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面對全球化 我們只剩本土化……



贊助商連結


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穿白衣的阿桑
2005-07-24, 09:26 PM
面對全球化 我們只剩本土化……
商業周刊 2005/07/20

去年本刊製作「搶救台灣中文力」專題後,教育部決議國中基測加考作文,今年卻大開倒車,將大幅刪高中古文與文化教材。這豈非「買櫝還珠」——買了漂亮木盒,卻把盒裡明珠還給商家?

【文陳雅玲】

--古文教育、孔孟教育的式微危機

今年端午節,白髮蒼蒼的詩人余光中,帶了一顆台灣粽,投入汨羅江悼祭屈原。

「逆風而飛是高昂的令旗
 逆流而泳是矯健的龍舟
 急鼓齊催,千槳竟發
 兩千年後,你仍然待救嗎?
 不,你已成江神,不再是水鬼
 待救的是岸上淪落的我們……」


他,不是一個人。是三十萬人,在浩浩江邊,在這個國際龍舟節的「祭屈」大典中,跟著余光中吟哦此首《汨羅江神》,共祭中華文化之魂。

為什麼要辦得那麼盛大?「韓國要跟中國搶端午節向聯合國申報為本國文化遺產,韓國叫端午祭,是在民俗層次;但韓國無法變出屈原,那是文化層次!」余光中說。

正當汨羅江畔的吟詩聲,如江河般澎湃沸騰,驚醒了沉睡千古的離騷詩魂;台灣,三千多位一向安靜自持的國文老師、教授,卻敲起暮鼓晨鐘,聯名籲請教育部,暫停實施要大幅刪減高中古文比例的「九五課綱」。

文言文低比例 非中文系難以奠定基礎

目前高中國文課本,文言文占了很大的篇幅,文言、白話的比例平均是六五:三五;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是六學期的必修教材。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李仁芳曾自豪的說,台灣非中文系的學生,正是因此奠定了古文的根基,「《牡丹亭》如此優美的古典戲曲,才能夠在台北全球首演。」

然而教育部本來要在今年實施,以銜接第一屆九年一貫新課程的高中九五年度暫行課程綱要,卻要把文言文的比例大幅降低,而且文化基本教材全改為「選修」。

工具邏輯至上 古文文化思維遭扭曲

教育官員「只要國文的『工具性』,不要『文化性』,因此不需要古文」的邏輯思維,余光中認為,是政治嚴重操弄了文化。「大陸文革去中國化,現在輪到了我們了。」

余光中沉痛的指出:「帝國雖長,語文更久,短期的政治正確,豈能阻斷一個民族語文的浩蕩流勢?」

他表示,文言從五四開始廢除,可是並沒有因此與現代中文斷絕關係。我們每天用的成語,因為音調鏗鏘、文意對仗,而留了下來。例如「天長地久」、「見仁見智」,都是古人之言。

「古文是寶貴的遺產,我們不用交遺產稅,而且是一筆亮眼的現金,隨時可以用。」余光中指出,去中華文化的後果,將只留下單薄的「本土化」,去面對來勢洶洶的「全球化」。

為了搶救民族的文化根本,中研院院士許倬雲、副院長曾志朗、中山大學光華講座教授余光中、大陸名作家余秋雨、師大國文系副教授杜忠誥、台大文學院院長彭鏡禧等五十位文化界大師,義不容辭擔任「搶救國文教育聯盟」的共同發起人。台南藝術大學校長黃碧端說得好:「減掉文化的修養和古典語文的能力,辜振甫先生就不是海內外敬重的『儒商』,而只是個『商人』。」

最近,「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出版的新書《自豪與自幸》,榮登誠品好書排行榜第八名,顯見聯盟的訴求已經獲得不少有心家長的支持;然而,向政府爭取暫緩九五課綱的行動,半年來卻屢屢受挫。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向教育部多次陳情,但是得到的回應卻只有一個:「交由課發會討論。」課發會成員是誰?答案是「不能公布」。古文教育不足,提出的解決方案竟是「架一個古文教學網站彌補」。

既傳統又進步 古典可創知識經濟優勢

曾擔任台大外文系主任的台北市文化局長廖咸浩認為,現在對文言文教學有意見的人,與一百年前一樣,認為我們之所以還沒有現代化,都是被中國文化耽誤的。「五四時期,線裝書要丟到茅坑,意味它的價值是墮落的,守舊的。但我們看事情的態度,應該要與二十世紀初年不同了。」

廖咸浩坦承,大學念外文系時,他也曾經要革漢字的命;到國外留學念西洋文化,念到最後竟覺得自己腦子空了,因此,他決定回過頭來護中文。

廖咸浩指出,「中國的文言和古英文不一樣。文言對我們來說,還是活的東西,把它放進白話文很自然。最好的散文,都有文言夾在裡面。」

他認為,我們要找回傳統文化的價值。「傳統是現代的救贖。古文後面的傳統價值,是最進步的。如《孟子》『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不只是文字之美,而且傳遞了生態價值,這種古文甚至可以改寫為白話,教給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他以古典韓劇「大長今」、「商道」為例指出,「未來就是過去。我們把古典丟掉了,不知道要用什麼走進知識經濟時代?」

科學語言當道 東方古典精髓消失殆盡

「文化基本教材明年要變選修,以後一定是變免修。我已經看到結果,一葉知秋!」杜忠誥慨嘆,《大學》、《中庸》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顆心;《論語》、《孟子》都指向人格生命,像屈原投江,就是想要以自己的生命來喚醒我們的生命。「高中唯一的『修身』課,都被去除,以後個人的情感欲望無法節制,孩子只剩IQ,卻變成EQ的弱智者。」他認為,少一篇文言文還不算太嚴重,去除文化基本教材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杜忠誥表示,哲學家把語言分成三種:科學的語言,如物理化學;情感的語言,如文學藝術;啟發性的語言就如論、孟。「東方文化的精髓是啟發式語言,但現在我們都偏重科學的語言,連情感性的語言都少了,更少的是啟發式語言。現在連這幾微的火光都要踩熄,令人痛心。」

懂得傳統魅力 中國企業用古文做品牌

現在全世界有三千萬個外國人在學中文 , 然而都到大陸去學。
「這提醒我們,在文革時,台灣是中文世界的維護者、發揚者 ; 但現在顛倒過來了。」 余光中說,杜甫位於汨羅江上游的墓,最近正在搶修中,因為,中共準備在那裡召開杜甫國際研討會。 沅江上游的湖南常德,最近請書法家,把自古到今有關楚文化、鄉愁的詩作 , 一一刻在二.七公里的石堤上 . 這道「詩牆」, 從屈原、杜甫,到鄭愁予、余光中.... , 一首首詩作,全變成當地的文化資產、觀光資源。
不指政府如此,大陸企業也懂得以傳統文化來豐富品牌 。
今年二月七日,世界著名財經雜誌《富比世》亞洲、歐洲版的封面人物, 是中國紅豆集團總裁周海江。紅豆集團以服裝起家 , 擁有九大子公司, 年銷售額達七十八億人民幣 . 其總裁周海江近年來以深化品牌的文化內涵為經營策略 ,從二零零一年起 , 每年以二十萬人民幣徵集「紅豆詩」,來參賽的詩作高達十萬件, 品牌文化因而深入人心。
余光中說 , 他也曾受邀為紅豆集團寫詩。事後,紅豆集團另外送了他一份禮物 , 打開一看, 只有一顆紅豆,後面還編了號。原來,這是相傳昭明太子種的無錫千年老紅豆樹所結。紅豆集團將古典重新包裝 , 以紅豆詩、藝術品般包裝的千年老樹紅豆, 成功賦予該集團獨特的文化形象。
以整個教育政策來說, 大陸孩子從小學開始背誦詩詞曲; 初、 高中還要各加上二十篇古文。也就是說 , 一個大陸的中學畢業生, 肚子裡已經有一百八十首詩詞曲, 四十篇古文了。相對的 , 台灣國中的國文課本 , 古文平均是二十五篇, 高中古文平均是五十八篇 . 九五課綱如果實施, 高中古文將只剩下二十四篇, 而且老師早已不規定學生全部背誦。

政治正確迷思 文化大業有賴民間傳承

但是台灣再怎麼去中國化, 還是有兩樣東西去不了。一是古音 , 無論閩南、客家, 都保留中原古音 ; 二是繁體字。
余光中說 ,大陸人士為了表達對他的尊敬, 都把簡體字還原成繁體。但是當初簡體字的簡化因陋就簡, 幾乎沒有邏輯, 還原成繁體字時錯誤百出 , 例如余光中就變成「餘光中」。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廖咸浩身上。廖咸浩笑說 , 他的名字大陸人還原成「廖鹹浩」, 「把我給滷了。」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金聖華指出, 大陸因為過去偏廢古文, 現在的中文表達能力, 已經慘不忍睹。
她舉例, 例如明明只要說: 「貢獻良多」 即可充分表達意思, 但他們卻詰屈聱牙的說成 「在一定的程度上, 做出巨大的貢獻。」 王爾德最著名的喜劇, 廣州翻譯成《認真的重要性》, 余光中譯為《不可兒戲》。哪一個可以把觀眾吸引到劇院? 高下立判。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認為 , 教育既為百年大計, 就應超越急功近利, 超越四年一遍的政治正確, 為文化大業負起責任。「如果政府無法改變 ,老師、家長就要自己站穩底線。」聯盟執行秘書李素真呼籲。

曾擔任中山女中國文老師的立法委員黃敏慧兩個孩子在『薇閣』, 從小學開始讀經背經, 扎下深厚的語文教育基礎, 受益匪淺。像她一樣的家長, 已經越來越多。

贊助商連結


穿白衣的阿桑
2005-07-24, 09:28 PM
有看商周的習慣,把裡面一篇轉貼給大家看看!順便看看大家的意見如何?

ellery
2005-07-24, 11:04 PM
台灣不只掉入本土化, 恐怕還會被邊緣化,
請看看楊照最近出版的新書《十年後的台灣》

prozacist
2005-07-24, 11:13 PM
台灣的人因為以前太專注於打拚賺錢,所以對什麼文化沒多大的興趣,也就無從瞭解起。
今天去一家川菜館吃飯,生意滿好的,但是其他桌的人(很多是純樸的藍領階級)吃起飯來都很豪邁,嗓門大、不介意其他人分享他家的隱私,小孩哭鬧、真是讓其他人也共享了他家的天倫之樂,肚子太餓、因為生意好而出菜慢了,跑到櫃臺「溫和的」complain。

爸爸媽媽、阿公阿嬤的身教就是我們下一代的家教影響最巨的教育,很多人都說台灣的文學創作也很多、很美,但是我想反問,那些只流傳在當時仕紳階級、有錢階級的東西,有變成普羅大眾的生活文化嗎? 如果沒有為什麼現在不能接納已經融合了各地多元的現狀,而要反其道而行去獨尊某些人頭腦裡的「本土」呢?

Davis
2005-07-24, 11:53 PM
不靠本土化, 那我們該拿什麼東西去全球化? 中華文化嗎? 各位要不要問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朋友, 看看他們覺得誰才是正宗?

古文美, 母語美不美? 憑什麼罷絀百家, 獨尊古文?

用盡所有的資源, 從小強迫學子去背那些硬梆梆的東西, 直到大學甚至研究所還不肯放手, 這樣蠻橫, 於心何忍?
或許有人至今沒有機會見識到阿里山日出的絢麗, 不知道濁水溪從哪裡發源, 哪裡入海, 就要他去背幾千里外的人文地理, 有沒有道理?
或許許多人還弄不清楚最近五十年來台灣究竟出了什麼事, 就要他去背人家幾千年的歷史故事, 有沒有意義?

中國的文化好不好? 好!! 英國的文化好不好? 好!! 但這些好東西何妨留給有興趣的人自己去鑽研? 學問的深度和廣度都肯定會比以前填鴨式硬逼硬啃來的好, 是吧!? 放過對這些外國文化不感興趣的其他人, 這樣可以嗎?

prozacist
2005-07-24, 11:59 PM
[QUOTE=Davis]不靠本土化, 那我們該拿什麼東西去全球化? 古文美, 母語美不美?

以下恕刪∼

請先確認什麼是「本土化」,現在的政策走向根本只是「福佬化」,用台語來當作閩南語的代名詞對這個島上其他的族群才是真正的語言暴力,和以前的國語政策如出一轍。

有文言文的訓練,才有機會接觸一窺其背後豐富的文化資源內涵,不希望下一代瞭解太多中國文化,是一種對自己這塊土地文化缺乏自信的作為,因為如果真的和其作切割,真正台灣的文化要剩下多少呢?(百年以上的廟宇、古厝、劉銘傳留下來的鐵路、砲台,.........)

母語美不美?要拿來唱歌當然比北京話優美,尤其是原住民的歌謠。但是請注意,文化的傳承需要文字的記載,現在台灣存在的母語,有語無文,就連現在小學交母語課的時候,課本還要自創連大人都看不懂的火星文,而且還每個版本都沒辦法統一,音標還要另外學一套每個母語個別適用的羅馬拼音。這樣的母語又怎會有什麼「經典」流傳呢? 沒有經典傳承的語言,其文化是淺薄的,背後的思考邏輯多半是為了切割,要把我們先祖從中國移民過來的歷史曖昧作切割,甚至有老一輩的人根本已經皇民化了(如我爺爺),認真思考起來,慎終追遠的台灣人這樣做豈不是太數典忘祖了嗎?

要真的有民族自尊不是故意和對岸說不同的語言、用不同的文字、放棄看懂文言文就會有?美國人有放棄英文嗎?那為什麼美國人能有現在的國力?經濟實力才是我們尊嚴的後盾,你跟美國人談尊嚴,不交保護費,就沒有尊嚴,充其量,不過是把日本、韓國、台灣當作看門狗罷了。

近代史中的台灣人一直是飄零在太平洋的一群沒辦法自己決定命運的人,但也就因為如此,才塑造出台灣各個族群的共同特色 - 堅韌的生命力。 廣納百川才能成就海洋,如果要把我們使用的文字硬和文言文作切割,就如同把河流源頭斷流一樣,放棄了能夠欣賞最精純的文字運用的能力,不過是捨近求遠的作法。

fw3
2005-07-25, 12:06 AM
請各位好好善待這個嚴肅的話題,
不要把爭議點引導到統獨問題上!!

我相信除了一些沒有實質籌碼的政客會把這些東西綁在一起之外,
台灣的統獨問題,基本上和我們的教育方針是不會有關係的!!

Davis
2005-07-25, 12:08 AM
恕刪。

為避免貴我二造發言太過政治化, 可能會害得這篇文章被鎖, 那就不是弟的本意了. 弟斗膽邀兄換個地方聊聊, 或是改用PM, 可以嗎?

穿白衣的阿桑
2005-07-25, 12:21 AM
嗯嗯...台灣的確被邊緣化了,不用十年吧!
現在講求的是整合,亞元沒有我們的份,東協+1;東協+3...怎麼樣就是沒有台灣...日前印尼不是因為這個理由拒絕我們以中華民國為名義的捐輸嗎?
外交是極其現實的!在我們的外長的LP效應之下,敦睦艦隊相對的靠不了新加坡的港口....
金磚四國BRICs,以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日後的兩大經濟體為主的態勢已經隱隱呈現,日前全世界的股市,因為[宏觀調控]四字,當日下跌...已經有[喊水會結凍]的態勢了...
當全世界的大國紛紛的朝著新經濟體發展時,台灣獨獨缺席!
當全世界隱然成型的區域整合圈時,台灣好像進行鎖國政策!
我們離全球化,好像很遠很遠.....
當然也許沒有那麼嚴重啦!只不過我想我們未來的小孩會不會淪落到要去國外(非中文系國家),去留學中文系啊??
我以前醫院的放射科學長的女兒,現在人在英國唸書,有天在看到我學長整理大學的國文選..問他在幹麻?
學長:這小丫頭在那邊認識一個英國人,很有禮貌....對中國的歷史很有興趣,跟我女兒在聊老莊孔孟,論語,大學等等東西...小丫頭嚇到了...趕快要我寄過去給她....
這是去年的事情!
台灣經不起打仗....記得85年的台海危機嗎?多少人買黃金,存幾個月的糧食等物資啊??多少人想拋售房產去國外居住....
或許扯遠了!我只能說我們不能像駱駝埋首般一樣的生活...
強調母語不是壞事,但是任一個國家都有其地方方言和官方語言....香港未被回收前官方語言是英文,但港人絕大多數講粵語...好像也沒有發生過啥衝突...也沒有聽說粵語成為官方語言....
我只是認為,一個海島型的國家,以大陸形勢的國家發展模式來套是行不通的!

Anonymous
2005-07-25, 12:35 AM
不靠本土化, 那我們該拿什麼東西去全球化? 古文美, 母語美不美?

用盡所有的資源, 從小強迫學子去背那些硬梆梆的東西, 直到大學研究所還不肯放手, 這樣蠻橫, 於心何忍?
或許有人至今沒有機會見識到阿里山日出的絢麗, 不知道濁水溪從哪裡發源, 哪裡入海, 就要他去背幾千里外的人文地理, 有沒有道理?
或許許多人還弄不清楚最近五十年來台灣究竟出了什麼事, 就要他去背人家幾千年的歷史故事, 有沒有意義?

中國的文化好不好? 好!! 英國的文化好不好? 好!! 但這些好東西何妨留給有興趣的人自己去鑽研? 深度廣度都肯定會比以前填鴨式硬逼硬啃來的好, 是吧!? 放過其他對這些外國文化不感興趣的人, 這樣可以嗎?

我在學生時代也這樣想過

但現在回頭來看
高中國中所教所學的所有知識,都只是該領域基本常識中的基本常識
學海無涯,要樣樣精通當然不可能
但連基本常識都沒有的話,而且對象還是一個沒有成熟判斷力的孩子

還想談什麼喜好精通


而這些各項目的基礎知識重不重要
舉個實際例子:
我媽想把電風扇的電線連接拉長,拿其它電線做接續的時候卻不知道要做絕緣
還好被我這個當時讀電機科的死小孩看到………

在這裡也有不少會修電腦的人
看到完全不懂電腦的人明明是惡搞電腦卻還自以為高明的時候
是作何感想?

一個人若只專研自已的領域而對其它領域全然不理,難免會變成生活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