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乙太網路光傳送(Fiber) ... 分享



贊助商連結


wowhsieh
2005-04-03, 01:22 PM
與各位分享一般乙太網路使用"光"傳送時的經驗,談的不很深入,有錯請指正!

其實只要牽涉到"光",我的經驗,只要記住三件事情即可搞定"光"傳送的問題--
1.光的規格
2.線材
3.接頭

先談光的規格,一般乙太網路用到的多半如下--
100Base-FX,使用紅外線光源,跑100Mbps
1000Base-SX,使用短波雷射光源,跑1000Mbps
1000Base-LX,使用長波雷射光源,跑1000Mbps
1000Base-LH,使用長波雷射光源,跑1000Mbps
10GBase-SR,使用短波雷射光源,跑10000Mbps
10GBase-LR,使用長波雷射光源,跑10000Mbps
不同規格是無法互相連接的!

再談線材,光纖線一般分為單模與多模,差別在於--
單模光纖的芯(玻璃纖維或塑料)非常細,幾乎只容許一束光線通過,比較沒有光線折射或反射等的損耗,因此傳送距離可以較長。
多模光纖的芯(玻璃纖維或塑料)比較粗,容許多束光線通過,有較多光線折射或反射等的損耗,因此傳送距離較短。
兩種線材必須各搭配上述不同的光規格來使用,才可發揮最佳效能,不可任意接用--
100Base-FX搭配多模光纖或單模光纖(視設備規格)
1000Base-SX搭配多模光纖
1000Base-LX搭配單模光纖(或多模光纖,但不建議)
1000Base-LH搭配單模光纖
10GBase-SR搭配OM3多模光纖
10GBase-LR搭配OS1單模光纖
而光纖線一般的表示方法,單模光纖為5/125、9/125、...10/125、...等,多模光纖有50/125、62.5/125、...等,前方的數字是光纖芯直徑,後方的數字是光纖線的折射層直徑,至於肉眼看到的塑膠皮包覆層的厚薄則與上列數字無關。1000Base-SX搭配多模光纖傳送距離為400m以上甚至1km,1000Base-LX搭配單模光纖可達1km以上甚至10km,1000Base-LH搭配單模光纖可達10km以上甚至70km。不過傳送距離最好還是參考設備廠商提供的數據規格。

最後是接頭--
值得注意的是,接頭與上述兩項沒有直接的關係,也就是說,上述任一種光規格需搭配對應的光纖線,但卻可使用各種接頭。一般的接頭有ST、SC、MT-RJ、LC、...等(各有公與母)。

另外,假設A設備網路埠是1000Base-SX規格的SC母接頭,而B設備網路埠是1000Base-SX規格的MT-RJ母接頭,則僅需購買一條SC轉MT-RJ的多模公接頭光纖跳接線串接兩台設備即可。但若例如從遠端拉線過來的光纖線已經做死ST公接頭而欲連至SC母接頭的設備(一般應該先連接到收容箱或機櫃線板上,再用跳接線連至設備端),則此時只能使用同時具有SC與ST母接頭之相同光規格的設備(例如Converter或Switch)做為中介備連接兩端。

連接光纖設備時,若光纖線(兩芯)的頭端為分開的,則要注意進(TX)與出(RX)的分別,否則接錯了就不通(燈號也不會亮),有的光纖線頭端是套在一起的就有防呆而不用擔心TX與RX會錯置。燈號亮表示光纖訊號有通,而若網路仍不通時,則有可能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協調問題,協調事項有三(預設為自動協調):速度speed(10/100/1000,但1000Base-SX/LX/LH所談的速度僅支援1000Mbps)、雙工模式duplex mode(半雙工或全雙工)、流量控制flow control(開或關),此時就需要人為干預進入雙方的設備將自動協調改為手動且參數必須一致,若仍不通則可能就是該兩款機型的光纖部份相容性不好,就無解啦!

還有,由於光纖線與相關設備較雙絞線價格已相對便宜,故如果有用到Gigabit的規格,則兩台Switch之間的串接甚至Server端的網路卡,都可考慮使用光纖方式連接,比較不會像UTP雙絞線有那麼多的干擾與損耗。

最後,無論是光纖線或是雙絞線,在連接兩不同廠牌設備時,均有可能因為自動協調機制(預設)不順利,而致降速或不通,此時若雙方為可進入設定的設備(可管理型),則可嘗試將兩設備相連的埠之自動協調改為手動強制(例如強制跑1000Mbps全雙工)。而線材未依標準或製做粗劣,也均會嚴重影響1000Mbps的傳輸效能。由於光纖的網路埠仍未統一(不像雙絞線已統一為RJ-45公母頭),故採購時須特別注意以上事宜,尤其是增購設備要去連舊設備時。

目前具有跑10Gbps網路的設備(如交換器)品牌越來越多,有的只有uplink串接埠具備10Gbps,有的是整機均為10Gbps埠,前者的價格也已降到兩三萬元。SOHO族與工作室等需要超高速內網傳輸速度而又口袋不深者,10G設備已不再是高不可攀了。不過要注意PC端並非安裝10G網卡就可跑10G速度喔,傳統硬碟肯定會跟不上速度,要記得換成SSD高速硬碟且至少要SATA3環境(仍未必可達10G)。實務上在測試10G網路存取時,PC端建議使用在記憶體上執行的測速軟體(例如iperf),就不會受硬碟速度的限制。

P.S. 原內文的UTP跳線內容,因網路相關資料已頗多又精采,故刪除。

贊助商連結


fireflybug
2006-03-09, 11:19 AM
嗯,感謝大大的文章,最近剛好要弄到相關技術,有了這些基楚知識,做起事來也容易多了^^