不是很認同。

另一方面,我覺得如果北社這些所謂本土社團覺得台客這個詞傷害了台灣,那我覺得「Taiwanese」更是他們應該去正名的!

在英文 ∼nese結尾的字,不管在發音上(像 to sneeze=打噴嚏),或是代表分類上都有嗤之以鼻的含意,這可不是我亂掰,以我讀藥物的經驗來說,字頭字尾在英文都有特定的分類意思),而以前英文老師就告訴我們Taiwanese有蠻夷之邦、次等民族的含意。

因此之前就有人提出自稱為Taiwaner的構想,因為∼er,也是特定人的用語,就像New Yorker一樣。

apage
2005-08-25, 10:51 PM
Taiwanese 這個好像有人澄清過了..好像純粹只是發音方便而已..
不然Koran 就比較高級嗎 跟 American一樣 an的唷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