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知道大陸什么時候開始使用的簡體字?



贊助商連結


頁 : [1] 2 3

denghl
2005-07-22, 09:21 AM
我就納悶勒,這么多得字,誰把它一下子全變成簡體還都沒有變重的。搞得我現在看帖子真費神。不知道妳們看簡體纍不纍。反正我打繁體字的時候很多字不知道應該用哪個字。

贊助商連結


sliver
2005-07-22, 09:39 AM
記得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一方面是所謂的消除文盲
另外建議老兄你可以試試用轉碼的方式,因為你自
已選的錯別字真的很多很多

穿白衣的阿桑
2005-07-22, 10:17 AM
我倒覺得老兄要不要學繁體啊?畢竟古書是沒有簡字的..
之前玩天堂遇到你們那的網友,女法,還會打繁體中文....
我很多醫學的資料也是有看過簡體字版的...簡字看久了就會了!除非一些特別簡化的看不懂之外...

softbrian
2005-07-22, 12:43 PM
聽說也是五四運動時期的傑作沒錯,就是那時候的"國民黨"也有參予到?
歷史都忘光了,不過那時似乎有當時的時代背景吧 ,
不過簡體字到現在是不是還有需要存在呢? 得挖挖文章來看看..
還是回歸正體字比較 好一點吧. . ... ?


至於台灣人看不看得懂簡體字網頁,工具都可以解決..

換個字型,簡體網站全部變繁體中文! (http://blog.3cbank.com/?p=171)

琥珀
2005-07-22, 01:52 PM
可以確定的是,簡體和正體中文都會存在好一陣子。

人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這是程式永遠無法達到的事情。讓自己主動適應簡體或正體中文,是積極的方法,而不是依靠程式。

如果有人能看一筆中文資料,"忘記"是在看簡體字或正體字,那就算很厲害了。

yuechez
2005-07-22, 03:44 PM
用寫的簡體字我們是不會
但是用看的不難都知道這是什麼字
正體你假如用書法來寫一定會感覺比簡體美感多了

你可以看看過年時候門聯 我還看過中國大陸門聯是用正體寫的

其實現在要你一篇文章要用手寫機率太低了
除了考試要用或者寫幾行註記
但是假如要看歷史古書那正體字會佔很大優勢

其實我很懷疑為什麼中國大陸你們嫌字太多筆劃為什麼不學英文來當國家語言
那不是可以解決這問題或者日文,日文字應該很少筆劃
常常打ps2應該碰到不少吧!!!

hhdig
2005-07-22, 05:21 PM
其實真正的簡繁體很容易辨別,很容易看的
可是問題出在於
1.兩岸對於同一種東西的描述用語差異很大
不要講兩岸了,就算在大陸內就有差了,前天小弟剛去成都,馬上就發現不同的地方
在廣州有所謂的"環"城高速,但成都卻是用"繞"城
所以用語的不同才是造成看不懂的因素
2.大陸的簡體用語已經相當的簡化,只要字音相同,就可使用
字的用法正不正確,基本上都是不管的,所以看繁體習慣的人,要看簡體的文章
時常會弄不懂為什麼這個地方是用這個字

其實在大陸長時間的台商,已經可以習慣簡繁參雜的文章,或者是全簡體

softbrian
2005-07-22, 07:02 PM
我記得從來都是文化差異,文字上的差異通常短時間內就可以克服...

就像牛轟轟啥的. . 牛B啥的一堆,(聽說牛B是不好聽的?)
對對方文化不清楚的,還是一樣霧撒撒. ...

就像對岸可能不知道 "朋友,順啦 ∼" 這句話是幹嘛的. . . .
很多不看電視的人,也不知道吧 ~ ^^

even
2005-07-22, 08:06 PM
之前看到留下來的

作者:方舟子

【目錄】
漢字簡化常識
簡化字引起混亂嗎?
再談簡化字
漏網的繁體字?
漢字簡化和字源

網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呆胞、番鬼跳出來攻擊簡體字,“簡體字是共產黨的發明”啦、“共產黨強迫大家使用簡體字”啦、“簡體字破壞中國文化啦”、“簡體字破壞漢字結構”啦,他們這些貽笑大方的攻擊洽洽暴露了他們對簡化字、甚至是繁體字的無知。
  大家算一算,那些攻擊簡化字的人共提出了多少可笑的理由?你真以為他們那麼有歷史使命感,要來保護連他們也不大了然的中華文化(比如那些宣揚“繁體字比簡化字符合造字規則”的人,我敢說他們其實對字源一竅不通)?我看其實是一種“吃虧了”的心理在作怪,卻拼命要給自己造出一些堂皇的理由。
  海外有人把簡化漢字當成共產黨的專利。實際上,漢字簡化運動在共產黨當政之前就一直在不斷發展,即使是國民黨政府,當初也試圖推行簡化字,只是由於沒有後來共產黨政府的號召力而半途而廢。至於後來國民黨出於“凡共產黨支持的我們就反對”的政治目的,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反對、攻擊、譭謗簡體字,在臺灣及海外遺毒至今,甚至於多年前《世界日報》還長篇登載《簡化字就是紅衛兵》這種貽笑大方的文章,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共產黨對漢字簡化的主要功績,就是把以前主要存在於知識界和民間的漢字簡化運動轉化為國家政策,積極推行,並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大陸上推出簡體字大概是在1956年之後的一段時間。從勞動量上分析,寫起信作起文來,寫簡字的速度確實是比寫繁體要快得多。所以簡體字在大陸的推而廣之,並沒有什麼人抱怨和抵制。但臺灣方面的"正統派"卻常常斥簡體字為不倫不類,有違祖宗之法而不能接受。對於這一點,我是不以為然的。簡體字的始作俑者,正是當年退居東南,後負隅頑抗的國民政府。可惜該自我矮化的政府早已把此事和當年親自出賣外蒙的事一樣,忘得個一乾二淨。
  論起字來,從無"正宗"之說。人人皆知是倉頡造字,那麼只有他造的字才能稱為正宗。中國文字的創造衍生和發展,是一個相當漫長的年代。比如甲骨文,史書上從未有過記載。直到100年前才有人偶然從中藥鋪的所謂"龍骨"上發現。先有王國維後有郭沫若等一大幫人研究考證,這才有今日之甲骨文學問。至於先秦的金石鐘鼎和秦代的篆書,如今真正能識的人也不會有太多。大概到漢隸魏碑之後,那字才漸漸能辯。但我讀昭和法帖中收有的東漢末年張飛的字,仍是不識的為多。那歷史上的張飛,還是個大書法家,字寫得比諸葛亮要好得多。那羅貫中聊三國把張飛聊成個燕頜虎須的魯莽漢子,實在是罪過,對不住張家後代。當然到了晉朝王羲之的蘭亭序,王獻之吃中藥時寫的鴨頭丸帖和拉肚子時寫的忽肚痛帖,這幾本中國書法史上最有名的字帖,那字體與今日的字形無異了。所以我想今日所說的繁體字的根基,應源于漢晉之交的年代。距今約1500年左右。
  但簡體字並不是就遲出生了1500年!有80%的簡體字是從歷代的草書中挑選而出。簡體字的主要參考來源是王羲之的正草十七帖。年齡也在1500年左右。也有部分從宋朝徽宗的行草千字文"天地玄皇,宇宙洪荒"中衍出。雖晚了近500年,但於今日來說,也是古董文物得可以。所以實在來說,簡體字並非是共產革命的產物,而是我們祖宗的寶貝遺產。我曾有幸與幾位來自臺灣,國學根底很深的老先生聊過簡體字的問題。對於簡體字主要源於草書這一點,他們是知道得很清楚。他們認寫絕大部分的簡體字,也非難事,因為那本身就是正草的寫法。但他們疑問的是,是否有必要把正草這樣一種很高的藝術來教給工友農夫等大眾,替代他們的日常寫讀之用。如此普及,恐怕也太濫。老先生們的心是好的,但我這個人畢竟受過共黨多年的赤化教育。所以記得當時與他們一席聊,我嘴上唯唯諾諾,但肚奡N早已大唱起"什麼花結什麼果,什麼立場說什麼話"的革命歌曲來了。
  但老先生們的話也使我恍然大悟,明白了為什麼簡體字不能為臺灣方面接受的原因。俗話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原來知之者珍為"陽春白雪"但願和者越寡越好;而不知之者鄙為"下里巴人"、"共產邪物",不願與之同歌,怕降了自己的身份。也有可能是因為中央政府(匪)搶先推出了簡化字方案,中央政府 (島)不屑與之為伍,就把開發多年,本來形制上已相差無幾的一套簡化字方案徹底拋棄,如同其在拼音問題上的做法一樣。
  所以怪來怪去,還是要怪蔣老總統當年搬家搬得太匆忙,少帶了幾部好帖去臺灣。那年民國政府偏安喬遷,最要緊需要搬走的東西有兩樣:一是北京故宮中的文物寶貝,二是上海人手中的黃金。
  那故宮中的寶物,其實真正運去臺灣的也不算多。好多精品早已被溥儀帶到天津,後流入東北。這本正草十七帖真跡,沒有被帶去臺灣,現在還存在瀋陽的博物館堙C而其僅存的幾本摹本也都流落在大陸各地,解放後才收集起來。其間有人印刷流傳,亦有好事者作為藍本去發明什麼簡體字。要是這幾部好帖當年被帶去臺灣,也展覽在臺北的故宮博物院堛爾隉A那今天臺灣的大眾也不至於大驚小怪,視簡字如天書蝌蚪文。所以這也怪不得他們。正如陶淵明筆下有為避秦亂而入桃花源的人,陶先生與他們講有魏晉之朝,如對牛彈琴似地講不通是同樣的道理啊。
  年前兩岸會談的對手中,焦先生的國學功底,似乎也不甚清楚。那位辜老先生,從"日據時代"起就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人,文章極其漂亮,還是京戲的絕對熱心票友,唱得一口好戲文。想來他讀幾個草書簡字,不會有問題。那李前總統,只知他在康奈爾拿得農學PhD,所以英文料無問題;又知他自稱1945年臺灣光復前一直以為自己是日本人,至於中文尤其是國學古文功底就無從考了。但好在日本那50個假名的寫法,不少也是從王羲之的正草十七帖中盜版剽竊而去,所以想來李次郎認那簡字是會認的,只是發出音來,可能就是"啊衣嗚唉喔,卡key褲開哭"了。
  目前大陸使用的簡化字是1956年1月28日審訂通過的,以後雖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但一直使用到今天,成為中國大陸的用字標準。1977年,曾公佈《第二批漢字簡化方案》,在報刊上試用很短的一段時間後宣佈廢除。至今臺灣、海外一些攻擊簡化字的文章,所舉的例子往往都是這個方案的,他們以為它還在大陸通行,其對簡化字之無知,由此可見。最可笑的,莫過於咸片導演李翰祥曾在《世界日報》上登文說,漢字簡化後,他的名字就成了“李汗祥”,不由讓他汗涔涔下。“翰”何時又曾簡化為“汗”來著?李導大概把某位大陸人寫的錯別字也當成簡化字,白出了一身汗。建議簡化字的反對者都先去學學簡體字,再來發表高論。否則,支持簡體字的人大體都懂繁體字,而反對的人卻對簡體字一竅不通,這架還怎麼打?
  反對漢字簡化的一個理由,是繁體字符合漢字造字規則,雖然難寫,卻要比簡體字容易認。其實漢字演變到楷書,不管繁、簡,都已是面目全非了,真想知道一個字的由來,至少也必須懂得小篆甚至甲骨文,而教兒童認字的小學教師,哪會有這樣的功力?即使有水準高超的小學老師,能把某個字為何這麼寫講得頭頭是道,又豈是小學生能領會得了的?用繁體字的各位平心靜氣地想想,自己當初認字時有多少字是通過瞭解字源才記下的?恐怕絕大部分字都是靠死記硬背記下的吧?既然都是死記硬背,當然是筆劃較簡單的簡體字好記好認好寫。
  有一些簡體字,本來是古字,比繁體字更符合造字規則,我舉兩個例子。
  先說“眾”字。簡體的寫法是三個人疊一塊,這是“眾”字的最原始的寫法,甲骨文就已經這麼寫了,就是《周語》所謂:“人三為眾。”非常地好認好解釋。可是繁體字的“眾”字,有多少人知道它為什麼那麼寫?原來它的下部,實際上也是三個“人”,只不過變了樣了,不說還不容易看出來;而上部呢,根本就是寫錯了,本來的寫法應該是一個橫著的“目”,《說文》解釋說:“目,眾意。”我琢磨它的意思,大概這個“目”應該是“綱舉目張”的“目”,也就是網孔。網孔密密麻麻的,確實是“眾意”。既然“三人,眾意”,“目”也是“眾意”,未免重複累贅,去掉這個含義不明顯而且寫錯的上半部,剩下原本的三人,不是很好嗎?
  再來看“從”字。簡體的寫法是兩個“人”字並在一起,這也是“從”的最古老寫法,也見於甲骨文,取“兩人相從”之意。繁體的“從”可就不太好解釋了,它的右上角,是兩個“人”,保留了“從”的最初寫法,可是其他部分呢?我們對照小篆,才發現這個字也是寫錯了,它的雙人旁和右下角應該合在一塊,成為一個表示行走的偏旁,這大概是在小篆的時候才添上去的,楷書再把它割成兩半,可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類似這樣的簡體字還不少,比如“塵”、“禮”、“雲”、“電”、“胡”、“須”、“處”等等,不一一解釋了。
  有反對漢字簡化的臺灣人聲稱簡體字是郭沫若等人胡寫出來的,比如“國”字。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國”字寫法的演變。
  商金文上的“國”字寫作“口戈”,左邊的“口”四四方方表示土地,右邊的“戈”是武器,也就是說,“國”字的意思是用武器保衛下的土地。甲骨文的寫法顛倒過來,成“戈口”。到了周金文,在“口”下面加了一橫,成為“或”字了。這一橫是什麼意思呢?許慎說是“以守一,一地也”,與“口”重複,不太可能,所以有的學者認為這一橫表示住在土地上的人。後來在“或”的左邊加了波狀的一豎,表示“戈”的柄,到後來這一豎向兩邊擴展,成了“匚”,“或”的最後被完全包圍,成為繁體的“國”〔□或〕已是很晚的事了,大概是在李斯製造小篆的時候。
  但是這不等於說繁體的“國”是正宗,因為“國”字還有另外一條演變路線。非常早的時候,商金文的“口戈”寫法,右邊的“戈”就被省略,光用“□”代表 “國”了,所以作廢的第二批簡化字把“國”寫作“□”,也是古已有之。但“□”的寫法畢竟不容易辨認,所以就往堶捷鞢A這就有了“□八土”“□王”“□ 玉”。如果我們到歷史博物館去,看到太平天國的旗幟,就會發現他們把“太平天國”的“國”寫成“□王”,那可絕不是郭沫若之流偽造的文物。武則天造字,也在“國”字上作文章,先是“□武”,後來覺得有自己給困在堶悸熒N思,不吉,改成“□八方”〔上八下方〕。
  “國”字可能是漢字中寫法最多的一個字,據統計有四十一種之多,最奇怪的一種寫法是三個“秦”壘一塊,大概是漢初的一種寫法,取“三秦”之意。 簡化的“國”字絕對不是郭沫若等人的胡謅,而是非常早就在民間通行了,是最通行的寫法,而且還流傳到了國外,日本、韓國也都這麼寫,難怪大陸會把它當成標準字。
  簡化字從來不是某幾個人的自創,文字改革委員會在確定簡化字時,遵循一條總原則:“述而不作”,即只整理古來或民間的寫法,不自創。
  一、漢字簡化的原則和方法:
  漢字簡化的原則是:“述而不作”、“約定俗成,穩步前進”,也就是說儘量採用已經在民間長期流行的簡體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那種“簡體字是共產黨發明的”、“簡體字是郭沫若等人造出來的”的笑談,不過是括民黨(不是國民黨)的宣傳。
漢字簡化的方法是以錢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為基礎的,共有七種:
  1、採用比畫簡單的古字。如“從”、“眾”、“禮”、“無”、“塵”、“雲”等等,這些字都見於《說文解字》,比繁體字更符合“六書”,有的繁體字反而是寫錯了的(參見後續文章)。
  2、草書楷化。如“專”、“東”、“湯”、“樂”、“當”、“買”、“農”、“孫”、“為”等。
  3、用簡單的符號代替複雜的偏旁。如“雞”、“觀”、“戲”、“鄧”、“難”、“歡”、“區”、歲”、“羅”、“劉”、“齊”等。
  4、僅保留原字的有特徵的部份。如“聲”、“習”、“縣”、“醫”、“務”、“廣”、“條”、“鑿”等。
  5、原來的形聲字改換簡單的聲旁。如“遼”、“遷”、“郵”、“階”、“運”、“遠”、“擾”、“猶”、“驚”、“護”等。
  6、保留原字輪廓。比如“龜”、“慮”、“愛”等。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同音字合併為簡單的那個字。比如“里程”的“堙貝M“堶情赤滿杜堙谷X併,“面孔”的“面”和“麵條”的“面”合併,“皇后” 的“後”和“以後”的“後”合併,“憂鬱”的“鬱”和“鬱鬱蔥蔥”的“鬱”合併。這些合併在現代文中不會引起詞義的混亂,簡化字的使用者從未感到不便,反而是些從未用過簡化字的人在那媟Q當然地杞人憂天。
  有幾個常用字特別值得一提:“龜”字,繁體近二十筆,簡直是一筆一畫在畫一隻龜,難寫(我至今不知其正確筆順、筆劃),難記(經常閱讀繁體字書籍的尚且我認得寫不得,何況小學生),簡化後保留其輪廓,僅剩七筆。“憂鬱”的“鬱”,繁體多達二十九筆!寫法極其複雜,也很難記(據說有一次漢學會議上有人靠寫出這個字贏得一片掌聲),簡化後以“蔥郁”的“鬱”代替,僅八筆。“籲”繁體字多達三十一筆,也極難記住寫法,簡化後改為“口”形“於”聲的形聲字,好記得很,且不過六筆。“釁”的繁體字二十六筆,寫法也相當古怪,明白了其字源也未必能記得其寫法,簡化後僅十一筆。這些都是人人必須記得的常用字,想當初學繁體字的小學生光記這幾個字就不知花了多少精力,而用簡體字的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它們記住,難怪有人對簡體字大為不滿--他當初的心血簡直是白費了。繁體字動則十幾、二十幾筆,而簡體字平均七、八筆,不僅書寫快速,對於電腦用字也極其方便。要把一大堆二十幾筆的字一個個都塞進十六針的字型而又不相混淆恐怕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所以現在大家使用的免費字體,簡體是漂亮的宋體,而繁體卻什麼體也不是,就象小孩描出來的。
  二、漢字簡化簡史
  簡體字是漢字演變的邏輯結果。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楷書,其總趨勢就是從繁到簡。隸書是篆書的簡化,草書、行書又是隸書的簡化,而簡體字正是楷書的簡化。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簡體字已見於南北朝(4-6世紀)的碑刻,到隋唐時代簡化字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為“俗體字”。我們今天使用的許多簡化字,在這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例如“營”、“壽”、“盡”、“敵”、“繼”、“燭”、“壯”、“齊”、“淵”、“婁”、“顧”、 “獻”、“變”、“燈”、“墳”、“驢”,等等。唐代顏元孫著《幹祿字書》和王仁[日句]著《刊謬補缺切韻》,都收了極多的俗體字。宋代以後,隨著印刷術的發明,簡體字由碑刻和手寫轉到雕版印刷的書籍上,從而擴大了簡體字的流行範圍,數量大大增多。根據《宋元以來俗字譜》,宋元明清12種民間刻本中所用的簡體字多達6240個,合為繁體字共1604個,平均每個繁體字有3.9個不同的簡化字,與今天使用的簡體字完全相同的有“實”、“寶”、“聽”、 “萬”、“禮”、“舊”、“與”、“莊”、“夢”、“雖”、“醫”、“陽”、“鳳”、“聲”、“義”、“亂”、“台”、“黨”、“歸”、“辦”、“辭”、 “斷”、“羅”、“會”、“憐”、“懷”等等共達330多個。
  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
  1922年,陸費逵又發表論文《整理漢字的意見》,建議採用已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並把其他筆劃多的字也簡化。
  1922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上提出《減省現行漢字的筆劃案》,得到陸基、黎錦熙、楊樹達的連署。這是歷史上有關簡體字的第一個具體方案,主張把過去只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作為正體字應用於一切正規的書面語。它提出的八種簡化漢字的方法,實際上也就是現行簡體字的產生依據,影響深遠。
  1928年,胡懷琛出版《簡易字說》,收簡體字300多個。
  1930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劉複、李家瑞合編的《宋元以來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來簡體字的發展情況。
  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公佈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編訂的《國音常用字匯》,收入不少簡體字,並指出:“現在應該把它(簡體字)推行,使書寫處於約易。”
  1934年,中國圖書館服務社出版杜定友的《簡字標準字表》,收簡體字353個。徐則敏在《論語半月刊》發表《550俗字表》。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提出《搜集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
  1935年,錢玄同主持編成《簡體字譜》草稿,收簡體字2400多個。同年8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採用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324個,雖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畢竟是歷史上由政府公佈的第一個簡體字表。也就是在這一年,上海文化界組織“手頭字推行會”,發起推行“手頭字(即簡體字)”運動。
  1936年10月,容庚的《簡體字典》出版,收字達4445,基本上本自草書。同年11月,陳光堯出版《常用簡字表》,收字3150個,約一半本自草書,一半來自俗體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體研究會發表《簡體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個。
抗日戰爭爆發,簡體字運動才被迫停頓,而主要在共產黨統治區繼續發展。共產黨奪取政權後,立即著手繼續推行簡化漢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制《常用簡體字登記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礎上,根據“述而不作”的原則,擬出《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555個。
  1952年2月5日,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簡體字表》的基礎上,擬出《漢字簡化方案〔草案〕》,收字798個,簡化偏旁56個,並廢除400個異體字。
  1955年2月2日,《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發表,把其中的261個字分3批在全國50多種報刊上試用。同年7月13日,國務院成立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同年10月,舉行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討論通過《漢字簡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減少為515個,簡化偏旁減少為54個。
  1956年1月28日,《漢字簡化方案》經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審訂,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31日在《人民日報》正式公佈,在全國推行。以後這個方案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簡化字總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共2238字(因“簽”、“須”兩字重見,實際為2236字),這就是今天中國大陸的用字標準。
  而在其他使用漢字的國家,同樣也在簡化漢字。
  新加坡:1969年公佈第一批簡體字502個,除了67字(稱為“異體簡化字”),均與中國公佈的簡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佈《簡體字總表》,收簡體字2248個,包括了中國公佈的所有簡化字,以及10個中國尚未簡化的,如“要”、“窗”。1976年5月,頒佈《簡體字總表》修訂本,刪除這10個簡化字和異體簡體字,從而與中國的《簡化字總表》完全一致。
  馬來西亞:1972年成立“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1981年出版《簡化漢字總表》,與中國的《簡化字總表》完全一致。
  泰國:本來規定華文學校一律不准用簡體字教學,在聯合國以簡體字為漢字標準後,宣佈取消原來的限制,於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華文學校都可教學簡體字,發行簡繁對照表手冊,並在小學課本上附加簡繁對照表。  日本:日本使用漢字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在民間也長期流行一些簡體字。1946年日本內閣公佈《當用漢字表》,收字1850個,其中有131個是簡體字,與中國簡體字相同的有53個,差不多相同的有9個。
  南朝鮮:1983年《朝鮮日報》公佈第一批簡體字90個,在《朝鮮日報》上使用,與中國相同的有29個,差不多相同的有4個

琥珀
2005-07-22, 08:34 PM
嗚~~~眼睛好累…

中文繁簡體之爭數十年,網路上可以找到的部落格文章/評論還不少。現在甚至連中文輸入法的優劣,都是討論的範圍。

從老胡的烘焙雞 (http://www.hokoy.com/)抓了一些連結:速學簡體字 (http://www.hokoy.com/Subject/ScLearn/EasySc.aspx)、簡化字總表 (http://www.hokoy.com/Subject/ScLearn/SWTable.htm)、繁簡印刷字形的比較 (http://www.hokoy.com/Subject/ScLearn/FontShape.aspx)、由國語注音來學漢語拼音 (http://www.hokoy.com/Subject/ScLearn/EasyHyPinYin.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